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5月2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自主育种捧出农业中国“芯”

山东农作物种子实现完全自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5月24日   05 版)

    种子被称为农业“芯片”,种子自主研发权对一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创业27年,从卖“洋种子”到育国产种,山东省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公司”)董事长李兴盛见证了国产种业的春天。

    “可以说,这条自主育种之路是被逼出来的。”回首往事,李兴盛不禁感慨。

    1994年,21岁的李兴盛作为“洋种子”代理商开始创业,这些国外优质新品种的推广,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同时,也让李兴盛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而随着“洋种子”迅速占领国内种业市场,李兴盛不止一次遭遇对方压货甚至临时提价的无理要求,这让他意识到,“种子话语权的丧失,带来的是整个产业受制于人”。

    1998年,李兴盛痛定思痛,决定走种子研发培育之路。他将卖种子的收入全部投入研发,从一座占地20亩的小农场起步,随后建起200亩的研发基地,历经无数次摔打,愈挫愈勇。2008年,华盛公司终于繁育出自主研发的西葫芦新品种“冬绿”,并以良好性价比打破国外公司的垄断。

    之前,国外品种“冬玉”几乎垄断了国内西葫芦种子市场,从100克30元,价格一路水涨船高,最高时竟卖到100克200元。而新面世的“冬绿”价格100克只卖30元,加之品性优良,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昔日红极一时的“冬玉”很快销声匿迹。

    27年来,华盛公司先后育成各类蔬菜新品种300余个,拥有国家新品种权保护品种42个,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24个,获国家专利15项,其中西葫芦育种水平居国内首位。

    作为科技创新的受益者,这家有46名科研人员的公司,每年保持17%的科研投入,同时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葫芦科蔬菜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蔬菜花卉生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等八大科研创新平台。

    山东省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项目目前落户于这里,五层巨大的物架上存有西葫芦、白菜等多个品种的蔬菜种。当发生自然灾害等非正常状况,这些储备的种子将发挥重要的救济功能。

    随着华盛公司繁育的种子出口欧洲、中东、东南亚、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中国种子越来越多地惠及国外民众。

    同样是一粒种子,撬动了西瓜产业的长久发展。

    从之前简单地种西瓜、卖西瓜,到如今借助科技将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相结合,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是种业自主研发的受益者。

    这家企业目前拥有一个潍坊重点育苗实验室,同时打造了自己的育苗中心,而自主研发种子意味着可以将整条产业链拉长。除了种苗输出,该公司还向国内多地输出技术、标准以及产业园区模式。

    “我们最新研发了立式栽培品种,果农不用弯腰劳作,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收入连年增加。”公司副总经理杨猛介绍,2020年,公司产值达2.2亿元,直接带动8000名农民致富。

    一粒种子带来的变化今非昔比。2007年,潍坊80%的农户采用进口种子,目前仅有20%的种子从国外进口,实现了由进口到自主研发的新突破。

    放眼山东全省,农作物特别是粮食种子已完全依靠自己解决,设施蔬菜品种国产化率达8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7%。全省种业持证企业625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9家,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8家,分别占全国的8.2%、9.3%、10.4%,总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5月24日 05 版

一间大棚闯出新天地
山东农作物种子实现完全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