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暗无天日的高中生活里,它是爸妈担忧“看闲书浪费时间”时,可以理直气壮翻阅的书籍,也成为灰白色试卷堆里难得的色彩。
——————————
高中时代,为着“高考”这一几乎是亘古不变的目标,课外读物的选择多少带着些“功利”色彩:《看天下》等杂志的时评,可以帮助我积累时政热点;熟读唐诗宋词几百首,凭借“语感”,诗歌鉴赏部分多得几分;就连读四大名著,也在紧踩“名著阅读模块”的要点。
谈及这个话题,我总会想起房间书架上的《中国国家地理》,高中三年购买的普刊和特刊加在一起30余本,浩浩荡荡摆了整排。《中国国家地理》也是一本“功利性”读物——据说高考命题老师十分喜欢拿其中的材料出题,但我最初翻开它的动机一点儿也不“功利”,甚至有些偶然。
记得还是在高一,学校开放了尘封许久的图书馆,向来喜欢读书的我一头扎进了那个有着沉沉油墨味的地方,挑了几本符合我口味的书。准备离开时,我偶然瞟到一本封面是雪山的全彩大书,上面印着“中国国家地理”6个字。作为南方小孩,我对雪怀着一种天然的憧憬和好奇,情不自禁地把这本漂亮的画册揣进口袋。
当时的我对于地理的兴致远没有对雪山本身要高。地理给我的印象,是中考价值25分的闭卷试题。也是很多个昏昏欲睡的下午,头发花白的地理老师端着课本,让我们一字一句画重点,强调要记牢背熟。但我似乎从小就在背诵上缺乏天赋,每每提及国内省份简称、五纵三横的铁路线、各国首都名字,我都倍感头疼,对地理这一学科没什么好感,中考地理也只堪堪考了个刚过及格线的16分。
出于好奇,我翻开《中国国家地理》,突然发现,地理不仅仅意味着白纸黑字的考试题、老师枯燥的陈述、地图册上记不住的省份图案,而是一种美,一种直观狂野、又蕴藏着奇妙规律的美。
那个年代,作为高中生的我并不能常常看电视和上网,《中国国家地理》给我打开了看世界的新视角。祖国的大好山河风景各异,但景观如何形成、为何只在此地形成、自然风貌和当地的文化底蕴又有着怎样神奇的勾连,成为更令人好奇和着迷的事,而这本书恰恰解答了我的疑惑。《中国国家地理》时常以颠覆常识的主题吸引读者目光,摄影图配文通常以第一人称讲述,读来仿佛自身也置入其中。浮光掠影之间,文化背景和地理知识随着山河风貌一一流淌。
似乎是从那时起,图书馆每周增添的《中国国家地理》成为我的心头挚爱。绚烂的星空、交错的河流、苍茫的雪山在摄影师镜头下展现出令人惊艳的美,地理课本上错综复杂的地形图和太阳运行轨迹也染上了无穷的魅力,令我萌发要深入探究的念头。当大家为着高一自然地理地球运动头疼时,我却沉迷推演过程,后续选文科也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学校图书馆借阅时间有限,只能囫囵吞枣地浏览一遍就匆匆交还。于是我旁敲侧击地暗示爸妈,这本书上有许多高考考点,值得长期订阅,认真研读。如今,我说不清《中国国家地理》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只记得在暗无天日的高中生活里,它是爸妈担忧“看闲书浪费时间”时,可以理直气壮翻阅的书籍,也成为灰白色试卷堆里难得的色彩。
其实,那些“考点”,与《中国国家地理》的呈现相距甚远。杂志总呈现摄人心魂的风景,而高考地理则是将绚丽景色抽离,回归到本质抽象的点线面分析。想通过看杂志押中考点,难度有些大,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地理的兴趣和了解程度、知识面的拓宽,却是实实在在获得了提高。
高考结束后,我去云南毕业旅行,趴在大巴车上望着远处的梯田,脑海中情不自禁冒出的,是已在课堂和杂志上了然于胸的知识:梯田果然山高谷深,沟壑纵横;高原真的会通过地膜覆盖,维持农作物生长……行万里路时,读万卷书的价值充分显现。
最终高考成绩出来,我的文综地理选择题拿了满分,算是没有愧对书架上一整排《中国国家地理》。以分数论书籍的价值,着实肤浅了些,但却是书籍带来的美好“附赠品”。或许阅读的本质目的,正在于激发人们探索世界的好奇与兴趣,让人在获得知识满足感的同时,生发出对于某一学科,乃至大千世界苍茫万物的由衷热爱,才是受益一生的宝藏。
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