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6月1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诗译英法 百岁不辍

我国翻译界泰斗、北大教授许渊冲逝世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6月18日   01 版)

    本报北京6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实习生 张含琼)记者今天从北京大学获悉,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逝世。许渊冲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8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文学翻译工作6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许渊冲1921年4月18日生于江西南昌。母亲赋予他爱好文学和追求美的天性。幼时受表叔、翻译家熊式一的影响,许渊冲对英语产生强烈的兴趣,立志学好英语。在西南联大读一年级的时候,许渊冲就把林徽因的诗《别丢掉》译成英文,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这是他最早的译作。

    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渊冲开始致力于把唐诗、宋词、元曲翻译为英法韵文。翻译诗词的难处在于炼字,经典好诗都追求一个“工”字。许渊冲译诗,既要工整押韵,又要境界全出,他对修辞手法的完整保留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唯恐糟蹋中国文化的好东西。如切如磋、精雕细琢本是一件苦差事,但对于有丰沛热情和深切热爱的许渊冲反而是一件乐事。至今,他的译作已过百本,涵盖汉英、英汉、汉法、法汉4种类型,翻译各种名著典籍几乎都是一气呵成。

    许渊冲与中国共产党同龄,成长于红色热土江西,求学于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最终扎根燕园,在中外文化互译的舞台上躬身治学80余载,成就了“不老松”的传奇佳话。退休以后,许渊冲每天对着台式电脑,从晚上10点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晚上对他而言是黄金时段,是“高产期”。

    2017年2月,许渊冲做客《朗读者》节目。他递给主持人董卿的名片上写着“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这乍一看可能有些张扬,但他立马解释道:“我实事求是!”有人说许渊冲狂妄,可他觉得自己是狂而不妄。

    妄是浮夸,可许渊冲是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2010年,许渊冲获得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2日,他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且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他对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翻译“Most Chinese daughters have a desire strong, 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powder the face”堪称妙绝,一直广为流传。

    狂是豪迈,这是许渊冲一生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许先生说,“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著名思想史专家何兆武评论许先生,说他“嗓门大、很活跃、闲不住,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一致”;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给许先生的评语则是“冲劲十足”。许渊冲先生的“狂”,体现在为人处世上,融入诗情画意中,更传达给了每一位读者。

    除翻译经典外,许渊冲对译诗这项工程颇有理论研究。1979年,他在写给美学家朱光潜的信中首次提出译诗“三美”论,即译诗应该讲究意美、音美和形美这“三美”,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音美,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传达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而他本人便是“三美”原则最好的践行者。将美寄托在译作上、将美传播到世界,这是许渊冲先生的“道”。

    许渊冲曾说,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这是世界的乐趣,也是他翻译诗歌的初衷。他不仅尽最大可能保留诗歌的音韵美,更采用了外国人能看得懂的表达方式,真正实现了翻译中的文明互通,架起了一座中外语言之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6月18日 01 版

中国空间站迎来首批“常驻民”
探索宇宙的征程上 永远有人“正年轻”
江苏镇江: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别样“红”
把课堂搬进残疾孩子家中
诗译英法 百岁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