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老牌文学期刊《收获》正式推出了“收获App”。处在1.0版本的“收获App”,重点围绕杂志、作家、作品打造,读者可以在上面阅读免费电子杂志、试读或购买电子书、发表与交流阅读心得。
在此之前,隔三差五总会一些纯文学App面世,这些主打纯文学作家与作品,兼顾经典著作与实验写作的产品,大多有着令人惊艳的设计感,但同时它们的精心设计,也带来了无形的门槛,将大众读者“拒之门外”,只能成为部分文学青年的聚集地。由于缺乏足够的用户数量支撑,不少纯文学App在推出之后不久便销声匿迹。
“收获App”能得到更多关注,很明显是因为其背后有纸刊《收获》的品牌效应支撑。但这只是一种“光芒”,并不能成为帮助“收获App”“破圈”的根本因素。如何在捍卫《收获》的“文学精神”的同时,又能够拓展疆域,把阵地开辟到海量用户群那里,成为摆在“收获App”面前的一个难题。
从目前的状况看,“收获App”在用户黏性方面,并不具备太大竞争力:过往的旧刊,需要付费阅读;最新上传的新作,也只提供了前一两页的试读;在激发读者评论兴趣方面,也没新鲜的办法;过去《收获》杂志所积累的庞大资源,并没有在“收获App”上体现出“分享”的意识。当然,“分享”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免费”,但如果在前期不能提供一定比例的免费阅读作品,那恐怕就无法具备长期的用户吸引力。
相比之下,网络文学App和一些财经类App可以收费,是因为这些App积累了大量的付费群体,同时也有足够的免费阅读内容,收费并不会给App带来太大的伤害。作为一个纯文学网络平台,“收获App”在缺乏足够用户群支持的前提下,若没法获得足够的数据,来判断用户的付费意愿,“收费”实验反倒会成为一道门槛,把读者挡在外面。
在网络文学风生水起的这些年来,纯文学期刊在网络推广上观念“傲慢”,动作迟缓,已经失掉了早期与网络文学争抢用户的最佳时机。在博客、微博、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令人眼花缭乱的更迭与竞争中,纯文学期刊的角色愈发尴尬。现在纯文学期刊的“破圈”行动,其实尝试突破的是读者固化的读屏经验与习惯,虽然尝试晚了一些,但总归是开辟了新路。
想要为纯文学期刊在网络时代的生存提供一个成功案例,“收获App”还需要充满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借助品牌力量与各方面的支持,与其他已经成功的网络文学App甚至信息流App抢夺用户——如何让用户在下载了一个纯文学App之后,养成经常打开的习惯,这里面有太多学问,需要有识之士不断研究与创新。
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