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
如何使广大青年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体悟初心使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如何赓续红色血脉并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特约请中青年理论工作者梳理和解读百年大党的理论自信,特邀请优秀思政工作者和各界青年代表,分享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心得体会。据此,我们以四个整版精心呈现七一理论特刊。
——————————
觉醒了的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力量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从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到“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从试图变法自强的戊戌维新运动到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其中有很多热血澎湃的青年参与者。换句话说,青年作为最敏锐感知时代的群体,他们的呐喊、探索和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越来越多的受过一定教育的知识青年成为探索的先行者。1907年到1917年,中国至少有1000万人接受了近代教育,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分子阶层。这些最早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思想更加活跃,行动更加果敢。
1915年,35岁的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发起新文化运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6年,27岁的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指出:“青年之自觉,在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社会尤其是知识界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备受激荡和鼓舞。
1919年,由青年学生率先发起的五四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爆发这一年,陈独秀40岁,李大钊30岁,这是两位重量级导师。在各地比较活跃的五四人物中,毛泽东26岁,邓中夏25岁,恽代英、蔡和森24岁,周恩来、张太雷21岁,瞿秋白20岁。这些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青年知识分子,大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后来他们成为党的重要骨干。
我们再来看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3个代表的构成,7位有着海外留学经历,4位与北京大学有缘。平均年龄只有27.8岁,25岁以下的占到一半,大多是有见识、有思想的青年才俊。当时全国58名党员(党的早期组织成员)中,除了陈独秀、贺民范年龄稍大外,李大钊、董必武、林伯渠、杨明斋等10多人是19世纪80年代出生的“80后”,毛泽东、周恩来、李达、李汉俊、陈望道、俞秀松、张太雷、邓中夏等30多人是19世纪90年代的“90后”,还有6人是20世纪之初出生的“00”后,这些大多是经过五四洗礼的青年知识分子,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政党。
因此可以说,先进青年的觉醒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党的成立又促进了更多志士仁人的觉醒。中国共产党是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而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党一成立便以崭新面目出现在工农群众面前,英勇无畏地投入到实际斗争之中。在失败中徘徊的孙中山不得不慨叹,最好的新血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他们年轻,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才干,“吾党之新机于是乎在”。戴季陶也曾感言:“今日最能奋斗之青年,大多数皆为共产党,而国民党旧同志之腐败退婴,已无可讳。”
党的事业需要青年“加盟”,青年方向需要党来引领
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先锋。共产党总是不断打破旧框框、创造新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党为什么需要广大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呢?因为任何负有远大使命的政党的第一个任务,都是说服大多数人,使他们认同党的纲领和策略。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些骨干提高中间分子,争取后进分子。青年因其年龄和心理特征,常常最先感知社会变革而又敏于行动,青年心态能够影响社会心态,青年行动往往带动社会行动。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青年群体求新求变求异的固有天性与中国共产党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品质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和吻合度。
在社会变革大潮中,青年的个体力量总是有限的,青年的整体性目标和群体利益需要通过组织的运作来实现。20世纪20年代,中国青年的命运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发生根本改变。虽然党成立之初吸引的只是少数先进青年,广大普通青年对党的认识、了解、认同、追随是有一个过程的。但无论怎么说,共产党一经成立,便打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纲领和旗帜,让很多正在探索和思考的青年深受鼓舞。党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成为青年观察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使越来越多的青年找到奋斗的方向。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也焕然一新了。进而言之,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年代,进步青年的政治热情、现实理想需要通过先进政党加以实现。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亿万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问题“在中国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中国青年深受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潜质。他们既是革命运动的主力,又是革命军队的主要构成。这一时期,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汇集力量,需要青年在革命运动中发挥先锋作用,需要青年在革命战争中冲锋陷阵。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口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了1957年的57岁。这就是说,在这一时期,青年是生产建设中当之无愧的主力军,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新人的铸炼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揭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改革开放需要的那种打破旧框架、开创新局面的敢闯敢试精神,正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代青年挣脱思想羁绊、展现青春活力的内在需求同频共振。青年的现代性与国家现代化在40多年时间里交汇交融,相互激荡,共同奏出一曲气势雄浑的民族复兴交响乐。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秉持“国家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的理念,引领各领域各行业青年继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广大青年不断创造着社会价值和自己的新生活,也创造着新的时代风气。
党的领导人对青年的高度评价是发挥青年作用的重要前提
青年固然是引领风气之先的特殊社会群体,是现实世界最具创新创造精神的力量,但如果没有主体性政治力量的认可与支持,提供由其驰骋的平台和机会,青年也是很难在更大规模、更大程度上有所作为的。在漫长中国封建社会中,青年族群一直是成人社会的附属物。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稍后“相约建党”的陈独秀、李大钊,在这一运动中发现了青年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由此不遗余力地赞美青春的力量。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伟大的实践者和开国领袖,对变革社会的推动力量感受最为深刻。在他看来,青年是“民族解放斗争的先锋”,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某种先锋队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周恩来也坚定地预言,“谁有青年,谁就有将来”。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不断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毛泽东称赞“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他指出,“无论工厂、农村、军队、学校的革命事业中,没有青年就不能胜利”。他还形象地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的前途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这一时期的全国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大会、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等青年代表参加的大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或悉数出席,或接见会议代表,充分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肯定。
在开启改革开放新航道的历史关头,邓小平明确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他多次重申“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江泽民一再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胡锦涛告诫全党:“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党的领袖对青年历史作用的充分肯定是一以贯之,前后相继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演讲、座谈、回信等方式与青年频频互动,对当代中国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明确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他反复强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寄语广大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
党领导的青年运动是中国人民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党从来不谋求自身利益,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党领导的青年运动无疑是这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党发起人和参与者大多处于青年阶段,早期党员绝大多数是青年。因此,将青年运动纳入党的视野和领导之下,成为党有力的助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从党的成立到国民革命,由于不掌握武装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工作就是发动群众,通过工农运动影响局面。学生运动无疑是重要内容,而且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士兵都是重要的工作对象。
如果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运动主要是指反对黑暗统治和旧秩序的激烈对抗性运动的话,那么1949年10月之后的中国青年运动,内容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开放,囊括青年发展、青年文化、青年思潮在内的青年集体行动。这些集体行动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发起、领导的青年行动,构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航道,青年群体是天然的拥护派和积极践行者。在各行业领域的试验与探索,大多是由青年来执行和完成的,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同时,希望工程、中国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等青年行动的兴起与深入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注入了新的文明元素。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广大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胡献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运史学科首席专家 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