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们这儿来了不少北京的大专家给免费看病,真是太高兴了!”7月9日一早,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58岁的差保和儿子代却一大早赶到县人民医院门口排队。
7月8日,一支300余名首都医疗专家组成的医疗队,奔赴果洛州下辖的6个县区进行医疗帮扶活动。其中,27名医疗专家前往达日县,为当地百姓进行义诊巡诊、医疗培训、健康讲座。
达日县位于果洛州南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高寒缺氧,人口仅3万余人。去年4月21日,达日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已连续13年在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大规模健康志愿服务。“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组委会执行秘书长郑红兵表示,此次青海果洛行,要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高原地区群众在医疗上“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
多年前,差保右小腿因意外受伤,行动不便。随着年龄增大,腰疼也加剧,她就很少出门了。得知县医院近期有专家坐诊,差保前一天给儿子代却打电话,嘱咐他一定要接自己去县医院看看。“阿妈一大早还反复催我早点儿去家里接她,可别迟到。”代却说。
差保对此次专家义诊特别珍惜,她期望能够在专家的诊治下,缓解腰腿疼以及困扰她多年的肝包虫病。
肝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青藏高原地区较常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致使当地部分农牧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达日县卫生局局长格桑说,达日县是肝包虫病的高发区之一,以肝包虫病为主的地方病传染病是达日县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着牧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自2019年以来,达日县将防治以肝包虫病为主的地方病传染病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让当地群众更兴奋的是,来自“大城市的大专家们”走进达日县,让他们能够“足不出户”享受到千里之外的医疗专家资源。
“我们出不去,他们就走进来,专家团队还特意为我会诊,太感动了。”差保一脸期盼地说。这回不仅肝包虫病的后续治疗有了希望,她还免费领取到一大包缓解腰腿痛的药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张晶,也一直牵挂着高原地区患有肝包虫病的百姓。
2020年9月,在学校每年一次例行的肝包虫病筛查中,刚刚升入初三的巴旦(化名)被一个噩耗击中:他被确诊为肝囊性包虫病,包虫囊肿约鸡蛋大小。
如果肝包虫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他将不能顺利升入高中。今年3月初开学得知自己的情况,巴旦既难过又焦急,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这样一个常见的小病,竟然会影响到我上学?”7月2日,中考结束后,巴旦再次来到县医院检查,体内的包虫囊肿又长大了一倍多。“孩子还那么小,必须立即接受系统治疗,可不能耽搁。”得知巴旦的情况后,张晶坐不住了,让县医院的门诊医生把巴旦叫来,并将其病例提交给专家团。
“我希望能够尽快好起来,继续读书。”面对巴旦渴望的眼神,张晶很心疼,她意识到,这里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教育远比想象中薄弱。当地人生病不肯及时就医,缺乏对肝包虫病这类传染病的了解和预防知识。
张晶认为,一定要将医疗援助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当地的病患需要持续、定期的医疗援助,同时要多进行疾病预防和健康知识普及,“把健康的种子留下来”。
在张晶的持续关注下,巴旦目前已被转到果洛州人民医院,8月初,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将亲自为其做肝包虫囊肿切除手术。
“我们要给老百姓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北京社区健康促进会会长吴永浩表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就是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理念融入政策,让人民共建共享。
“培养一批优秀的医护队伍,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力量。”北京恒安中医医院院长余志忠说,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行动。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