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8年,从来没在出差前收过这么多“临行礼物”:N95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湿巾还有平安挂件,亲朋好友“拼凑”的防疫物品堆满半个28寸行李箱。准备飞往东京的朋友圈刚发,微信就响不停,没有聊天记录的联系人也弹出信息,清一色“注意安全”“做好防疫”的叮嘱。出乎意料的是,竟没一个人要求代购。
的确,疫情大过天,即便是在奥运会面前。去年年初,百年奥运历史上出现首次赛会延期,专家对东京奥运会的预测,从“对日本带来多大经济刺激”变为“让日本遭受多大经济损失”。最终,在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扮成“超级马里奥”的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黯然隐退,继任者菅义伟连同东京奥组委,只能在民众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满的舆论声中推着东京奥运会这艘搁浅的巨轮踽踽前行。
近100万名海外奥运会和残奥会门票持有者被拒之日本国门外。境外参会人员数量削减后仍达数万名,东京奥组委在入境隔离、赛场管控、限定人员活动范围等方面规定得事无巨细。
按照奥运防疫要求,所有境外参会人员在临行前都要纳入奥运防疫计划。以记者为例,在抵达日本的前两周,就要通过组委会的健康申报软件每日上报体温、登记健康信息,而在出发前96个小时,需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提供证明,这份证明从在国内办理值机的第一刻就起到作用。核酸检测时间的要求十分严苛,工作人员提示“哪怕检测时间超过规定一个小时,都不能放行”。
此后,时间却成了“最不确定”的部分。从上海抵达东京,飞行只要约3个小时,但从飞机落地到顺利入境,却是一场漫长的鏖战。在机上等待近一个小时后,听到可以下机的消息,本来只戴着口罩的同行们纷纷拿出护目镜或面罩,“升级”防疫状态。
出了廊桥,136把椅子虚位以待,上百人被分成两排,等待工作人员逐一核对信息。工作人员几乎全程跪在地上与记者沟通,音量也控制在有限范围,既不打扰旁人也保护了隐私,他们的耐心似乎有一种能消除焦虑的魔力。长达3个小时的等待,过程却十分安静有序,有人拿出电脑开始办公,更多同行则架起自拍杆,安静地记录着这届奥运会特殊的序幕。
在对护照、媒体证件、入境前两次核酸证明、在飞机上签署的契约书及奥运防疫软件OCHA上的检疫二维码进行了多次核对后,记者才领到核酸检测试管,在墙上挂着柠檬和青梅图片的隔间内,自己完成唾液采集。此时,除了上百名正在等待检测结果的乘客,成田机场冷清得像已关闭。
在拿到盖有“阴性”字样的粉色卡片后,入境手续很快便办理完成。所有乘客的行李早已被整齐排列好,由多名专职志愿者看守。此时是深夜11点,距飞机落地已近6个小时。
在乘坐组委会安排的大巴车到达中转站后,志愿者五步一岗,有说中文的志愿者帮忙登记信息。随后,以昂贵和服务周到著称的日本出租车变身“专车”,依照“一人一车”的原则将记者送至各自的酒店。
为了让海外参会人员能顺利投入奥运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做了大量细致工作。登记免费出租车送达服务的志愿者每天三班倒,保证中转站24小时不间断运营。在媒体酒店里,洗衣房、可以购买泡面和饮料的自动贩卖机,以及通过预约上门收集核酸样本的专员,都为记者入境3天的隔离提供了充分支持。
不过,隔离期间,电视上增加的确诊病例数字和各界对防疫漏洞的批评不断滚动,让人揪心。曾经有朋友形容在日本自助游“像一头公牛闯进了瓷器店”,仿佛这个国家的空气里有无数隐形的条条框框,日本民众都能看见,但外来者一不小心就会将其碰得支离破碎。如今,来自全世界的“公牛”挤了进来,那些条条框框便更没了存在感。此前,东京奥组委推出“防疫气泡”机制,希望在赛事期间分隔奥运相关人士和普通民众,但仍有部分奥运相关人士违反防疫规定外出。截至目前,奥运相关人士已有超过75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这让专家直言,东京奥运的“防疫气泡”已经“破灭”。
靠“自觉”的防疫制度,前提是各国对防疫方式有统一认识。在8层楼的狭小酒店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汇集于此,“社交距离”没有统一标准,也时常考验礼貌的尺度。配备N95口罩或一次性手套的亚洲面孔十有八九是中国同胞,再次见面时,大家会默契地用碰手肘代替握手。可更多时候会面临两难:当一位外国记者友善地留住电梯门、当求助者端着手机翻译软件递到面前、当别人予以帮助需要回礼……这些都是需要瞬间作出决定的“考题”。
可以想见,当奥运会正式开赛后,更多两难会涌现:运动员获胜了是否会情不自禁拥抱,失败了是否会有人擦拭泪水,采访时是否会有人为了有效沟通而“越界”……东京奥运会正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试验场,让人们在试图回归正常交往时,直面“该远还是该近”的选择,并摸索出平衡的可能。
日本茶道里有个词语叫“一期一会”。既然已经和这届特殊的奥运会相遇,不妨响应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倡议,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之后,一起尝试“更团结”。正如日本体育动漫研究专家门胁正法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所说:“现在日本处于紧急状态中,能感觉大家对奥运会的态度很冷淡,但作为日本国民,我们都不希望把情绪转嫁到体育人身上,因为我们清楚,体育真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