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井”边总是围着很多参观者,他们中大多数人读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还有的人,即将要学习这篇课文。
为了解决沙洲坝村民的饮水难题,1933年9月,毛泽东带领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开挖了这口水井,后经修缮,取名“红井”,“红井”的名字沿用至今。
“红井”位于赣南瑞金,城西沙洲坝镇,井水至今清冽甘甜,到访的游客都会取上一瓢红井水品尝,以此缅怀当年的挖井人。
红井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红都儿女,也给了青年一把读懂苏区精神的钥匙。
华融瑞金希望小学五(2)中队学生张格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到沙洲坝红井景区为游客义务讲解《红井情深》的故事,这个11岁的红领巾讲解员发现,“每讲一个红色故事,就对家乡了解多了一分,对苏区精神的理解也愈发清晰了。”
《毛主席为谢大娘开“天窗”》《红井情深》是张格最拿手的红色故事。穿上小红军装,往人群中一站,张格经常很快被游客包围。不过,第一次讲《红井情深》时,她的小脸涨得通红,还紧张到忘词,不到5分钟的内容断断续续讲了七八分钟。
“要讲得有意思,游客才愿意听。”张格仔细揣摩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习惯,根据情景设计动作、语气和表情。讲《毛主席为谢大娘开“天窗”》,毛主席出场时,张格左手叉腰,眉头紧锁;讲到谢大娘,她又佝偻着背,步履蹒跚地走起路来。肢体、表情、语气的变化都在演绎不同的人物。
如何把红色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是华融瑞金希望小学校长熊敏常常思考的事,作为瑞金市红色文化传承人,她在校内组建了一支红领巾讲解员队伍,每周二下午放学后利用一小时的时间进行培训。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景区里这么受欢迎,是因为虽然他们讲的内容不深,但是有趣。”熊敏认为,苏区精神28字主要内涵,不能只是一味地记、背,更重要的是理解和体会。
刚知道《毛主席为谢大娘开“天窗”》这个故事时,张格很受触动,“毛主席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却为老百姓的这些小事这么操心,那一瞬间我觉得毛主席的心是跟人民群众连在一起的。”
熊敏是一名红三代,也是土生土长的瑞金人,从小听红色故事。她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很重要。
学校里开辟了“一米菜园”。锄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捉虫、除草……学生参与到种地的每一个环节,体验劳作的艰辛,待到收获那天和大家分享收获的快乐。
“对于小学生来讲,你给他们讲解28个字,他们很难理解,亲身实践后就不一样了,苏区精神看似很遥远,实则离我们很近。”熊敏说。
如今,张格已经是江西省五星级红领巾讲解员,带着3个“小徒弟”的师傅,以“老”带新把苏区精神和红色故事传给更多的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 朱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