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8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个水利工程的阴谋,转动秦灭六国的发动机

骆鲲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03日   10 版)

    公元前247年,嬴政登基,成为新一代秦王。水工郑国从韩国来到秦国,带去一个延续十年不为人知的惊天阴谋。

    远交近攻 韩当其冲

    在战国七雄所处的地理格局中,韩国迎面正对秦国东进中原交通要道,是秦国蚕食的主要对象。早在刚进入战国时期的秦惠公九年(前391),秦国就曾攻打韩国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一带),占领六座城池。

    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7),秦国在脩鱼(今河南省原阳县一带)大败韩军,斩杀8万韩军,“诸侯振恐”。

    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秦国再次进攻韩国,拿下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部一带)、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一带)。韩国联合魏国,以魏将公孙喜为元帅,率24万韩魏联军进据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一带),迎击秦军。第二年,秦国名将白起在伊阙大破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级,虏公孙喜,拔五城”,韩国元气大伤。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昭襄王拜范睢为相,大力推行远交近攻之策,重点蚕食韩国。

    昭襄王、范睢本欲通过对韩国进行武力威胁逼其就范,作出发兵进攻荥阳、太行,将韩国“断而为三”的态势,但韩国经受住了恐吓没有屈服。昭襄王大怒,连年向韩国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

    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秦军攻取韩国少曲(今河南省孟州市一带)、高平(今河南省济源市一带);第二年,白起“伐韩,拔九城,斩首五万”;次年,白起率兵占领韩国太行山以南地区;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秦国夺取韩国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市一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秦军攻占韩国阳城、负黍(均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带),“斩首四万”。两年后,“韩王入朝”求和。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昭襄王薨逝,韩王“衰绖入吊祠”,身穿重孝到祭庙哀悼。

    韩王此举已属恭顺之极,但仍无法阻挡秦军兵锋。昭襄王之子孝文王即位三天就去世,孝文王之子庄襄王即位当年(前249),就派大将蒙骜伐韩,占领成皋(今虎牢关一带)、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一带),设置三川郡。韩国国势危如累卵,朝不保夕。

    凿渠疲秦 万世之功

    据学者共计,从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49年,韩国受到秦国较大的进攻多达19次。从公元前265年开始,秦国更是几乎每年都从韩国手中夺取土地。吃饭、睡觉、打韩国,成为秦国军民日常生活的保留节目。

    公元前247年,庄襄王薨逝,其子嬴政即位。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灭国压力,韩桓惠王君臣“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为转移秦国东侵的注意力,策划出一个自认绝妙的战略欺骗计划。这就是派遣水利工程师郑国游说秦国君臣,建议秦国在渭水支流泾水和北洛水之间开凿水渠,灌溉关中平原农田。

    自商鞅变法以来,兴修水利一直是秦国耕战政策的重要内容,关中平原亦迫切需要借助大型水利工程提升粮食生产力。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北抵北山,南界秦岭,土质肥沃疏松,便于耕种,但年降水量只有600毫米左右,且南多北少、西多东少,远远不能满足农产物的需水量。同时,由于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土地盐碱化严重。

    缺水成为提高关中平原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制约因素,而引渭水、泾水、洛水进行人工灌溉,是破除这一制约因素的主要解决方案。此时秦国国君虽然是13岁的嬴政,但执掌大权的是丞相吕不韦。吕不韦和群臣经过商议,接受了郑国开挖水渠的建议。

    韩国企图用引导秦国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办法,让其劳民伤财以致精疲力竭,自动放弃灭韩计划。此计看似精妙,实则愚拙。若要“疲秦”,只需派建筑大师诱使秦国君臣大建亭台楼阁、离宫别苑,大肆奢靡享乐,让其消磨志气、腐化堕落即可。而韩国却派工程师出技术帮助秦国兴修水利,对其统治重心关中地区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的升级改造,无异于亲手帮助秦国战车提升动能,让其更强有力地碾压自己。

    更关键的是,经过自秦孝公到庄襄王六代秦王的持续努力,秦国国力早已树大根深,根本不可能被几项超级工程拖垮。韩国兵不血刃退却秦国虎狼之师的理想很丰满,但被动挨打的现实却很骨感。就在秦国开工修渠的第三年,即秦王政三年(前244),秦国大将蒙骜伐韩,又夺取韩国12座城池。惊得目瞪口呆的韩国君臣近乎绝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坐以待毙。

    郑国虽然是带着特殊使命来到秦国,但在修渠时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智慧。郑国将东西全长约三百里的干渠渠线,布置在关中平原二级阶梯的最高线上,位于干渠南部的整个灌区都在其控制之下,保证了支渠以及其他下级渠道的自然引水,从而获得了尽可能大的灌溉面积。郑国所开水渠还具有淤灌压碱的功用,即史籍所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渠水中含有大量泥沙,用以灌溉可降低耕土层中的盐碱含量,显著改良盐碱化土壤,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郑国开渠工程浩大,用时十年尚未完工。十年时间,足以使秦国发现事情真相。大致在公元前237年左右,在嬴政铲除嫪毐、吕不韦势力的时候,秦国查出郑国的间谍身份,这才知道郑国挖渠的真正目的。

    得知真相的嬴政君臣要把郑国杀掉,郑国分辩道,我刚开始是作为韩国间谍来到秦国,“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开挖这条水渠确实可以给韩国延长几年气数,但对秦国国运是利在千秋。嬴政听后,深感有理,遂让郑国继续修渠。

    水渠修成后,灌溉关中平原4万余顷(约合今天115万亩左右)土地,每亩粮食产量达一钟(约合232斤左右)之多。在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这是一个相当高产的数字。关中平原“为沃野,无凶年”,成为秦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郑国渠成为秦“以富强,卒并诸侯”的水力发动机。

    谏止逐客 百川归海

    嬴政虽然在郑国问题上将计就计,但也对从六国来秦国寻求发展的士人产生怀疑。加之在处置嫪毐、吕不韦事件的过程中,嬴政发现他们手下任用了一大批六国士人。秦国自孝公商鞅变法以来,在人才使用上一直是重外轻内,即重用外来人才,对本国尤其是宗室人员弃之不用,防止他们威胁王权。秦国宗室大臣对此早就忿忿不平,遂抓住机会向刚亲政还没未形成清晰治国思路的嬴政进谗言,“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六国士人为保护本国不受攻击,大肆离间秦国君臣感情,“请一切逐之”。

    秦王政十年(前237),嬴政下达逐客令,清查国内六国士人,全部驱逐出境。来自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的李斯,亦在被驱逐之列。李斯当初仅是县里小吏,投奔到荀子门下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来到秦国在吕不韦门下当舍人,又经由吕不韦推荐到嬴政身边,先后任长史和客卿。因为逐客令,李斯被迫出走,就在途中给嬴政上了一道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李斯引用了秦穆公用戎人由余、虞人百里奚、宋人蹇叔和晋人丕豹、公孙支而称霸西戎,秦孝公用卫人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魏人张仪破六国合纵,昭襄王用魏人范睢远交近攻的例子,说明秦国的事业发展是建立在外来人才的贡献基础之上。李斯用“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告诉嬴政,只有海纳百川,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最终实现秦国崛起的伟大目标。

    嬴政看到李斯的奏疏后幡然悔悟,赶忙将其召回,官复原职。更重要的是,嬴政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废除逐客令,避免了更大失误的发生。在重新起用李斯的同时,嬴政还任用来自魏国的尉缭谋划军事,用顿弱、姚贾参与外交,他们皆非秦国人,却为秦国出力,为嬴政一统六国作出重要贡献。

    嬴政逐客之令在很大程度上因郑国间谍身份暴露而起,秦国在改弦更张后,不但让郑国继续实施修渠大业,更以郑国的名字命名新修水渠为郑国渠。由此可见,秦人对经济的看重,对水利的注重,对实用技术的器重,远远超越了政治上的偏见。秦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开放意识和宽阔胸襟,彰显于郑国渠的修建过程中和渠名的命名上。

    郑国渠修建期间,秦国确实没有吞并韩国,延缓了韩国的灭亡时间。郑国渠完工后,秦国国力更加强盛,进一步增强了对六国尤其是韩国的战略优势。因此,郑国渠修成之日,便是韩国大限之时。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嬴政命令大将内史腾灭韩,俘虏韩王安,韩国彻底灭亡。随后,秦国用十年时间,逐一攻灭赵、魏、楚、燕、齐,横扫六合。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的秦国最终改版为秦朝,嬴政升级为秦始皇。

    灭亡六国后,始皇的宏图并没有驻足于两周旧疆,而是向更北的北方和更南的南方继续前进。在北方,秦始皇修长城,稳定了华夏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民族的边界;在南方,则凿一条水渠运河继续探索未知边疆。

骆鲲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8月03日 10 版

足球、曲棍球、跳水……这些奥运项目古代中国也有
一个水利工程的阴谋,转动秦灭六国的发动机
在光影中遇见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