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把敌人的软肋死穴找出来”

——记南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乔莎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彭利华 姜博西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06日   01 版)

    “通过对502个‘敌’目标进行价值分析和大数据仿真推演,建议对3号、27号、114号、302号4个目标优先打击!”盛夏时节,岭南军营一场实战背景下的红蓝对抗演练正酣。

    作战会上,南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乔莎莎手持激光笔,从容自若地对着屏幕上的巨幅“敌”情图展开论述,精确的计算数据和仿真推演结论,为联合作战指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乔莎莎全身心谋战务战、硕果累累,成为我军联合作战某领域的“领头雁”之一。近年来,她带领团队取得联合作战重大攻关成果30余项,探索形成联合作战战法训法创新成果26项,有力支撑了联合作战筹划指挥。2020年11月,乔莎莎被评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和颁奖。

    乔莎莎的外公、父亲都是军人,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高三毕业时她如愿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入学不久后的一堂课,深深触动了乔莎莎。那次课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卢锡城组织“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讨论,同学们个个义愤填膺。

    老院长却告诫大家,光气愤没有用,关键自己要有本事。接着,卢锡城院士从技术层面将外军精确制导炸弹的性能特征、飞行轨迹等进行系统分析,“用技术研析作战”的理念在那时起就深深刻在了乔莎莎的脑海里。

    战区成立以后,南部战区面向全军选调联合作战人才,乔莎莎第一时间报了名。2016年6月,乔莎莎成为南部战区某部工程师,她兴奋得彻夜难眠,“我的转型有些晚,但很庆幸赶上了这个时代。”乔莎莎说,“我就想一辈子干一件事情,务打仗谋打赢!”

    她主动请缨参加战区作战课题研究攻关,带着团队深入部队,登战车、访军舰、上战机,深入一线问计官兵。这些年,她的“朋友圈”不断壮大,从陆军合成旅指挥员到海军舰艇长、空军飞行员,大家在训练中遇到难题,都愿意和乔莎莎探讨交流。

    “要打胜仗,必须要透彻研究对手,把敌人的软肋死穴找出来。”乔莎莎说。有一年春夏之交,一场联合作战背景下的红蓝对抗演练正在进行。红方“中军帐”内,一组组复杂“敌情”接踵而来,战场态势瞬息万变,让本就严肃的气氛更显凝重。

    “综合蓝军兵力布势、补给阵位等特点分析,‘敌’作战链和补给体系上存在5个方面的短板……”乔莎莎干脆利落的声音,打破了指挥所内的沉寂。红方指挥员果断采纳乔莎莎的意见,以“敌”短板弱项作为作战筹划突破口,打了蓝军一个措手不及。

    去年初夏,一次演习任务部署会上,向来担负红军角色的乔莎莎所在团队,被要求扮演蓝军。角色换了,之前准备的研究资料用不上了,个别团队成员有些想不通。乔莎莎却不这样认为:“演蓝军,正是身临其境了解对手、研究对手的绝好机会。”

    为确保拟制的作战计划像蓝军,乔莎莎要求每名成员“本色出演”,深度沉浸角色,把蓝军的典型作战样式和战术战法了解清、研究透。

    她带领大家从基础敌情研究入手,结合蓝军战备能力水平和未来新质武器装备研发运用等情况,分析总结蓝军导弹攻击、水下突袭、特种破袭等行动特点规律,摸清了蓝军联合作战的指挥结构、基本流程、组织实施、兵力运用等情况。

    “搞联合作战需要科学家精神。”乔莎莎说,“因为打仗来不得半点虚的,否则上了战场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次演习作战研究会上,指挥员突然询问:“如果对蓝军实施封锁,他们最长能坚持多久?”现场一片寂静。

    刚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蓝军一个补给站每次能补充多少物资?补充哪些物资?物资储备是多少?每天消耗多少?这些基本问题都不清楚,怎么算?”

    乔莎莎说:“如果都有现成的数据,还要我们干什么?”她带着大家从海量数据和蛛丝马迹中,对蓝军自持力进行提炼分析。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拿出了“图表+数据”的研究报告。

    机关指挥员看后惊讶地发现,每个阵地能存多少水、油、主副食和武器弹药,每天主战装备消耗多少油,每天人员消耗多少主副食,最长能持续多少天,都精确到了个位数。一位战区领导感慨说,把任务交给乔莎莎,她会给你10倍的惊喜。

    一次演习中,乔莎莎组织部队学习某作战行动“敌情”资料,没想到任务布置一段时间了,不少官兵还是一问三不知。她当场毫不客气地质问几名带队营连主官:“连基本的敌情都不掌握,你们想去白白送死吗?”

    有些干部不服气。在随即组织的一场红蓝对抗演练中,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让大家终于认识到“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对乔莎莎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一次训练结束后,一名战士找到乔莎莎,交给她一张手绘地图。这是战士们根据乔莎莎提供的数据资料手工绘制的,他们已经把任务目标牢牢记在脑子里了。临走时,那名战士神情坚定地对她说:“我们觉得你去过战场,按你提供的数据去准备,打起仗来我们放心!”面对战友的“生命之托”,乔莎莎不由鼻子一酸,眼眶红了。

    “到任务一线去,到听得见枪炮声的地方去!”乔莎莎抓住每一次到演训场、到任务一线的机会,身体力行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打通从“中军帐”到战场的“最后一公里”。这些年,她领衔攻关的作战研究成果,填补我军联合作战相关领域多项空白,为战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科学参考和有力支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彭利华 姜博西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8月06日 01 版

习近平向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发表书面致辞
“甘味”团组织为青年办实事
“把敌人的软肋死穴找出来”
跳水“绝学”征服裁判 女乒“神技”横扫对手
如何为灵活用工人员织“保障网”
美国敲诈中国 将世界引向深渊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