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三打白骨精》至今还藏在抽屉里

明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10日   11 版)

    上大学前我已经攒了四五百本小人书,满满装了5个木头箱子,存在家中杂物间。

    ---------------

    现在叫做动漫的儿童读物,在我小时候叫小人书,或是连环画,64开,比智能手机屏幕大不了多少。想来大概因为是给小孩看的,所以才叫这个名吧!

    我的第一本小人书叫《柳毅传书》,是一位叔叔来家串门送给我的。柳毅的行侠仗义和龙女的传奇故事一下子打动了我,更吸引我的是它栩栩如生的绘画。我本来就喜欢画画,尤其是中国画,那些图案和线条仿佛有一种奇异的魔力,带给我说不出的美感,后来我看过更多现代绘画风格的漫画,但始终不像对传统连环画那般酷爱。

    这本书一下子打开了我的世界,从此我到处找小人书翻看、临摹,像岳飞、岳云、杨六郎,“刘关张三结义”“三英战吕布”“逼上梁山”,各种人物的不同形态和组合,可以画很多遍。有的临摹了几幅,而特别喜欢的《大闹天宫》,我就整本书一页页都临摹了下来……直到现在,只要说起某部名著,我脑海里都会立刻浮现那些画面,故事情节和人物仿佛是一部永不停机的动画片……

    在找书的过程中,我的库存也逐渐丰富了起来,四大名著自不必说,还有古代神话系列、春秋战国列传、成语故事、民间传说、戏剧电影、童话故事……版本作者不论,有了一套,还可以再买一套画法完全不同的。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所有小人书,我集齐了绝大部分,后来的收藏家可能认为这是一笔价值不菲的藏品,但对我来说,纯粹是一个孩子寄托了热忱与梦想的宝库。这些书有的是别人看过不要的,更多是用积攒的零花钱买的,作为生活在小县城的70后,我那会儿特别拮据,手头根本没有几毛钱。

    县城里只有一家新华书店,而当时人们买书读书的愿望相当迫切,它每天11:30开门,我常常中午一放学就奔过去,连钻带挤,一定要抢占入口那一米宽的位置,以便第一个冲到小人书柜台。想要的太多了,可口袋里常常空空如也,记得那次是想再买一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十分精美,定价0.14元,而我只有4分钱。我在书店已经转悠了好几回,眼看就剩下一两本了,急得我烦躁不安。

    回到家,四下无人,我悄悄翻腾妈妈的衣服,掉出几毛钱,犹豫了一下,拿了1角钱,加上手头的4分,正合适。《三打白骨精》就这么到手了,我兴奋无比,一直翻看着,爱不释手,很快就被爸爸发现了。

    “书哪儿来的?”——“买的。”

    “钱哪儿来的?“——“妈妈给的。”

    下午放学,妈妈已经在家了。爸爸的脸色很难看:“说!钱哪儿来的?”

    “……爷爷给的。”爷爷在郊区工厂上班,平时两三个月才回来一次,可邪门的是,这一回,爷爷第二天就有事回家了。

    “钱是哪儿来的?”爸爸大怒,拿起烧红的火筷子就要烫我的嘴。我嚎啕大哭,连忙求饶说再也不敢了。

    爸爸心平气和后说,他并不反对我买小人书,他生气的是我偷拿东西还撒谎,做人绝不能这样。我想我一定是记住了,这辈子再不敢偷拿人家东西。

    正像爸爸说的,他没有不让我买小人书,后来,书越来越多。我就拿出一些品相不太好的,学着人家到街上摆地摊,租一本两分、5分不等,一天下来能挣几毛钱,攒多了还能买新书。就这样,上大学前我已经攒了四五百本小人书,满满装了5个木头箱子,存在家中杂物间。

    再后来,我留京工作,有一年老家发洪水,5个箱子全被泥水浸泡。有些泡烂的只能扔掉了,而那些基本完好的,妈妈细心地把书晾干,再一点点擦掉上面的泥土……经过了几次搬家,被家中小孩瓜分掉,我的小人书残存不到100本,有一年爸妈来京,全部给我带来了。其中那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至今还在抽屉里放着呢。

明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8月10日 11 版

小时候看过的漫画书
当《机器猫》已经改名《哆啦A梦》
《滚蛋吧!肿瘤君》:熊顿直接成为电影女主角
《三打白骨精》至今还藏在抽屉里
《阿衰》:藏在16开英语课本里的回忆那样甜
《父与子》:父亲的礼物 值得一读再读
中青阅读7月童书推荐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