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马岩松:所有公共建筑都需要创造一个精神世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10日   02 版)

    穿越百年历史的浙江嘉兴火车站在今年“七一”前夕改造建成,甫一面世就成了“网红”,不少年轻人不坐火车也特地去“打卡”。这是中国首个全下沉式火车站,火车站的功能区在地下,地上和人民公园连在一起。

    嘉兴火车站的建筑设计师马岩松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说,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就是沿着沪杭铁路到达嘉兴火车站,继而登上游船来到南湖,完成了中共一大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老嘉兴站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炸毁,马岩松的团队查阅了各种历史资料,将老站房按照1∶1的比例复建。

    在这个火车站,市民来坐火车只是目的之一,“在嘉兴这个有特殊意义的城市,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及定义空间模式。我们拆掉了围墙,让它成为具有交通功能、自然生态、文化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市民乐意前往,在这里停留、相遇,享受生活带来的美好”。

    “所有的公共建筑都需要创造一个精神世界。”马岩松的团队目前正在美国建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将来会是洛杉矶的地标建筑。“以前我们经常听说外国设计师来中国设计了某个地标建筑,现在有点儿反过来了,我们要看中国的文化和思想,能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建筑界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建筑师在30岁之前是不可能成名的,除非你是马岩松”。让马岩松“年少成名”的,是他在2006年设计的加拿大的“梦露大厦”,那是中国建筑师首次通过国际公开竞赛赢得设计权。

    马岩松坚持,城市的公共建筑,不应与周边环境隔绝,城市的功能需要连接,这个理念早在他设计哈尔滨大剧院时就可略窥一二。他在哈尔滨大剧院的外立面设计了步行坡道,“即使不看演出也能走到屋顶上,看周边的湿地风光。这是一个景观式、体验式、与人有互动的建筑”。

    和嘉兴火车站一样,哈尔滨大剧院建成后也立刻成为城市新地标,在哈尔滨这座以外来建筑著称的城市中,创造了一种新的城市美学,人们在那里举办各种音乐会。马岩松去看过几次剧,还被人认出来,“我很喜欢你设计的这个建筑!”马岩松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在马岩松看来,公共建筑一定要让人愿意去,让人容易接近,甚至让人有所启发。“建造一个让人有心灵归属的公共空间,是我一直想做的。现在的城市建筑比较偏目的性,也就是单一的功能性,人在里面完成某种任务,而没有所谓的山水田园、诗情画意,或者说,缺乏某种感受。”

    12年前,马岩松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前门大街建得像Chinatown(唐人街),过于追求“风貌感”,让这个区域有点儿像主题公园,不像真实的城市。12年过去了,马岩松说:“这种趋势仍在蔓延,很多城市都能看到一条仿古街。这些‘古街’长得差不多,卖的东西也差不多。”

    马岩松说:“城市想要寻找自己的传统,有一些是真传统,有一些是为了旅游搞的假传统。城市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这个文化不能停留在西化或者复古上,而是创造一种新的开放的文化。”

    “伟大的城市绝对不是纯功能性的,几百几千年过去,所有建筑的功能都会改变,而精神性才是永恒的。我们回望那些文化遗产,就是古人把精神层面的东西凝结在了建筑和城市规划中。”马岩松说,“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城市都具有先锋性,北京的中轴线格局是一种哲学,千年后仍会影响人,这就是文化的远见。”

    马岩松觉得,今天的年轻人应该做“新青年”,具有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和批判力,“敏感,是为了发现问题;批判,是为了创造出自己理想中的东西。而所有的理想,只有行动起来,变成现实的时候才有意义”。

    就像他作为建筑设计师奔波于不同的城市,有的火车站的设计让他感到并不友好,他想象中的火车站,有花园、有绿地,然后就有了嘉兴火车站。如果没有实现理想怎么办?“那就下一次继续努力,不断努力,才能成为现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8月10日 02 版

癌症筛查为群众筑起防癌屏障
财政部:将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
服务联合国机构项目”(第二批)志愿者出征
传承红色精神 服务老区百姓
打通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
消除安全隐患 筑牢安全防线
党建谱新篇 旧貌换新颜
伟大的征程 不朽的史诗
马岩松:所有公共建筑都需要创造一个精神世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