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8月12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大山里的“修脚工”

——救助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幸存者志愿服务纪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12日   05 版)

    “白翼”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边乐超向日本侵华细菌战受害者发放生活医疗常识宣传资料。陈泳伟/摄

    扫一扫 看视频

    冯欢喜,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太平乡长濑村人,名叫欢喜,可是这一生并不“欢喜”。

    从12岁那一年开始的双足溃烂,一直折磨了他70余年。

    而造成他一生受苦的原因,就是日军侵华战争时发动的灭绝人性的细菌战。

    据统计,像冯欢喜一样的受害者,在浙江丽水共有15862人,目前尚在人世的仅有113人。

    第一次见到烂脚老人时,心灵受到猛烈的震撼

    6月28日,中雨转中到大雨,上午9点。

    带着塞满后备厢的纱布、碘酒等药物,“白翼”志愿者服务队一行9人向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麻铺村出发。

    山路弯曲,大雨哗哗。丽水市中心医院团委书记、“修脚工”医疗救助队队长边乐超已记不清在这条路上走过多少次了。有一幕他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见到烂脚老人时,心灵受到猛烈的震撼!

    傅君华是第一个给他们留下沉重记忆的老人。

    丽水市中心医院护士王超男,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傅君华的情景,“当一层层揭开侵华日军受害者傅君华包裹伤口的纱布,那血肉模糊的腿脚完全暴露出来时,我的心一阵战栗……强忍着换完药,我赶紧跑一旁哇哇地吐。”

    据傅君华回忆,十二三岁时,他的左腿被草丛划破,奇痒无比,抓挠后就长泡,泡破后就开始溃烂。左腿伤口渗出的血水沾到右脚后,又导致右腿溃烂。其左腿伤口最深处有3厘米,可见血管和白骨。烂腿疼痛,患处伴有恶臭,反复发作,始终无法愈合。鸡鸭走过他的脚边,甚至都会啄一口。

    2014年下半年,著名社会活动家王选发起了对历史遗留“烂脚病”患者开展诊治的呼吁。当年年末,83岁的傅君华作为首批获救助的患者,在上海九院接受治疗,双脚得到了有效医治。

    有幸第一批接受治疗,傅君华喜出望外,70多个冬天里没穿过袜子的他,终于有机会穿上袜子。

    可术后需要定期换药怎么办?傅君华居住的麻铺村,距离最近的医院也得十几里地,对于80多岁的老人来说,常年来回跑着换药不现实,这让他和家人愁眉不展。

    2014年10月成立的丽水市中心医院细菌战受害幸存者医疗救助服务队——“白翼”志愿者服务队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傅君华家属,告知将会定期到傅老家中,为他免费创面换药治疗,测血糖血压,赠送药品。

    这次,和往常一样,“白翼”志愿服务队又来到傅君华老人家中,90岁的他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出家门了,但可以拄着拐杖在屋里走。

    在麻铺村村口,傅君华的老伴撑着伞,在雨中等候,犹如等待亲友们到来。

    一进门,傅君华拄着拐杖走出房间,坐在屋外的一条长凳上。王超男仔细观察老人下肢创面情况,看到创面恢复很好,露出了一丝微笑。之后,测血糖血压,各项指标正常。

    其间,“白翼”志愿服务队成员不时与傅君华交谈,老人平和地回应,不时腼腆地笑笑。

    王超男说:“最近,我发现傅君华老人不像之前那样,提及病症满是愤怒,而是多了一份平静和安宁。”

    曾经,傅君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当年因何患此病症时,他的眼神充满了无奈和愤恨,他表示:“我对侵华日军恨之入骨,心中的痛是永远无法平复的,这么多年来,一直感觉有口气闷在心里出不来,是他们害了我的一生,如果没这个病,我的生活会比现在好得多。”

    历史没有走远,我们不能忘记,否则就是背叛

    这是沉重的历史,也是民族的伤痛。

    1942和1944年,日军两次对丽水、遂昌、松阳发动地面进攻,并在丽水投放了鼠疫、伤寒(副)、炭疽等细菌。

    日军撤退后,丽水瓯江两岸、太平溪两岸、丽水机场周边农村不同程度暴发过腿部皮肤溃烂症,创口久不能愈,被当地人称为“烂脚病”。

    细菌战作为日军的“最高机密”,有关资料直至最近二三十年才被披露。

    1940年7月25日,日本关东军发布了“关东令”(关东军作战命令)丙第659号文件,实施细菌战。关于首次攻击情况,在日军参谋总部作战课代职的井本雄男,在9月18日《井本日记》中有详细记载。

    《井本日记》记述了山本参谋(指关东军参谋山本源一——记者注)的意见,丽水第一次被列入日本大本营陆军部细菌战的攻击目标。在丽水使用“少次数撒布浓度大”的菌液的撒布方法(雨下法),还确认了“与谋略有关事项”,秘密进行细菌战的方法。

    丽水是浙江抗战的后方基地,又有一个军用机场,因此是日军细菌战的重点地区。

    据陈朝昌老人回忆,1942年8月23日下午3点左右,一队穿白衣的日军在青林村北两里处,向丽水扔了一个球形的东西,此后,伤寒便在该村传染开来,有52人死亡。

    位于丽水下游的芦埠村民,因饮用被污染的水,有25人患毒血症死去。丽水城边的水东村,村民由于饮用了有疫菌的水,导致霍乱流行,共有61人死亡。

    这样的传染病还在其他许多村庄发生,并出现大量人员死亡……

    丽水日军细菌战调查始于1997年,当时主要是为了收集中国细菌战赔偿诉讼材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战受害幸存者越来越少,抢救细菌战受害幸存者的资料建立档案迫在眉睫。

    2013年12月,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庄启俭、卢立强、吴寿荣等一批人,对丽水市160多名日军细菌战受害幸存者进行抢救性的采访调查,采用摄像、录音、照片、登记表的方式建立口述档案。

    “那几年,我刚买的新车都开得变成了旧车。”吴寿荣是丽水市中心医院退休干部。2012年退休后,一直参与细菌战受害幸存者档案抢救和援助工作。

    如今,担任丽水市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史料研究会秘书长的吴寿荣,同时也是“白翼”志愿者服务队顾问,他感慨:“我们不仅要发挥专业医疗救助志愿服务的力量,更要让年轻人铭记这段历史,珍爱当下和平。”

    “我的家人也是日军细菌战的受害者。我本来有个幸福的家庭,是日本人的细菌战让我家破人亡,爷爷、叔叔等六口人死于鼠疫。”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史料研究会监事长俞寿俊说道。

    “在这之前,我只知道南京大屠杀、东北万人坑,但我却不知道每天生活的家乡丽水竟然也发生过这样的惨案。”年轻医生王海永说,“我深感惭愧!也深感能为细菌战受害者治疗是多么有意义!”

    “白翼”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杜望,是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他说:“第一次见到白发苍苍烂脚老人,那一瞬间,我惊呆了,他们的伤口让我一度哽咽,那些伤口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屈辱,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伤口。”

    疗愈伤口,还这些坚强长者健康、幸福的晚年

    历史启迪现实,现实回应历史。

    这群或坚毅、或痛苦、或愤怒、或无奈的特殊老人,承载的沉重历史,一点点在年轻人面前再现、还原。

    兰昌礼,现年96岁,17岁患病!

    何兰明,现年83岁,9岁患病!

    ……

    “我们应该为这些老人做点什么?”丽水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纪建松叮嘱边乐超。

    丽水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大多是80后、90后。为细菌战受害者服务,是医院的职责,更是传递爱国主义精神的最佳平台。

    医院发出动员令。很快,丽水市中心医院团委联合丽水市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史料研究会,组成一个由修复重建手外科、皮肤科医师和专科护士组成的专业医疗救助服务队,核心骨干11名,招募志愿者80人,奔走大山乡村,为这群老人开展医疗帮扶,定期上门服务,为他们清创护理、换药、赠药、健康体检。

    为了全面掌握这群老人的实际情况,“白翼”志愿者服务队和史料研究会一一进行登记造册,详实记录个人情况。同时,还为受害老人制订了详细的治疗计划。

    对于重症者,丽水市中心医院专家组成医疗志愿者团队为他们治疗,共有6位患者先后在医院接受手术获得治愈。

    对于轻症者,定期上门清创、换药及护理培训。7年来,“白翼”志愿者服务队到家帮扶300余次,派出志愿者500余人次。

    丽水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医生付媛媛说:“这些受害幸存者脚部皮肤溃烂,护理不好,容易复发,加上大多数年龄比较大,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等老年病,增加了康复的难度,我们定期上门回访,测血糖、量血压,结合血压、血糖等身体情况,给予针对的治疗,及时发现问题,给予专业性的指导,防止再次复发。也希望我们做的这么点微不足道的事,能让这些坚强的老人有健康、幸福的晚年。”

    “白翼”志愿者服务队的真诚、专业也温暖着这群坚强的老人。

    “来来来,先吃西瓜……”“这些菜都是自己家种的……”每次临走时,老人和家属总是热情地送东西。

    “这些老人让我们很感动,也让我们很钦佩。”

    “其实我们只是想在这些老人的暮年里,多为他们治疗一次,多给他们送一分温暖。”

    “开始的时候,和老人交流不怎么顺畅,我们就想尽办法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交流。慢慢地,老人们就愿意和我们交流,每次还说说家常,他们说我们是‘修脚工’,之后,我们也就自得其乐地做‘修脚工’。”边乐超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8月12日 05 版

大山里的“修脚工”
用青春激情打造最美“中国名片”
年轻奥运健儿们的审美风格值得发扬光大
青岛大学:线上+线下打造七海公益云支教平台
青岛即墨:创新实施“放学来吧”公益活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