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力机械、AI智能如此发达的今天,还坚持以人力搏击海洋是我这个00后从未想过的,但闯过这道‘舢海关’,我们会更有信心面对未来远海大洋的挑战。”8月5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舢舨远航队队员葛辰瑞在“海峡勇士-2021”舢舨远航训练闭幕式后感慨说。
“海峡勇士”系列舢舨远航训练是大连舰艇学院培养一流海军军官的特色海上训练项目,此前已成功举办24届。参训学员通常从辽东半岛出发,克服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一路战风斗浪,操纵重达3吨的12桨无动力舢舨,日均摇荡木桨数万次,穿越多条凶险涌急的水道抵达山东烟台,完成总航程130余海里“徒手”横渡渤海海峡的壮举。
“在世界海军史上,舢舨训练历史悠久,几乎是伴随着海军的出现而产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副院长宋辉说,“只有创造条件,让学员走近大海、熟悉大海、挑战大海、征服大海,才能为他们未来的海军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受台风“烟花”及疫情双重影响,学员们虽无法横渡渤海海峡,但仍然坚持再次从老虎滩畔起航,8月2日至8月5日在大连旅顺海域往返划行54海里,采取训练与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在黄海之滨传承“闯海”精神。
遭遇暴雨
8月2日,出航首日舢舨远航队就在三伏天的高温里迎来长度为17海里的高强度训练。航程开始首先是5海里耐力赛,全力比拼后各艇队员逐渐进入疲惫状态,为了按时完成训练任务,来不及休息大家便继续奋力向前划桨。
“前方即将驶入养殖区!各号注意将舵适当提起,撑杆备便,听令划桨!”机动艇上传来预警。
好在出航前,舢舨队已完成读海图、看潮汐、判水流、测航速、定航向等工作,并在航行预案中推演过穿越养殖区的要领。
“右桨挡水,左桨前定位,动!”按照预案分工,舢舨远航队驶入养殖区。
一小时、两小时过去,舢舨队员发现,飘着浮球的养殖区如同迷宫一般,一眼望不到头。航行途中,海上飘来一大片乌云,舢舨队又遇上了暴雨。
雨水不仅会模糊队员视线导致舢舨误撞渔网,时间长了还会造成舱内积水,加重船体重量,带来航行风险。1号艇舵手陈炜韬一手稳稳地把舵,一手举起喇叭大喊:“稳住桨频!船头5米处就是雨区的分界线,我们加把劲冲出去。”
舢舨队员们顿时士气高涨,领桨手李春秀龙逐渐加快桨频,拉大桨距,队员们跟随他的节奏齐声高呼:“一二,嘿!一二,嘿!” 1号艇率先摆脱雨区,“跑”赢了乌云。
赢得“遭遇战”的舢舨编队乘胜追击,17海里的航程最终以提前半小时的成绩顺利完成。
“电磁弹射”
8月3日,速度赛打响。不甘于前一日耐力赛中屈居亚军的5号艇紧咬3号艇,两艇齐头并进,不分伯仲。眼看终点线就在前方,3号艇又是一个冲锋率先越线,在第二赛段成功卫冕。
对3号艇来说,“冲锋”其实在一个月前就发起了。那时正逢期末,各队已进入海上训练阶段,3号艇组成学员所在专业正值多门课程期末考试,缺席了几次集体训练。
考试结束后,3号艇队员迅速展开加训加练,他们找到舢舨金牌“闯海教头”陈鹏寻求指导。陈鹏曾多次带领学员夺得“海峡勇士——横渡渤海海峡舢舨邀请赛”学员组团体冠军,荣立三等功两次,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员。
他对前来求教的学员赞赏有加,可训练起来眼里仍然容不得一点沙子:“你们两个回桨太快!省了0.5秒动作很舒服吗?一点偏差就打乱了全船节奏,所以慢得连人家尾灯都看不到。”
“我再示范一遍,看我的,注意体会动作要领。”陈鹏14岁开始划赛艇,先后获得“全国青年赛艇锦标赛”“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冠军。2006年,他成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首批招聘的文职教员,那时大连舰艇学院舢舨成绩在相关比赛中相对落后,这让曾经在赛场上屡屡夺冠的陈鹏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要把这支队伍带成一支冠军队!”陈鹏暗下决心。他悉心总结普训经验,并将自己研究总结的训法贯穿组训全过程,学院舢舨队员的训练成绩节节攀升。
在陈鹏的指导下,3号艇队员每天反复观看训练视频找问题,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电磁弹射”战术。
所谓“电磁弹射”战术就是大力快速划行40桨,使船很快获得较大初速度,起步时利用“电磁弹射”冲出起跑区域建立领先开局,获得优势后放慢桨频、拉大桨距,进行省力划。蓄足动力后,在冲刺阶段再完成一次“电磁弹射”,这时的艇速最快可达5.9节,确保舢舨全速冲过终点。
从刚开始“永远跟不齐的桨、转不正的桨叶”,到桨桨拉满,3号艇队员们在看似枯燥的运动项目中找到了划桨的乐趣,全艇队员配合默契,采用陈鹏设计的“电磁弹射”战术,又一次率先冲过终点线。
捍卫荣誉
“周雪兵!”“到!”“提醒各号教练员注意,稍事休息,准备5分钟后再次展开速度赛。”“明白!”陈鹏一声令下,各条舢舨的教练员迅速回应。
8月4日,舢舨远航队在侧顶流条件下再次开展速度赛。发令声响起,前两天航程中成绩不错的6号艇队员体力消耗较大,进入状态较慢,而一旁前两日成绩不尽如人意的2号艇队员却像打了鸡血一样奋力拼搏,不到5分钟就超越6号艇3个艇位。6号艇队员们有些傻眼,“没想到2号艇战斗力这么强”。
6号艇发力向2号艇追去,两艇相互较劲,互不相让。最后15分钟是“短兵相接”的时刻,6号艇舵手杨峻玮赛后回忆:“为了集体荣誉,大家都是嘶吼着拼命划桨。”
最后,6号艇和2号艇几乎同时冲过终点,在现场见证了这场“捍卫荣誉之战”的周雪兵忍不住连连叫好。
周雪兵原来只是一名派驻在舢舨上担任安全员的舢舨兵,如今由一名辅助保障的“安全员”逐步升级为组训施教的“教练员”,负责瞄准基础训练,协助教员分组施训。
“兵马未动,保障先行。”学院下属的海军某训练舰支队某保障大队负责舢舨训练的教学、保障,今年年初以来,该支队吹响了实习训练体系向“教练型”转型的号角,周雪兵和战友们结合舢舨远航任务,探索出了“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分梯次精准精细训练”和“岗位需求式训练”等组训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舢舨普训的效率。
不辱使命
8月5日,海风吹得海面泛起白色的浪花,北拖769船按训练计划拖带6条舢舨完成拖带训练。这也是北拖769船船长、一级军士长徐玉龙第十四次保障舢舨远航。
虽然拥有丰富的远航经验,但徐玉龙不敢有丝毫松懈,观察瞭望、准确定位,指引机动艇,根据海域和天气指示舢舨航行注意事项,发布航行通告……驾驶室内始终保持着紧张、忙碌、有条不紊的工作状态。
中午时分,徐玉龙将“舢舨勇士”们送回菱角湾外海域,最后一个航程的速度赛将在这里展开。
一连几天的高强度训练,再加上长时间拖带中只能静坐,无法靠划桨分散注意力,学员李灏龙所在的舢舨部分队员出现晕船症状。
“一起——荡!”
当听到对讲机里的命令,顾不得身体不适,学员李灏龙和队友迅速拿起桨,“嗖”地一下舢舨就冲了出去。
海面上海况越来越差,涌浪很大,瞭望更刘圣鑫抄起喇叭提醒大家:“航向先调整到×××。”“稳住了!”
李灏龙和队友们快速作出调整,驶出顶流区,队员们协调一致,拼命划桨冲向终点。笛声响起,他和队友们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我们不辱使命。”到达终点的那一刻,学员刘圣鑫的眼眶湿润了。
4天战风斗浪,勇士终于凯旋。“经历克服高温、高湿环境的‘烤’验,感受最接‘水’气的海上训练,完成‘勇敢者的闯海特训’。 ”陈鹏说,“这些大三海军学员看起来已经像一名合格的‘老水兵’了。”
刘家红 黎明宇 陈枭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