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8月12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杨孟飞:逐梦深空向月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12日   02 版)

    人生在世,有人选择“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有人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有人选择“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59岁的杨孟飞显然是后者。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30多年来一直在航天沃土上耕耘,直到2020年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完成,他和研制团队一起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成功。这是人类探月历史60年来,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创举,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

    “对我来说,这一刻是梦想成真了。”杨孟飞说。

    小时候受父亲影响,杨孟飞痴迷数字,喜欢打算盘。随着指尖飞快地滑动,复杂的数字计算在瞬间得到准确的结果,他心里大呼神奇,自此与“计算”结下不解之缘。

    凭着对数字计算的浓厚兴趣,杨孟飞上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当时还十分陌生的计算机专业。他积极研读国内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成果,为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1982年,年仅20岁的杨孟飞大学毕业。

    “如果能将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空间探索中去,将自身所学知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这样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杨孟飞下决心考研,顺利考入隶属于航天五院的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学习空间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从此迈进航天的大门。

    在此后30余年的峥嵘岁月中,他屡次提出创造性方案,解决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诸多难题,从星载计算机研究室的一名研究人员逐渐成长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副院长,并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熟悉他的人评价,杨孟飞不喜欢空谈,更多时候选择只做不说,治学科研皆是以务实而论,虽“胸有凌云志”,却能“待以平常心”。

    2011年,探月三期工程正式立项,任务目标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时任五院副院长的杨孟飞决定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担任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

    嫦娥五号任务刚立项时,杨孟飞把相关专业文献和材料几乎都看了一遍。他是学计算机控制的,却研学了热控学、机构学,甚至高温火工品专业的知识。十几本厚厚的专业书籍,摞在一起差不多两尺多高。

    五院的科研人员说,嫦娥五号飞控任务20余天,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和年轻设计师一样在飞控岗位上。特别是在采样封装阶段,他4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在科研最前线与探测器设计师并肩作战。

    太空探索是国际科技尖端领域,每攻克一个难题,都意味着一次跨越式的挑战。1992年夏天,杨孟飞第一次到发射场执行任务,为提高返回式卫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他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技术方案,确保了卫星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这套方案后来在神舟飞船的发射中再建奇功,确保了飞船在太空自在遨游,顺利返航。

    面对嫦娥五号这一我国迄今为止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杨孟飞要突破不少首创性技术,他经常通宵达旦,不断提出并完善方案,“技术要吃透、产品要见底、过程要受控”。

    身边的人说,杨孟飞总是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逼着研制人员把问题想透彻,做到真正可信。以至于在嫦娥团队中流传着一句笑谈:如果谁能够经得住杨孟飞“7个为什么”的“灵魂盘问”,那就过关了。

    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嫦娥五号整个研制队伍也烙下了他的性格印迹——脚踏实地,不迷信、不盲从。团队里的年轻人说,每个周末,杨孟飞院士都尽量到专业实验室,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实验,狠抓功课和报告,逐字逐句修改、批注。

    从2007年嫦娥一号奔向月宫、中国人开启向月而飞的征程,到如今嫦娥五号落月并采样返回成功,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但杨孟飞却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说,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

    作为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的负责人,他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他的目光早已聚焦到下一次重大宇航任务上。

    “面对浩瀚宇宙,我还有更多的目标要去实现。”杨孟飞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8月12日 02 版

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应当从何处着力
杨孟飞:逐梦深空向月飞
红色文学经典重回历史现场
中铁青年倾心雕刻“智慧型机场”
团湖北省委举办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
用心学党史 用情办实事
年轻人把传统文化“穿”上身
高校师生将书桌搬到田间地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