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则上海地铁的新闻引发关注。一个是上海地铁16号线回应网友关于地铁改卧铺的建议,呼吁乘坐大站车或直达车。另一个是上海地铁多条路线车厢内出现“板凳族”。
先了解下这两个话题的背景。16号线改卧铺的说法,源自近期上海天文馆开馆,因其所在位置距市区较为偏远,一些网友便调侃将通往天文馆的16号线改卧铺。对于“板凳族”,上海地铁多次表示“不提倡,也不强制禁止”,因为在现行相关规定中,并没有禁止和处罚规定。不过,在劝诫和提醒方面,地铁方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比如在车厢内壁张贴文字提示,密度很高的语音提醒,还会有工作人员上车查看、劝阻。
两件事引发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地铁出行关系到体量庞大的上班族。上海地铁2019年日均客流就突破了千万人次,“地铁族”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单程通勤1个小时以上。对于他们来说,地铁每一个细节的改善,都体现在乘坐体验的提升。
网友、市民提的意见和建议,虽然缺乏可行性,也并不代表没有价值。他们的每一次发声,都传达了公共服务接受者的感受和诉求,这本身就是在督促公共服务部门改善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地铁方要认真聆听每一个声音,能做到的尽量做到,做不到的也要给出回应。这种良性互动,是公共服务机构应有的自觉。
当然,“说得好”更要“做得到”“做得早”“做得细”。把问题想在乘客想到之前,做在乘客感受到不便之前。一个例子是,11号线因为通往江苏昆山,路程长,从嘉定新城站开始,基本每一站都设置了玻璃房候车室,内设有空调和座椅,乘客可以一边休息一边候车,有利于缓解疲劳。
另外,一些地铁路线能不能提升通行效率,值得探讨。仍以上海地铁11号线为例,每个工作日高峰期,即便是在起点站花桥站,往往也要等候两三趟车才能挤上去;9点以后,发车间隔时间经常要10分钟以上,这也是导致车厢拥挤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样的路线,是否可以增加列车、压缩间隔时间,让乘客上车容易、乘车舒适?当然,这关系到地铁调度的方方面面,需要统筹规划,但值得尝试。
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地铁需要顺畅的不仅是四通八达的路线,更有地铁方与乘客方的互动反馈机制。在这方面,上海地铁和市民共同呈现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样本。
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