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的一天,在全国首个苏绣非遗主题地铁站索山桥西站,一款运用套针、盘金绣两种针法绣制,融合苏绣和数字媒体技术的互动装置《星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体验。
《星空》的设计者张雪,站在人群中,向大家讲解这幅作品模拟星空运转轨迹的运作原理。不远处,陈列着张雪和母亲——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薛金娣一同绣制的《索山桥西》站牌作品。
2011年夏天,刚刚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的男生张雪,回到苏州镇湖,顶着家乡人略显诧异的目光,学习做一名“姑苏绣郎”。2016年11月1日,本报12版头条以《绣花郎张雪:让世界文化遗产苏绣回归生活》为题报道了他的创业故事。
如今,张雪的职业绣郎生涯已进行到第10年。这10年中,他从设计、装潢、载体等角度对苏绣融入生活的方式进行了探索,也以苏绣为窗口,见证了近年来传统文化与年轻人“双向奔赴”的过程。
苏绣的“年轻化”探索
2018年9月,张雪带着苏绣元素的衍生品,去北京参加青年创业节目《创业英雄汇》。节目现场的12位投资人,有人愿意拿出100万元投资他的项目,有人则抛给他一个问题:“任何人都可以把苏绣图案做到耳机上,说这就是传承,那你的产品有什么不可替代性?”
对此,张雪的回答是:我有原创的设计。
传统苏绣作品注重技法,张雪更愿意从创意上去“突围”。自2013年起,张雪开启了一场持续数年的“苏绣的可能性实验”,从极简风格的系列绣品,到耳机、手表、笔袋等带有苏绣元素的生活用品,“跨界”“极简”一直是张雪拓展苏绣应用场景的关键词。
不过,张雪设计的产品最初在家乡亮相时,也曾遭遇质疑。作为苏绣的主要发源地,镇湖历史上“家家有绣绷,户户有绣娘”,刺绣传统厚实。在不少镇湖人眼中,张雪的作品留白太多,图样又现代,与传统背道而驰。“就连我母亲,一开始也不看好我的设计,说你绣得这么简单,怎么会有人喜欢?”张雪说。
压力面前,张雪还是选择继续自己的风格,“刚回镇湖时,我发现家乡从事苏绣行业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传统苏绣图案繁丽,题材却较为单一,受众也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如果能从年轻人感兴趣的风格、领域入手去做些新的尝试,也是苏绣年轻化的一种路径”。
几年探索,变化也在一点点呈现。先是年轻人通过媒体传播注意到张雪的作品,接着,一些品牌开始主动联系张雪推出合作产品,此后,合作品牌的行业跨度越来越大,甚至连汽车品牌也要求在内饰里增加苏绣元素。
与此同时,张雪发现,回到镇湖做苏绣的年轻人渐渐多了起来。
“很多原本不看好苏绣创新的前辈,现在也让孩子回来跟着他们从头学起,年轻人‘脑洞’大、新点子多,大家一起让镇湖苏绣变得更有活力了。”张雪说。
当然,张雪并没有忽略蕴含在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除了苏绣年轻化探索带来的影响,这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也是重要因素,可以说,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记得住人,也要记得住品牌
镇湖有一条绣品街,街面上有着大大小小数百家店铺,都经营着苏绣生意,张雪的公司和线下店铺便开在这条街上。
“2015年,我创办了苏州弥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现在公司已有30多名员工,还另设一间线下店铺,主要销售我设计的苏绣产品。每个月除了场地费用,人工费是支出的大头,此外还要负担工具材料费和日常开销,从创业到现在,已先后投入了至少600万元资金。”张雪说。
创业的前两年,张雪专注于产品的打磨,公司并未盈利。2017年,随着苏绣产品品类的日益丰富,以及张雪作为“绣郎”在社交网站和媒体上的走红,他的苏绣品牌渐渐打开了市场。
“2017年,公司开始有了微利,此后每年都保持了20%的盈利增长率。在收入方面,除了产品销售收入之外,还有品牌跨界合作的项目费等收入。”张雪说。
产品创意是张雪创业的关键所在。为保护创意,张雪现已申请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专利32项及著作权800余项,“电商平台和镇湖刺绣协会针对侵权行为也有相应的处理措施,总体来说情况还是乐观的”。
在筑牢知识产权“护城河”之外,张雪对创意的独特性颇有信心:“绣样可以被‘借鉴’,可绣样营造的整体风格是别人拿不走的,从细节上来说,有些绣样看似简单,但是融入了专利针法,或是在不起眼儿处绣了一枚印章,这些都是不容易模仿的”。
此外,年轻人对知识产权的维护,也令张雪印象深刻。
“曾有品牌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我设计的产品,本意是宣布合作,可不少年轻人误以为对方是抄袭,纷纷在文章下方留言‘这是张雪的风格’‘作品是张雪的’,我当时就作了澄清,但心里是有点高兴的,这证明我的作品有辨识度。”张雪说。
技艺也不能丢
张雪注重在生活中寻找刺绣题材,每每看到值得记录的瞬间,他都会思考一个问题:这个画面要怎样绣出来?于是,以农田里一只困在网中的鹰为创意,张雪绣出了《囚徒》;以一朵形状独特的云为蓝本,他设计出了团扇《凤凰于飞》。
在开拓题材的过程里,张雪渐渐意识到,若想将构思精确呈现在绣品上,观察和创意是一方面,技艺是否娴熟是另一方面。
张雪的作品里,苏绣手表是颇考验针法技艺的一款。在38毫米直径的表盘上,张雪要将一根丝线劈作32份,用其中的一份丝线来绣制图案,同时还要考虑指针和布料的“磨合”关系。
谈到绣功的锤炼,母亲薛金娣是张雪的榜样。“一笔千线”是苏绣领域的一句行话,意即画家的信手一笔,需要绣者千针万线才能呈现在绣面上。薛金娣擅长的正是“以针代笔”,她曾耗时数年完成《韩熙载夜宴图》《姑苏繁华图》等画绣作品,在她手中,一根丝线可劈成32份、64份,甚至是128份。
张雪小时候便常去母亲的工作室玩耍,也帮着大人们分针、引线,可直到自己也入了这一行,他才真正明白苏绣技艺的价值。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雪在新闻里看到一张医护人员和患者同看落日的照片,“如果能用苏绣来记录这样贴近现实的题材,一定很有意义,也是检验技艺的一次挑战”。用了4个月时间,张雪和母亲采用细平绣和乱针绣,共同完成了这幅绣品。
“创新绝不是抛弃传统,其实恰恰相反,越是在苏绣生活化、年轻化的方向跨界探索,我就越能感受到苏绣绵延2000年的生命力,如果想在苏绣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打磨绣功将是一门持续终生的必修课。”张雪说。
照片和视频均由受访者提供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