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8月1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科学大爆炸
新疆哈密首次发现大型恐龙化石

天上有翼龙 地面有巨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17日   12 版)

    中国丝路巨龙(左)与新疆哈密巨龙(右)及哈密翼龙动物群生态复原图(创作:赵闯,科学指导:汪筱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新疆哈密,在1亿多年前曾是翼龙的天堂。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家在翼龙化石的富集地区,又发现了一种大型恐龙化石。人们据此可以勾勒出这里曾经的样子:天上有翼龙,地面有巨龙。

    8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科学报告》在线发表了这一关于新疆早白垩世翼龙动物群中恐龙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共同完成。

    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对之前在新疆下白垩统地层中发现的三件恐龙化石进行了研究,依据其中两件保存较好的化石的特征,他们建立了两个恐龙新属新种:中国丝路巨龙和新疆哈密巨龙。

    “这是新疆下白垩统地层中首次发现的多孔椎龙类恐龙,也是哈密翼龙动物群非翼龙类脊椎动物的首次揭晓。”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告诉记者,中国丝路巨龙和新疆哈密巨龙的研究增加了哈密翼龙动物群的多样性,同时也增加了我国早白垩世蜥脚类恐龙的多样性。

    2006年,汪筱林带领古脊椎所哈密科考队,在新疆哈密发现了庞大的翼龙化石群,如今这里已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在数以亿计的翼龙化石埋藏中,间杂散落着不少大型蜥脚类恐龙的椎体和兽脚类恐龙的牙齿等骨骼。由于暴露地表的化石表面风化破碎严重,这些骨骼很难被收集。

    科学家和化石修复技术人员想出了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对采集下来的尚埋藏在岩石中没有暴露于地表的另一侧进行修复。他们分别在2008年、2013年和2016年的抢救性采集中,获得了此次报道的三件化石——一段关联的颈椎、一段关联的尾椎和一段荐椎。

    修复后的化石显示,三件恐龙化石,发现于新疆哈密吐哈盆地下白垩统吐谷鲁群胜金口组,都属于蜥脚类恐龙中的多孔椎龙类,其生活时代距今约1.3亿-1.2亿年前。另外,这三件标本,分别为6节关联的颈椎及颈肋、7节关联的尾椎和一段破碎的荐椎,其中前两件标本分别命名了中国丝路巨龙和新疆哈密巨龙。

    汪筱林说,这一名称来源于化石产地以及这类恐龙巨大的体型,代表了化石在中国新疆哈密发现,哈密又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镇,以此来纪念自古以来中国连通世界的丝绸之路。

    他告诉记者,之前在新疆白垩系地层中还没有发现过多孔椎龙类化石,唯一的蜥脚类恐龙是在准噶尔盆地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发现的似亚洲龙,由于标本破碎,其分类位置和命名有效性尚存在争议。而盘足龙类最早在上世纪20年代发现于山东蒙阴,这是首次在新疆发现它的踪迹。

    “巨龙类是植食性恐龙,兽脚类恐龙是食肉动物,这说明当时生态环境相当好。”汪筱林说,当地地层中还有大量树化石,由此可以想见,当时哈密古湖泊内水草丰美、鱼类繁盛,岸边植物茂密,翼龙在岸边筑巢、水中捕鱼,而巨大的植食性恐龙,则优哉游哉地饱食终日。间或会有肉食恐龙前来“打猎”,不幸折损了尖利的牙齿……

    汪筱林说,此次发现的中国丝路巨龙,保存了6节关联在一起的较完整的颈椎,6节颈椎的总长度约3米,是我国山东蒙阴发现的体长约15米的早白垩世师氏盘足龙对应颈椎平均长度的近两倍。研究人员保守估计中国丝路巨龙的体长超过20米。

    与中国丝路巨龙保存在一起的,还有一残破的哈密翼龙下颌,说明这些大型的巨龙类恐龙与哈密翼龙共同生活在白垩纪的天空和陆地。

    新疆哈密巨龙保存了7节关联在一起的尾椎,单个尾椎长度从210-320毫米不等,是蒙古发现的体长约12米的晚白垩世后凹尾龙对应尾椎平均长度的约1.5倍。研究人员保守估计新疆哈密巨龙的体长约为17米。

    与新疆哈密巨龙共同保存的还有一枚兽脚类恐龙牙齿,这也是哈密翼龙动物群中首次报道的兽脚类恐龙化石。

    “由于在新疆哈密巨龙的骨骼上未发现兽脚类恐龙的牙印,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兽脚类恐龙进食巨龙类尸体的现象。”汪筱林说,蜥脚类都是四足行走食植性的,这些大型食植恐龙和食肉兽脚类恐龙的发现和研究,大大增加了哈密翼龙动物群物种和生态多样性。

    汪筱林带领科考队发现的哈密翼龙动物群,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翼龙伊甸园,上亿数量级的翼龙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目前这里也成为了哈密翼龙—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正在推进翼龙遗址博物馆的建设。

    他告诉记者,两种多孔椎类恐龙的出现,为这一恐龙类群的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进一步证明了亚洲早白垩世多孔椎龙恐龙存在广泛多样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8月17日 12 版

中年发福,不要“甩锅”代谢
天上有翼龙 地面有巨龙
快速揪出土壤“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