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2300多米的园子岔乡,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东北方向。别看这里与兰州不过百余公里的距离,但它们之间相隔重山,往来需一整日,很多兰州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8年前,赵冬冬从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毕业。当时,对他而言,凭着名校硕士、“IT”精英这些“标签”,想在北京谋个好差事并非难事。但这个山东小伙儿,却拒绝了多个知名企业数十万元年薪的盛情相邀,来到祖国的西北甘肃,成为一名基层选调生。
谈到当初的选择,赵冬冬坦言,自高中起,他便立志将来一定要投身基层。
“我老家在农村,父母也都是农民。从小到大见惯了父母、乡邻的辛苦和艰难。我希望能够竭尽所能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
到基层去还不够,他还想要到最艰苦、最需要他的地方去,那里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他的价值。在他一直以来的印象里,西北正是这样一个地方。
自此,这便是赵冬冬唯一的奋斗目标,甚至在校期间选择的专业方向,也都是他“有意为之”。
“比如我本科修习金融专业,是想着怎么带动一方经济更好地发展。硕士学习信息技术,也是考虑能否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
事实证明,这些当初看来“大概有点儿用”的专业知识,日后确实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尽管赵冬冬对于基层工作向往已久,但“好事”一向多磨。在来到甘肃后,他先后辗转于兰州市内多个机关单位,始终与基层无缘,在这些或许别人看来“大有前途”的岗位上,赵冬冬却“如坐针毡”,“一直想着能够找机会到基层一线去”。
终于,在2017年,赵冬冬如愿来到榆中县园子岔乡成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刚来时,这里没有自来水,没有暖气,很多地方甚至没有手机信号。即使在今天,如果不是看到门口的牌子,很难想象眼前这几间简易平房竟是乡政府所在地。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赵冬冬工作生活了4年。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去年原本已经结束驻村工作回到兰州的他,屁股还没坐热,又主动申请回到乡里,任职乡党委书记。
他说,他不怕吃苦,他是一个对生活标准零要求的人。他笑称,有人见他的办公室过于“寒酸”,曾建议他在墙上挂一幅地图,他却始终不肯。
由于上山下山交通不便,赵冬冬只有周末才能回到他与妻子在兰州的家。不过更多的情况是,乡上事务繁杂,二人经常半个月也见不了一次面,以至于在孩子出生之时,赵冬冬还在山上忙碌。
尽管妻子对他的工作很支持,但长时间的聚少离多难免也会有些小牢骚、小埋怨。尤其是当赵冬冬又张罗着返乡之时,来自妻子和父母的压力便瞬间向他袭来,“一点儿不知道关心家里”“市里平台那么好,你下去干啥”……
没办法,毕竟梦寐以求的机会摆在面前,赵冬冬只能硬着头皮做家人的工作。“心中多少还是有亏欠,所以现在只要能回家,我就尽可能多回去陪陪他们”。
有人可能会问,基层到底有啥好,又穷又苦还没前途,咋能让他如此着迷?
赵冬冬坦言,年轻人持如此看法多是对基层的误解偏见所致,在他看来,基层工作快乐、有收获、能体现个人价值、更有发展前景,是鱼和熊掌皆可得的“多赢”选择。
正当记者准备继续追问之时,恰路过一户人家,家中老人出门热情相迎,紧握赵冬冬双手,不尽感谢之意。原来,老人此前慢性病卡过期而不自知,无法享受补助,且多次补办未果。赵冬冬得知,先后与乡里、县上核实沟通,终得解决。此后,老人每见赵冬冬,便要好生感谢一番。赵冬冬说,这便是他的快乐之源。
“看似这是一件小事,但对老人而言可能就是关乎生计的大事,解决这一张卡就能让他一年少花七八千块钱。”赵冬冬说,“我们帮助老百姓办好的每一件小事他们都会记在心里,他们送来肯定,我们收获快乐,且这种快乐与日俱增。我们每帮他们解决一个难题,都会让幸福指数持续累积”。
当然,基层工作除了要解决这些生活上的小事,还要关注有关产业发展的大事。
园子岔乡是兰州甜百合的主要种植区,家家户户以种植百合为生。在走村调研时,赵冬冬发现同是种植百合,但农户收入天差地别,有的亩产值三四万元,有的只有四五千元。究其原因,症结在种子。“大多数农户不会选种,他看不出来这个种子是好还是坏。有个别会看的,但是他们之间也不交流,会看的也不会把经验告诉其他人”。
赵冬冬从省农科院请来技术专家,与一些有经验的农户组成“田秀才”“土专家”团队,为老百姓普及育种技术。同时,为扩大销路,他利用专业特长,带领农户开展标准化、信息化种植改革,尝试将大数据、农业机器人、绿色有机种植体系等融入产业发展中。
“以前老百姓对于这些种植技术和手段没啥概念,对于百合产品的深加工也没有拓展过。现在,我们最新酿出来的百合酒马上就可以上市了。”赵冬冬介绍,“通过我们基层干部的努力,能够带领一方老百姓增收致富过上好日子,这种成就感也是无可比拟的。与之相比,个人的高薪可谓‘蝇头小利’”。
有人问,发展前景从何谈起?基层工作要么“上不去”,要么没成长,就是在作奉献。
赵冬冬不这么认为,他并不赞同“奉献论”,他认为,基层工作并不是一味地付出,它带给人的进步空间是巨大的,给了年轻人更多的可能。何以然?赵冬冬进一步解释——想“上去”,只要你踏踏实实好好干,不愁“上不去”。有组织提拔、遴选等制度保障,上升通道畅通无阻。基层只要干得好,组织一定看得到。你要是混日子,那在哪儿都“上不去”。
“怕走不了?不是非得一辈子在这儿才是扎根基层,十年五年也是一样,关键在于是否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更高的平台是需要打好基础的,只有扎扎实实去工作了,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更关键的是,基层工作是最锻炼人的。”赵冬冬坦言,基层干部都是“万金油”,要懂农业种植、产业发展、产品销售,要能和企业谈合作签订单,还要懂得如何上传下达、协调沟通等,这些事务多如牛毛,矛盾错综复杂,“恨不得样样精通,事事门儿清,在哪儿都没有在基层成长快”。
“就以与老百姓沟通为例,比如一项惠民政策推出,没享受政策的老百姓认为享受了政策的是关系户,来找你理论。享受了政策的认为补助给得少,也来找你理论。你解释不通他们甚至还会破口大骂。”赵冬冬说,怎么样应对类似的一个个矛盾,是对年轻人很大的考验。如果经受了如此种种锻炼,相信什么样的工作都可胜任。
“由此引发出的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造成两三年后的隐患,所以我们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这更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基层工作队伍中,为基层治理带来新鲜力量”。
赵冬冬谈到,处于毕业季、求职季的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要太看重一开始的工资、待遇,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有基层的历练能够让人得到更好的成长。
“党和国家号召青年到基层,也是希望大家能够借此机会成长成才。”赵冬冬说,在基层有众多虚位以待的岗位,也有为年轻人搭建的广阔舞台,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大学生跟他一样选择基层,历练自己,实现价值,成就人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