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一直是各级共青团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考验共青团工作能否做到实处的一道难题。以高中为例,一方面,高中学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正是需要学校引领教育的重要阶段。另一方面,在高中时期学生又普遍面临着繁重的学业负担和课业压力,学生日常的生活休息尚无法保证,留给学校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时间便更为有限。更多的情况是,高中的思想引领工作被迫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程中、局限于单一的输出书本知识与应试技能中,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思想引领工作事半功倍,是当下高中共青团急需探讨的关键问题。
南师大附中一直走在全国探索高中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前列。南师大附中党委书记钱汉平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学校每年召开一次德育工作研讨会,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开展社会实践课程,适当程度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等等,“这些在高中都是比较早的尝试”。
在历史经验中,南师大附中一直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对思想引领工作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如今该校共青团工作的优势所在。校团委书记傅艺介绍,现在很多学校都在简化活动性课程,但南师大附中始终没有丢掉“活动育人”的传统,很多活动在南京市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就以“走路”为例,傅艺开玩笑称,“南京市所有的学校都在走路,但第一家走路的是南师大附中”。她所提到的“走路”是南师大附中每年的两项“重头戏”,学校每年会在上下半年分别组织学生外出徒步31公里和11公里,每次活动的主题不同,路线也不同。
“比如我们会根据不同主题,去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战役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等地,像今年我们结合建党100周年设计了一条‘四史路线’,从长江大桥看南京的发展变迁。”傅艺说。
高二学生李正阳不久前刚刚参加完31公里的徒步活动,他告诉记者,从最新的长江大桥走到最老的长江大桥,一路上大家看到了这个城市一点一滴的变化轨迹,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建设成就。
高一学生陈汇则表示,这样的经历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上的教育,还在锻炼学生们的意志力、自我管理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以及和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可谓收获颇丰。
钱汉平说,类似这样的徒步体验很多年前学校就已经开始尝试,不过内容和形式在不断地充实丰富。不同时期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一味地照搬经验也不可取。“就像有时在家里,我理解不了儿子的一些行为,他也听不惯我的一些说教,放到思想引领工作上也是如此。上一代人的思想引领可能靠榜样、靠老师、靠学生自己,现在的这些孩子,价值选择非常多元,我们的活动也要越来越丰富、多样、精致,跟得上他们的口味。”
如果说南师大附中的徒步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走遍南京城的大街小巷,那这里的社会实践课程便是要带领学生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傅艺介绍,每年高考期间,学生有一周的假期,校团委会利用这段时间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徒步一样,社会实践活动也经历了不断充实丰富的过程。
“最早的社会实践可能只局限于南京周边的一些乡村、工厂,后来慢慢延伸到皖南等邻近地区,现在,北上广、杭州、西安、武汉等等全国各地都是我们的实践目的地。”傅艺说,比如说去泰山,可能以旅游文化的学习研究为主;去西安,主要是对比一下西安与南京两大古都的发展模式及现状;去到乡村,就是探讨一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道路。总之,活动会围绕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去作调查研究。
那在高中学生时间如此宝贵的情况下,诸如此类的活动是否会影响学习?很多学生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他们普遍认为,学习与活动并非对立关系,顾此失彼,而相反,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们走出校园才能真正认识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不是为了提高那一点成绩,而是要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发挥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建设中。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所看所感最终都能转化到对学习的认识和思考上,这对我们未来的专业选择、个人规划以及人生道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李正阳说。
学生陆泽睿认为,实践有时也能反哺学习,比如,他在一些企业工厂参观时发现,每一个生产车间都时刻保持着超高的工作效率,从一小块芯片的检测到整个大型设备的运转都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地去更新工作方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我对他们严谨高效的工作态度印象深刻,回来之后我也学会了如何更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如何更加严谨地对待学习问题”。
如今,在学校长期以来的探索和创新下,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成效显著,“啃一道题,不如到社会上走一走”已经成为全校学生的共识,学生能够跳出书本、走出课堂,从自己的一方天地中关注到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要。一个明显的佐证是,在南师大附中,志愿服务已经无须学校宣传、组织、招募,而是完全由学生自发开展,其中很多活动都能够覆盖全市,并产生很大影响。
最初,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采取由校团委招募分配的形式,但一个让人惊喜的变化是,慢慢地,学生开始主动找到团委,表示“我们时间很充裕,为什么不能分配给我们?我们也想去服务”。由此,校团委尝试了一个新方案,每一段时间,学校会把志愿服务的岗位信息张贴到校公告栏,86个岗位就贴86张单子,谁想做就撕下来,自己组织团队按照要求做好。
这一方案不仅让校内的志愿服务岗位火爆异常,被一扫而空,而且学生开始自发地寻找校外志愿服务的机会。“由于高三下学期要面临高考,我们对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评价大概也就是两年多的时间,很多学生两年多的志愿服务小时数超过200,这是很不容易的,也都是学生实打实的成绩。”傅艺说。
一个更直观的变化是,近年来,学生与团委的联系更加紧密了,思想上也更加主动地要求进步了。傅艺告诉记者,毫不夸张地讲,每个月都有学生来问,“老师我们不能入党吗?我想入党怎么办”。很多非团员每学期都会递交入团申请书,提交思想汇报,非常渴望加入共青团员的行列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