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08月3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暖事

巧手培育民族团结“石榴花”

金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30日   06 版)

    “我们学校有36个民族的学生,我们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前不久,在江苏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毕业典礼上,艺术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181班的哈萨克族学生巴合江·塔力达吾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毕业后,他将回到家乡新疆阿拉山口市,“我会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和纽带,为民族团结贡献青春力量。”

    目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达1243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2.4%。该校党委书记刘江船说,这些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条件,促进各族学生之间的相互融合。

    新疆小伙儿哈力木热提·吾斯曼在校期间,结识了很多汉族朋友。下课后,他们经常在食堂边吃边聊天。“考虑到新疆学生的餐饮习惯,学校专门聘请维吾尔族厨师,开设少数民族餐厅,餐厅的饭菜美味可口。”哈力木热提·吾斯曼说。

    为了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该校一直实行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混合用餐”的管理模式,所有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樊巧云上思政课时发现,同一民族的学生喜欢坐在一起,用各自的民族语言交流,与其他学生互动很少。随后,樊巧云进行分组教学,让少数民族学生分散在不同的学习小组,鼓励他们说普通话。“普通话就像黏合剂,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

    前不久,在“建党百年·党史小课堂”学习活动中,来自西藏的旺庆扎巴代表小组作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汇报,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他用普通话向大家介绍家乡的巨变。

    近年来,该校将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除了发挥“第一课堂”教学作用,该校还积极拓展“第二课堂”育人途径,搭建平台,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走上舞台展示青春风采。

    3872.85公里是西藏到连云港的距离,也是藏族学生扎西玉珍参加学校感恩主题演讲比赛的题目。“从雪域高原到遥远的连云港求学,我从来没有忘记那高高的雪山,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的亲人。”扎西玉珍的演讲结束后,班主任曹开英上台紧紧拥抱了她。

    听完演讲的曹开英发起了“给藏族孩子买一张回家的车票”活动。“我感觉自己一下子有了46个孩子,其中17个是藏族孩子。”有些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除去交通费,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所剩无几。活动发起后,让她没想到是,短短半天时间就筹集了3900多元,解决了6名学生的回家路费。

    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该校多元协同、多维联动打造“育人共同体”,组建由学院专职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新疆内派教师和学工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管理队伍,及时掌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及实际困难,全方位全过程贴心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增强学生认同感与归属感。

    白族小伙儿王绍诚是个无人机拍摄爱好者。2019年,军训第一天,学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他在操场跑道上用无人机航拍校园。他的专业老师许一格发现后,专门跟他聊了很多航拍的知识,还把他拉入《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拍摄团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绍诚去当地医院采访援鄂护士,把视频制作成云端信仰公开课;结合建党100周年,他又策划了“打卡红色地标 传承红色基因”活动,拍摄了很多短视频,每个作品都是刷屏制作,传播范围很广。前不久,他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自2016年起,该校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工作,充分挖掘石榴文化元素,形成“红石榴”育人工程:5年来,287名少数民族学生在班级和院系学生会组织担任学生干部;76人次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148人次在职业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1090名学生取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书;85%的少数民族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61名少数民族学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0年疫情期间,有680名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在各自家乡组织捐款并且担任志愿者;今年,全校少数民族毕业生432人,其中97人留在连云港就业,150余人已返乡顺利就业。

    “我将成为一朵盛开在天山之麓的‘石榴花’,为民族团结贡献青春力量。”返乡应届毕业生巴合江·塔力达吾说。

金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8月30日 06 版

用普通话这把钥匙打开“山门”
巧手培育民族团结“石榴花”
“一根网线”将名医引入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