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玉环市坎门海都小学体育教师叶海辉的每一张照片几乎都是笑着的。
从高中毕业后担任体育代课教师,到参军退役后重返三尺讲台,再到获得浙江省特级教师称号,叶海辉从事体育教育事业已有27年。“如何让体育课变好玩?”叶海辉曾在自己的备课本里写下这个问题。
为了追寻体育教育的答案,他拜“中国游戏大王”为师,跟着学习创编游戏,购买了近200本游戏书籍,从中摸索方法。如今,在叶海辉的体育课上,就连最简单的传统游戏“石头剪刀布”,经过动作、情境、人数、场地器材等设计,已衍生出30多种新玩法。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叶海辉整理和创编了热身游戏、辅技游戏、体能游戏、放松游戏等各类体育游戏近2000例,打造“阳光历奇”特色教育品牌。“体育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体育老师,必须要认真挖掘体育塑造品质的育人功能。”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9月8日,教育部公布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他们是扎根山区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军拔尖人才,是常年假期无休辅导学生到深夜的一线教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中写道: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把知识带进乡村的人
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距离县城100公里的本溪县第五中学,张万波在这里度过了24年。
1997年,他以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回到本溪县南部山区的一所农村中学——祁家堡中学,后进入镇上的本溪县第五中学执教。乡村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再地摆在这个年轻的教师眼前。
2000年下学期,张万波第一次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第一次接触初三的数学课教学。那时班上有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因家境困难打算辍学,张万波第一次到孩子家里家访时,被眼前所见触动了:在道路一边有两间泥土堆砌而成的房屋,屋内家具杂乱地摆放。他给孩子做了一顿饭,当晚住在家里和他促膝长谈。之后他才知道,自父母离异后,孩子再也没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返回校园后,张万波每月都给他生活费。2001年,这个孩子考入本溪县重点高中。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越来越多祁家堡地区的老百姓认识了这个小个子数学老师——张万波。
扎根乡村学校,张万波逐步探索出适合农村中学的教学模式,发表在中小学名师精品课程系列丛书《修炼——寻找教师职业的幸福》和《骨干教师成长案例与精彩课堂实录》中;主持研究的课题《初中数学纠错本有效性的研究》在县、市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有人不理解,为何他要把时间都奉献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村?他自己心中有答案:“做一天老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对得起乡村的学生,对得起自己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也有乡村教师正在探索解决乡村留守孩子家校共育的难题。河南省辉县市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地处深山区,留守儿童多,且往往由留守老人带。一个乡村教育难题是——孩子在幼儿园培养起的良好习惯,一回家就回到了“解放前”。“要想改变孩子,首先得改变家长,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郭文艳的心中,描绘了一个家园共育的乡村蓝图。
她带领幼教团队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幼儿园为依托的乡村社区大学——川中社区大学,把孩子家长带进课堂,为他们设置课程内容。经过几年实践,村里的男女老少慢慢地都走进川中社大。乡村里的吵架声和麻将声变少了,歌声和读书声变多了。截至目前,参加社大的学员有600余人,辐射周边15个村庄。
郭文艳喜欢梁漱溟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一所理想的乡村学校,不仅要成为一所好的育人场所,还要成为改造乡村社会的中心。”她希望家园共育不仅能服务孩子们的成长,也能为村民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育人力量。
2010年以来,“国培计划”累计培训中西部乡村学校教师校长近1700万人次;此外,“特岗计划”、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等,正源源不断地为贫困地区输送优质师资力量。与此同时,另一个数据让人欣慰,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4%,相关指标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把创新带给教育科研的人
集成电路领域需要大量人才攻关,然而我国集成电路领域的人才缺口仍然巨大。
瞄准集成电路的“锁喉之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郝跃一做就是40年。40年里,他瞄准国际前沿换道超车,主攻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材料研究方向,带领团队成员摸爬滚打,用10年冷板凳,换来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从核心设备、材料到器件的重大创新,并使我国氮化物第三代半导体电子器件步入国际领先行列。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郝跃深知,要实现我国集成电路事业的全面突破,必须有一支庞大并优秀的人才队伍,为行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血液”。
在郝跃的带领下,一批又一批西电学子将个人成长与国家事业发展紧密融合。郝跃先后指导培育中青年学术骨干入选各类国家人才工程和计划入选者近10人,其中包括十九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工信部电子五所总工程师恩云飞,国家级人才张进成、马晓华等,累计培养博士后24名、博士60余名、硕士80余名。他指导的团队成员中多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称号。
在祖国的另一边,也有教师正带着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2006年3月,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工程技术中心教授周义朋第一次踏入人迹罕至的戈壁滩,此后一扎就是15个春秋。新疆戈壁滩,与死亡之海“罗布泊”只有一山之隔,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战略资源——被誉为“军工基石,核能粮仓”的铀矿。
在野外项目基地,他把课堂搬进矿山现场,除了手把手向学生传授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开展专题讲座和系列技术培训100多场次。每周专门拿出一天时间,与学生和矿山技术人员一起开展专题探讨,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他亲自设计开发地浸采铀精益化分析方法,引进多套先进的专业技术软件,并进行全程讲授培训。
毕业多年的学生与他电话联系时,第一句总是“周老师,您还在新疆?”他的答复也总是“是的,还在”。
站在东华理工大学“核新讲坛”的讲台,周义朋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题,与400多名青年学子分享10多年从事核军工教育、科研的逐梦之旅。他引用吉狄马加的诗句说道:“我们和种子在春天许下的亮晶晶的心愿,终会在秋天纯净的高空看见果实的图案……”
把价值传递给学生的人
调任重庆市盲人学校副校长的那一年,李龙梅37岁。
巴掌大的学校,陈旧灰暗的教学楼,简陋落后的教学设备,盲童脸上呆滞的表情,视障教育交流沟通的难度之大,让这个有着十几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始料未及。一年冬天的早上,一个穿着破烂、流着鼻涕的盲孩子在校门口专门等她,那个孩子从小因残疾被父母遗弃,在福利院长大。“听说您很漂亮,我可以摸一摸您的脸吗?”就这一个温柔的抚摸,让她决定要做好教师,先从“妈妈”做起。
她和老师们分头带孩子到自己寝室,为他们洗澡、理发,喷上花露水;节假日里,她带着水果糕点,到学校里陪孩子聊天;冬天不少孩子手生冻疮,凹凸不平的盲文点字磨得手指破了皮,她轻轻握起孩子的手放到自己怀中。
让残疾孩子有一技之长,是特殊教育的目的。2011年,学校以器乐教育为突破口,组建“扬帆”艺术团,带领盲孩走进音乐天地。这群孩子曾受邀参加“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节。表演结束后,世界音乐大师梅耶称赞:“太震撼了!”2015年9月22日,她率团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同台出演“最好的未来”公益晚会,时任文化部部长雒树刚称赞乐团的演奏是“心之声,魂之曲,天使在歌唱”。
李龙梅充分发挥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发展。为缓解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视障高中教育资源紧缺的状况,2004年始,学校高中教育面向全国招生。对于未来,她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在生活中,能看到我的每一个孩子挺起胸膛的样子,这就是我今生最大的欣慰!”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嘎县昌果乡是祖国的边境乡,教师强巴次仁曾带领学生进营区,参观边境派出所民警训练执勤、会操表演,观摩荣誉室,倾听移民警察的动人故事。他一遍遍地告诉学生们:“要像格桑花一样扎根雪域边陲,做幸福家园建设者、神圣国土守护者。”
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教师总数已经达到1792.97万人,比上年增加60.94万人,增长3.52%。其中,特教教师增加6.11%,幼儿园教师增加5.44%,高校教师增加5.34%。正是这些在平凡岗位上的人民教师改变了孩子的未来,改变了中国教育的未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