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力还有吗?”
西安奥体中心游泳馆里,傅园慧被记者围住发问。她先是一愣,随即坦言:“没有了,没有了,年纪大了。”语气真诚,如同5年前里约奥运会上的那句“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
里约奥运会赛场上,获女子100米仰泳铜牌的傅园慧表示“我很满意”,她“反套路”的率真幽默迅速出圈,提醒人们重新认识中国运动员这个群体。但那次看似毫无征兆的走红,实则是时代在积极共谋。
曾经,“为国争光”是中国运动员统一且近乎唯一的面孔,每块金牌似乎都承载着数亿人的“安全感”。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中国代表团交出金牌总数第一的答卷,体育带来的民族自豪感达到顶点,越来越多藏在金牌背后的个性、欲望和故事得以还原。
人们开始学会接受“金牌”以外的不同选项。运动员逐渐有了粉丝群,体育赛场上亮起了应援灯牌,体育明星和“偶像”有了高度重合。
东京奥运会,一场只能在互联网上围观的赛会反倒将运动员推到最前台,体育明星成了“顶流”。杨倩的“大心脏”、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管晨辰的“袋鼠摇”,00后选手的集体亮相为射击、跳水、体操等传统优势项目注入生命力;“不懂热搜”的举重冠军侯志慧不到两个月就适应了“热搜常客”的身份,石智勇、李雯雯、吕小军等具有“逆天”实力的选手,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冷门”强势项目举重“热门”的一面。尚不论苏炳添、张雨霏、汪顺这些在田径、游泳等主流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的选手,迄今在奥运会上只有一次亮相的空手道,也让龚莉和尹笑言背上了“偶像包袱”。
承袭了东京奥运会的关注度之后,陕西全运会也遇到了挑战。
作为国乒“流量担当”之一,樊振东从广州出发征战全运会时,大量粉丝前来送机导致机场出现混乱,樊振东不得不“恳请球迷们允许我做个普通人”。全运会成就六冠王的汪顺载誉而归,在机场被疯狂粉丝强行要求戴上“爱心”帽子,赛场上霸气十足的汪顺在场下陷入手足无措的窘境。“一战封神”的苏炳添似乎早已知晓流量背后的盘算,只要在公众场合,他便像一只时刻准备着的猎豹,警惕地感知着角落里的目光。
现在,如何处理赛场的边界,对观众和运动员而言都是一道考题。
“哥哥已经很努力了”“你已经很棒了”……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读出的可能是“不唯金牌”的全新体育观,也可能是饭圈文化留下的痕迹。只不过,竞技体育天生具有残酷和孤独的属性,如果不是真的见识过鲜花和荆棘,错误的鼓励也可能是一种“杀伤性武器”。
在经典体育电影《摔跤吧,爸爸》中,教练安慰失败的吉塔说:“别灰心,我们已经很努力了,只不过没赢而已,这并不是你的错,只能说,有些人注定与世界冠军无缘。”只有吉塔的爸爸始终让女儿相信:“你就是世界冠军。”而最终成就吉塔的,就是这颗成为冠军的心。
当新闻措辞中的“遗憾失金”被粉丝要求纠正为“喜得银牌”后,这种泛滥的“宽容”可能让本应前进的人困在原地。至少对一名付出巨大努力、有夺金能力的选手来说,“银牌也很好”未必真的是宽慰。
给失利包上成功的外衣,或许是体育教育缺位的结果。坦然面对失败、不刻意回避,这是专业运动员每天的必修课。要探清关心的边界,得先从了解体育、了解运动员开始。在运动员的生活中,既有求而不达的痛苦,也有屡败屡战的执著,不甘心是大多数人坚持的原因。
经典动漫《灌篮高手》中,赤木刚宪率湘北队一路披荆斩棘终于与王者海南队相遇,他在比赛中不慎受伤,但哪怕冒着结束篮球生涯的风险也要坚持上场,一句话凝结了他所有的不甘心:“这是我好不容易抓到的机会。”
这种“好不容易”几乎闯入过所有运动员心里。竞技体育像金字塔,有聚光灯烦恼的人只是塔尖的少数,更多人站在光影之外等待上场,即便输赢在他们站上起跑线时就大致清楚。剩下的,只是自己和自己作战。
赛场的边界其实并不难找。多一些空间,让最终成为冠军的人可以有疲倦、迷茫或低谷的时刻;多一些尊重,毕竟大部分人无法成为冠军,但只要有赛场,就能激活他们想要成为冠军的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 摄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