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北京时间10月7日19时许,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73岁的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获奖。他的作品仅有一篇短篇小说被译为中文,收录在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中。
评委会给他的获奖理由是“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古尔纳生于1948年,在桑给巴尔岛长大,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难民来到英国。退休之前,他在坎特伯雷肯特大学任英语和后殖民文学教授。古尔纳迄今出版了10部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难民主题贯穿于他的作品之中。
评委会表示,古尔纳对难民经历的处理重于身份和自我形象。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一切都在变化,包括记忆、姓名、身份。他所有的书中都有一种由知识激情驱动的无休止探索,就像他在21岁时作为难民开始写作一样,这在他的新作《来世》(Afterlives,2020)中同样突出。
在颁奖现场,有记者提问,这些作品是否能真正触及到欧洲的移民难题?移民遇到的挑战能否因为作家的获奖而得到真正解决?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表示,我们现在从全球化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的各种现象,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如此。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一些大家并不了解的作家,当他获奖后,能瞬间获得全世界的关注。古尔纳自己就是一个难民,又写难民,或许就能让难民群体因为他而获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