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是习近平主席关于百年大变局的一项重要论断。金砖国家是这一群体的领头羊,其崛起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塑具有深远影响。习近平主席以正确历史观、大局观与角色观,为后疫情时代加剧的全球治理赤字提供中国方案,引导全球经济治理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
9月9日,金砖五国领导人举行第十三次会晤,围绕着“金砖15周年:开展金砖合作,促进延续、巩固和共识”主题深入交流。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中发表题为《携手金砖合作 应对共同挑战》的重要讲话,提出同舟共济、公平可及、互利共赢、公平正义、互学互鉴五点倡议,这些主张不同程度反映在最终的《新德里宣言》,为更高质量的金砖务实合作提供指南。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是习近平主席关于百年大变局的一项重要论断。金砖国家是这一群体的领头羊,其崛起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塑具有深远影响。然而,百年变局与世界疫情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持续增强,多边主义的有效性蒙受诟病,关于金砖合作“褪色”的质疑也甚嚣尘上。值此多事之秋,习近平主席在这篇文献中蕴含着正确历史观、大局观与角色观,为后疫情时代加剧的全球治理赤字提供中国方案,确保金砖合作实践在第二个十年继续保持韧性。多边机制的全球普遍退潮与金砖机制的逆势前行,从正反两方面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责任担当与显著优势。
利益交融是合作基础
多边主义指三个或更多国家根据特定原则来协调关系,利益的不可分割性是其中的核心原则。金砖合作的悲观论者通常强调各方利益的分化程度,以此否定金砖合作的前景。显然没有看清金砖国家利益交融是主流的现实。
首先是全球性挑战的公共性,各国的相互依赖不减反增。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人类的命运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联,各国的利益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度融合。”作为后疫情时代的头等考验,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此起彼伏,跨国交往迟迟难以回归常态,这是典型的因孤岛思维而引发的“公地悲剧”。大国应当有大国的样子,主动提供公共产品,是破解困局的钥匙。中国政府同金砖国家一道,积极承担团结抗疫引领者的角色,分享防控经验,致力于疫苗的公平分配。同时,中国政府在倡导疫情科学溯源方面,在反疫情政治化、污名化的舆论斗争上,也需要金砖国家的道义支持。
其次,金砖国家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我们五国虽然国情不同,但处在相近发展阶段,具有相同发展目标,都已进入经济爬坡过坎的时期。”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是金砖国家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这波工业革命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区块链、3D打印、神经技术等创新,促进实体、数字和生物世界的融合,有望实现几何级数的财富增长。同时,这波工业革命也意味着剧烈的财富再分配,新兴经济体既往的低成本劳动力竞争优势将无法发挥。国家发展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鉴于此,金砖国家在2018年就宣布启动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全面运作,聚焦于数字化、工业化、创新、包容、投资等领域合作。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刺激了数字和技术手段的大规模应用,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催化剂,使得金砖国家相关交流与合作继续升温。
务实合作是合作根基
国际合作是政府间利益相互妥协和政策相互调适的过程。一国对当前利益的认知与合作收益的预期是一种主观判断,难免可能偏离理性的航道。因此,利益客观契合未必自动实现国际合作。合作是成本极高的行为,合作的延续、巩固和深化难上加难,考验着各国领导人的政治意志与智慧。金砖国家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以鲜明的务实精神求同存异,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框架,使金砖合作机制没有沦为碌碌无为的清谈馆,始终保持着知行合一的行动队本色。
务实合作首先需要框定合适的议题领域。自2006年以来,金砖国家持续扩大和深化合作领域,逐步形成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三轮驱动”的格局。在政治安全方面,各国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就许多重大的和平与安全问题加强立场协调。在人文交流方面,各国交往覆盖了治国理政、文化、教育、体育、艺术、电影、媒体、青年和学术交流等领域。
经贸财金领域始终是金砖机制的根基与金砖合作的主线,具有“压舱石”和“推进器”作用。金砖国家通过持续发表《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规划未来阶段的合作领域并制定实施路线图。最新版的经济伙伴战略与时俱进,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参照系,明确了2025年前以贸易投资和金融、数字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为三大重点合作领域。在2021年,金砖国家通过了贸易投资领域实施路线图,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领域达成成果文件,在行政与执法合作领域也有进展。同时,金砖国家不断提高经济合作进程中的底线思维,注重防范化解短期流动性、数字安全等风险,形成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特点。
务实合作其次需要国际机制的有序发展。金砖国家长期坚守共商共建共享的多边主义核心要义,在实践中形成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在这些价值与精神指引下,金砖国家不断建章立制,加强基于共识的工作方法,围绕着三大合作支柱建立一系列部长级机制、论坛型机制与工作组机制。金砖国家在2021年就计划举办100多场部长级和其他高级别会议。在15周年的盘点中,金砖国家高度肯定在财金经贸领域的成功合作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建立新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能源研究平台、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和科技创新合作框架等。其中,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的组织化程度最高,是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新开发银行着重于长期发展融资,采取务实渐进的扩员策略,在2021年首度纳新过程中兼顾地缘代表性与金融实力,朝着真正意义的全球化迈出坚实一步。应急储备安排注重金融稳定,增强了全球金融安全网。
公平正义是合作方向
大国竞争的加剧是金砖合作必须应对的外部约束。比如,某些西方国家否定金砖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使之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区别开来,施压它们承担与实际发展阶段不相称的更大责任。这项斗争在国际贸易、气候变化等议题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说辞既不尊重客观事实,也缺乏基本道义支撑,其实际目的是分而制之。
从现实情况来看,金砖国家同七国集团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服务贸易水平、跨国公司效率等关键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距仍然属于南北差距的范畴。从历史进程来看,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是同质化极高、排他性极强的联盟。正是其不愿意真诚地吸纳新兴市场国家和分享权力,由此催生出金砖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在加强和改革多边体系方面形成诸多共识,一方面是呼吁增加在全球经济治理机构的代表性与决策权,另一方面是坚决捍卫发展中国家经由历史斗争而获得的特殊权利。金砖国家始终积极担当全球南方的代言人角色,以“金砖+”合作模式,同发展中国家开展平等而灵活的对话与合作,更好地回应发展中国家的诉求,使之能够更深入和更有意义地参与全球决策进程和架构。
在中国倡议下,以人民为中心逐渐嵌入金砖国家的交往理念中。金砖国家领导人在《新德里宣言》中首次一致同意“应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国际合作作为核心,促进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大自然平衡。”这意味着,金砖国家在尊重主权平等前提下,关注所有人民的公平正义问题,确保全球公共产品能够精准投送,不使任何一人掉队。这些努力都有助于引导全球经济治理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从国际形势来看,金砖合作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会受到内外部复杂因素的干扰。金砖国家应当延续此前的成功经验,以公平正义为追求方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寻求最佳利益交汇点和合作切入点,定能推动金砖合作走深走实,促进最广大人民及早走出后疫情时代的阴霾,使世界秩序焕然一新。
卓振伟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