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发展的关键词。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领导人峰会,他在主旨讲话中表示,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要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不少与会嘉宾注意到,这也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在重要国际会议上作出这样的表述。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说,在这个事关未来1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前景的全球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既用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丰富的表述给出了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也通过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等措施,彰显了中国担当。
在张永生看来,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中所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担当都将极大地提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表示,中国一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议程强有力的支持者和贡献者。中国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并进的道路,希望其他国家跟随、效仿这个好榜样。
绿色转型是驱动力,将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用了特别朴素的语言来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也由此阐述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倡议。
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也已经有较多的地方交出了漂亮的生态答卷。高吉喜说,习主席说,“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这是对“两山论”内涵的进一步丰富。
高吉喜说,这一表述提醒人们,不能因为生态环境不提供经济财富就不去保护,山水林田湖本身就是自然财富。这也是中国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成效后的经验,值得与全世界分享。
在中国近40多年的发展中,早期可以说是工业文明的受益者,经济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但当下中国却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先提出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
张永生说,这是因为中国以对未来和全球环境负责任的态度意识到,以GDP为中心、牺牲环境的发展道路走不通了,要从中国传统的尊重自然的朴素逻辑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而近年来的实践也已经证明,绿色转型是驱动力,可以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全世界有70亿人,还有2/3的群体在寻找现代化出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说,习主席在领导人峰会上提出要加强绿色国际合作,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也表明了中国愿意和全球共享生态文明发展成果的态度。
中国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把自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好就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云南大学生态学教授段昌群说,中国正在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路子,习主席提出的几点主张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希望COP15达成的“昆明目标”尽快揭开地球生命全面进入繁荣发展的“昆明时刻”。
“中国的大熊猫保护及繁育工作,已使这一珍稀物种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对这个信息十分关注。她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被中国社会广泛接受,这提升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引领地位。国际社会应与中国一道,继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的决心和举措,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以人民福祉为中心,重新定义高质量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提到“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心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面共赢,增强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张永生看来,这是习主席对全球高质量发展的重新定义,也把生物多样性、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福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解释说,在人类过往的发展中,以GDP为中心的工业文明高质量发展并不等于高福祉,或者不等于人民的福祉。有的所谓高质量发展,甚至是以牺牲外部环境和民众福祉为代价的。只有当发展的理念转变为“以人民福祉为中心”,发展的路径才会发生变化,转轨到环境、经济、就业等共赢的道路上。
云南省既是生物多样性大省,也是少数民族大省。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杨福泉多年研究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他体会最深的是,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促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民族适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智慧,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实践。
“人民福祉”也成为今天会议的高频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演讲中表示,COP15致力于谋划的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也应该是一个人人能享有健康发展权利的方案。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提出“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的倡议,对此,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授秦天宝备感振奋,他说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全球环境治理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同时指出了未来全球环境治理发展的方向,也展示了中国尊重国际法、维护国际法的大国形象。
秦天宝说,习主席的这个表述意味着,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绝不走部分发达国家的老路,将本国产生的污染和破坏对外转嫁。在国际层面,也呼吁全球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按照各自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历史和现实贡献、经济技术能力等因素,追求实质公平,并在此基础上与全球各国精诚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秦天宝看来,这或将改写过去国际环境秩序的基本原则,塑造一个全新的、公平正义的国际环境秩序。
全球环境治理中,中国从跟随者到引领者
习近平主席今天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在秦天宝看来,这意味着在全球环境治理的角色中,中国已经从过去的跟随者到参与者,再到今天的贡献者、引领者,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在全球领域作出更大贡献的决心。
秦天宝说:“这是通过真金白银来支持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秦天宝说,公约秘书处之所以选择将COP15放在中国举行,一方面是世界各国对中国过去生物多样性治理成就的肯定,另一方面他们对中国抱有很大期待,希望中国能够发挥更多作用,甚至引领性的作用。
在伊丽莎白·穆雷玛看来,中国提出举办COP15,以及将在会议上发布的《昆明宣言》,均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领导力和诺言,尤其是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的设立,将会极大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吴宁认为,如何构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框架,中国是关键的协调者,“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的设立,对推动COP15第二阶段的谈判至关重要。
吴宁说,许多国家都在观察中国如何表态,这一举措表明了中国的决心,是下一阶段制定一个有雄心的目标的重要基石。
挪威驻华大使白思娜说,中国是以多边主义方式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强大力量,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既向世界宣传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成就和经验,也为各国同中国在相关领域展开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本报昆明10月12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张文凌 张艺 马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