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到两年的长春“草根”公益基金会,捐赠的资金和物品价值超过了5000万元。在同行眼中,星梦公益基金会创始人林琦,打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公益基金会?是理财用的吗?”在长春创办公益基金会的两年里,林琦经常被这样问。北方城市公益创业起步较晚,很多人不明白公益基金会是什么组织。在长春,相比于企事业单位的公益基金会,林琦说自己创办的星梦公益基金是个“草根”组织,核心成员是从业多年积累的人脉。
成立公益基金会前,林琦做了多年“好人好事”。直到两年前,林琦去上海参加了一场自闭症儿童公益活动,才大开眼界,“原来公益可以这样做”。上海的公益基金会对公益文化和理念的传播、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都让她深受启发。
“如果长春也有这样专业化的公益活动,就能整合更多的优质资源,有效帮助更多需要帮的人。”从小在长春生活和工作的林琦,决定成立公益基金会,把最新的公益理念带到长春。
此前一直做经营咨询公司的林琦,召集了8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发起成立了星梦公益基金会。
“人人公益,处处可为”是星梦公益基金的理念。林琦在星梦公益基金会基础上,还发起成立了星梦公益发展中心 、星梦公益志愿者联盟和星梦公益银行,依托这4个平台来策划公益项目,开展社会服务。
星梦公益基金会的理事来自地产、医疗器械、科技和商会等行业。为了保障基金会的公益计划正常进行,理事们进行募款的同时,还设立了针对爱心人士的月捐和年捐,金额不限。
初创公益基金会募款并非易事。近一年来,月捐总额最高只有9万多。
但把一线城市公益理念带到家乡时,她发现有些水土不服。在林琦看来,并非北方的企业家没有爱心,而是不了解公益基金会的运作模式。
为了能让公益基金会正常运转,林琦曾经的合作伙伴,成了她首批募款对象。有的合作伙伴一听她要募捐,直接爽快答应,完全不问钱究竟如何花。“我虽然心里高兴,但单凭人情的筹款,很难持久,不能每次募捐都欠人情。”林琦说,朋友出资是为了帮我,而不是为了做公益。
最长效的筹款,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公益活动,为对方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可对于初创的星梦公益基金而言,没有公信力就很难募款,对此林琦也曾迷茫过。
想不通时,就向“行业大咖”请教。“踏实做活动,就会有影响力。”一位上海公益创业达人鼓励林琦,社会对公益基金会都有一个质疑、了解、和信任的过程,专心一个领域,从小活动做起。
基金会刚成立时,林琦和团队曾在多个领域开展公益活动,诸如助力乡村振兴、支持防疫抗疫、帮扶抗战老兵、关爱环卫工人等。摊子大,运作起来很吃力。接受指点后,林琦意识到,要把活动做出实效和影响力,不能广撒网。
在长期关注和参与灾难救援、防疫抗疫外,星梦公益基金会把重心放在了教育和自闭症儿童领域,先后推出了自闭症儿童关爱、村小成长、留守女童帮扶等计划。
去年,星梦公益基金募集了70万元资金,为14所村小捐赠了160台电脑。不仅捐物资,林琦还把这些村小发展成为星梦公益基地,针对硬件环境、师资、儿童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长期帮助。
最近,林琦和伙伴们正在筹备一场公益慈善文化拍卖会。拍卖会与吉林省书法家合作,拍卖所得用于给村小建立图书室、校医室和活动室。
同时,星梦公益基金会还与应急训练机构进行合作,专门为自闭症儿童设计了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的应急避难逃生方法。
面对当下北方城市的公益环境,推行公益计划的同时,推广公益文化和理念,是林琦和团队最急迫做的事。在她看来,整体环境得不到改善,作为公益基金会个体也无法良性健康地发展。
她经常不厌其烦地跟身边人普及:公益不是施舍别人,更不是企业家和成功人士的专属,每一个都可以参与其中, 不限于捐钱捐物,还能捐时间和智慧。
为了更好地普及公益理念和文化,林琦还在吉林省各地设立了130家公益基地,涉及中小学、老年大学、银行、社区街道、茶馆等。林琦有意把很多公益基地建在了中小学,希望培养孩子们从小有公益意识。
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不计工资,愿意跟着林琦锻炼能力、开阔眼界、丰富职业资源的非专业毕业生,流动性很强。“很难招聘到专业或有相关经验的人才。”
尽管如此,林琦还是每天带着团队乐此不疲地做公益活动。两年的积累,让星梦公益基金会逐渐在吉林省站稳了脚跟。林琦还积极与全国各地发展成熟的公益基金会联络,借助对方的公益平台,吸引更多资源关注吉林公益事业的发展。在教育和自闭症儿童领域深耕,让家乡更多人了解公益金会和参与公益,林琦带着团队正在努力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