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武汉工商学院

三级驱动 三化并举 培育高素质“双创”人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0月19日   06 版)

    一支平均年龄23岁,起步于高校的校园创业团队,从重重困境中冲出,抓住短视频直播带货的创业风口,10个月累计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净利润达450万元。交出这份精彩创业成绩单的是武汉工商学院2021届广告专业毕业生同学。

    李同学不是个案,学校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开拓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从这片创新创业沃土走出来的,还有大批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源于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开创“三级驱动”的“双创”教育新模式,探索“三化并举”的“双创”教育新路径,构建“外引内培专兼结合”的“双创”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学校先后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三级驱动 开创“双创”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创’人才,因此学校开创了‘三级驱动’的‘双创’人才培养新模式”,武汉工商学院副校长赵北平从事高校就业与创业教育近40年,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学校“三级驱动”的“双创”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指以专业集群及创新实验班建设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驱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以实体企业驱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在专业集群及创新实验班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产业特色,打造了资源环境智能化学科集群等四大学科专业集群。专业集群以行业和产业为背景,以“培养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核心,横向集约,纵向发展,实施校企共同参与的产业化平台共搭、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专业集群培养人才,服务行业的水平和能力。

    同时,学校自2014年开始,分两批在各学院设置了8大类28个创新实验班。实验班采用多元培养、灵活管理和个性培养等方式,探索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在挖掘、提升学生创新潜质和能力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如艺术与设计学院“品牌创新设计实验班”引导学生立足市场开展创新设计,实现“从作业到作品,从作品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变。师生们创作的“字绘中国”系列作品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周”上惊艳亮相,并出版了“字绘中国”系列书籍;人工智能学院“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创新实验班”践行“每周编程500行,编程大赛当课堂”的行动指南,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明显,获得省级以上程序大赛奖项人数占比高达60%以上。

    在科研创新平台驱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一方面,学校集聚创新要素,成立“现代物流与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网络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师生依托平台进行技术攻关与创新实践,成效显著,获批数十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应用型创新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学校与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融合,共建李圭白院士专家工作站、魏复盛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污水治理、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人才培养等。校企依托工作站共研的再生粉末活性炭深度处理污水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在全国多地得到广泛应用。

    在实体企业驱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方面,学校依托专业集群优势、“双创”人才优势和相关创新平台的成果,培育、孵化了数十家企业,不仅有效解决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湖北地区电子商务、环境保护、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化并举 探索“双创”教育新路径

    “走上创业这条路,离不开学校浓厚的双创氛围影响”,谈起自己的创业历程,李同学神采奕奕,2017年9月,刚步入大学的他对未来充满了迷茫,然而,学校一位优秀创业学长在开学典礼上的一番励志演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被学长的创业故事与敢拼敢闯的精神所打动,心中开始种下了创新创业的种子。

    “学校积极探索‘三化并举’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让学生无时无刻都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和熏陶,因此创业精英不断孵化、涌现出来”,赵北平副校长说,“三化并举”是学校结合实际探索出来的一条“双创”教育新路径,主要是通过全程化实施“双创”培养、多样化开展“双创”培训、真实化构建“双创”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全程化实施“双创”培养,有利于在校内全覆盖推进专创融合。学校面向所有专业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在各个专业中创建专创融合特色课程;在部分专业立项创建创新实验班;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在比赛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多样化开展“双创”培训,有利于学生进阶式提升双创能力。学校常态化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级提升计划: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项目、创业公司培育与辅导机制;面向各年级开办创业精英训练营;面向大四学生举办“3+1”创业精英班。建立师生共创工作室,通过“创意+实现+市场”培养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活动的名师定制、项目引导、企业应用三步走。

    真实化构建“双创”平台,有利于学生实战式参与“双创”实践。学校建设“双创”实训、创业基地、孵化器三级创业孵化平台,提供经营模拟、项目孵化、项目加速进阶式实践场地;吸纳学生加入现代物流与商务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的项目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参与行业交流、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近年来,学校培育大学生创业团队120余个,开展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0余项。

    外引内培专兼结合 构建“双创”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

    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批高质量“双创”人才的背后,支撑着的是一支高素质的“双创”教师队伍,多年来,学校坚持“外引内培专兼结合”,构建起了“双创”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

    为了加强“双创”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制定了《创业导师聘任办法》《校外企业导师聘任及管理办法》等制度,遴选经济管理、金融、营销、设计等专业人才,组建了“双创”教师队伍;还与省工商联、武汉天使导师团等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合作,聘请优秀创业者、优秀企业家等担任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组建了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双创”导师团队。

    此外,为了提升校内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学校依托教师能力发展中心,着力强化教师“一德三能”(师德、教学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助教制、导师制、教学竞赛和组织教师到企事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产学研项目合作等创新活动提升教师教学和指导服务能力,近5年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认证培训、创业基础与大赛指导师资专题培训等省级、校级创新创业师资培训76场,培训教师4000余人次,逐步建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双创”师资队伍。

    学校还积极鼓励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程讲授与实践指导过程中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以电子商务、视觉传达等专业为基础,逐步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机制;坚持管理与激励并重,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将双创工作业绩作为教师和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单位,在职称评审、业绩考核、先进评选中给予重点倾斜。专业课教师开展专创融合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一大批专创融合优秀教师受表彰。

    “以教育家情怀、企业家精神,建一所创业型大学。”这是武汉工商学院董事长彭秀春自建校开始就明确的办学初衷和美好愿景,她认为,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其创建、发展、超越的历程本身就是一部鲜活生动的创新创业史,这样的背景为学校赋予了浓厚的“双创”基因,“双创”生态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引擎,“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双创”协同累结硕果。学校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双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工商智慧和理论与实践创新,为新时代大学生服务社会、成就自我、实现梦想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数据和信息来源:武汉工商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0月19日 06 版

为“绿色冬奥”注入央企“匠心”
全面振兴 东北如何闯新路
河北丰南:金秋时节果飘香
三级驱动 三化并举 培育高素质“双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