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10月2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上海交大师生接力解决大理“水”问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0月25日   05 版)

    “水”是生命之源,但在云南大理,“水”也一度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一大“痛点”。20世纪90年代,大理洱海水质恶化,别说开办民宿了,就连让洱海不再散发臭味都成了一道难题;而另一边,在洱海的发源地、大理北部的洱源县,既贫困,又有老百姓用不上水。

    “水”的问题,成为整个大理最大的问题。从2012年起,这里迎来了解决问题的曙光。上海交通大学确立了定点帮扶大理州洱源县的计划。从此,从老百姓吃饭、洁净用水到可持续发展,这所学校全都“管”上了。2018年,洱源县脱贫摘帽,但上海交通大学却决定“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

    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南苏园里茁壮成长的“海菜花”见证着一所学校对一个小县城、一个生态湖泊的真实价值。海菜花被与誉为“水质试金石”,而这些海菜花来自大理洱海。这一曾经在洱海绝迹的“试金石”,如今重现洱海。201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孔海南及其团队的科技帮扶下,洱海水质实现全年7个月Ⅱ类,对水质要求极为苛刻的海菜花大量盛开,成为当地农户重要的“致富菜”,真正做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团队的二代治水人王欣泽,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院长、环境学院首席研究员。2007年,他追随孔海南教授来到大理,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到建设大理研究院、国家野外台站,扎根洱海,一干就是13年,从一个东北小伙变成一个地道的滇西汉子。团队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加入对口帮扶工作之中,努力让百姓在环境治理和保护过程中提高经济收入。王欣泽带头奔赴洱源县挂职副县长,深入田间地头、污水处理厂、湿地修复现场,宣传洱海保护治理政策、传授水污染治理技术。

    从最初租用改造民房作为简易的实验室,到如今已经初具规模的高原湖泊污染控制研究中心,洱海保护工作一直在变与不变中向前推进。不变的是初衷与目标,对洱海水质水生态动态变化的关注及保护治理的新技术引进和研发;变化的是团队的不断壮大,团队和广大社会群体对湖泊保护治理的认识的不断加深、对洱海保护自觉意识的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2017、2018、2019年连续3年被评为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先进集体,2019年作为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在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2021年2月,王欣泽入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记者注意到,除了关注洱海水质这样的“大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对大理洱源县的帮扶还关注到一两个村子用水问题这样的“小事儿”。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组织部田罗银曾挂职洱源县茈碧湖镇丰源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如今,他的故事仍在丰源村里流传着。他被村民们称作“提水书记”。2019年7月18日,是田罗银此生第一次踏上云岭大地的日子。“到村的第一天,村上的干部正好要到位于海拔2700多米山上的大、小南极两个自然村,还摸不着北的我就随他们上山了,比我想象中的条件要差。”第一天上岗就赶上“出差”,田罗银下山后坐在椅子上,感到一阵针刺感的胸闷,“第一天就给了一个下马威。”

    到村一个月,田罗银就跑遍了9个自然村,遍访了所有贫困户,实地调研村内山水田林草等资源状况及居民的生产、生活、产业、收入等村情,为脱贫攻坚做调查、找问题、谋对策。他发现,丰源村所辖大、小南极两个自然村仍长期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老百姓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办法不是没有,当地村干部告诉他,一是可以用多级电泵抽水,但老百姓难以承受高额的电费;二是可以通过光伏发电提水,但如何保证稳定供水又会成为另一个难题。

    “水”的问题,成了田罗银的“执念”。每每遇到开会、培训指导,他总是不忘请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有一种技术不用油、不用电,也能把水从山下“提”到山上。于是,他辗转找到这家科技公司,邀请技术人员到村考察,同时自己多次请教学校力学、水利学等方面专家,论证其可行性。

    最终,在沪滇协作资金支持下,总投资473万元的丰源村大小南极自然能提水工程于2020年10月顺利通水,目前当地政府配套投资700余万元的二期项目也正在实施中,涵养着生活在2700米高山上的大、小南极自然村1301人、8000多亩的土地,结束了他们靠天吃饭的历史。

    此外,产业转型也是丰源村遇到的一个瓶颈问题。田罗银在学校脱贫攻坚专项党费支持下,到村里推动试种了高山苹果40亩、中药材云木香20亩,多品种苗木基地30亩,建成了土豆酿酒扶贫车间等,带领村里的同志积极探索产业转型的新路子。

    组工干部出身的田罗银还拿出了自己的“独门秘技”——加强党支部的建设。“要真正解决长效脱贫的问题,需要持续不断的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员队伍的作用。”田罗银明白,“人”才是干事创业的关键。他每到一个村子,都把村里有技术、想干事、口碑好的村民召集起来,把他们的奋斗故事挖掘出来,形成一份特殊的人才清单。他还重点听取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的意见建议,想着村里的产业发展好了,才能逐渐把这些年轻人留下来。他还定期给村干部作专题报告,营造出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推动形成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0月25日 05 版

“一刀切”的课后延时服务苦了谁
百岁院士陈敬熊痴迷数学推导公式
80后女教师扎根乡村10年 为孩子“点亮星星”
上海交大师生接力解决大理“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