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随着造雪机发出的轰鸣声开始在山谷间回荡,崇礼2021-2022雪季造雪工作全面启动。对张家口市崇礼区而言,今年齐鸣的雪炮不仅意味着新雪季的到来,更预示着2022北京冬奥会将踏雪而来。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第24届冬奥会的举办城市是北京时,崇礼青年宇文钰奇还是一名高中生。如今,23岁的他已从哈尔滨体育学院毕业,成为崇礼职教中心最年轻的滑雪教师。
正是申冬奥成功开启了崇礼乃至张家口冰雪产业的 “加速跑”。和宇文钰奇一样,团张家口市委书记戎海广也是当地众多青年见证者之一。“冬奥赛区硬件建设的成绩有目共睹,作为新兴滑雪胜地快速提升的‘软实力’则很难肉眼可见。”谈到过去6年的“日新月异”,戎海广认为,有些变化一目了然,有些变化要用心体会。
雪季模式开启,工地小哥“秒变”滑雪教练
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张家口赛区,曾经名声不显的崇礼如今已在一定程度上代言着国内滑雪旅游。
每年造雪机的轰鸣声成为崇礼从塞外小城切换到滑雪胜地模式的号令:各地的滑雪者乘坐京张高铁慕名而来,遍布全区的滑雪场、雪具店开门迎客,餐饮住宿等行业也马力全开……
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考察筹办工作时指出,赛区建设一定要找准定位,就是建成滑雪旅游胜地,不要贪大求全。
谈到落实总书记的这一要求,目睹崇礼冰雪产业一路走来的李景春感受颇深。这位崇礼职教中心滑雪教学的开拓者认为,聚焦冰雪、做精产业,离不开基础设施、场馆等“硬投入”,更离不开青年专业人才培养的“软支撑”。
崇礼冰雪产业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当地1997年开业的首家滑雪场——塞北滑雪场。这家目前已关闭的雪场至今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老塞北”。自此之后,一批大型滑雪场纷纷落地崇礼。
在产业起步之时,崇礼专业人才短缺曾是一大瓶颈问题。李景春记得,“当时在雪场工作的教练都是来自东北地区的”。
从2006年开始,崇礼区职教中心以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实用型”冰雪运动人才为目标筹办冰雪专业。体育老师李景春被委以重任,组建首届滑雪班并担任教练。
那段时间,李景春的身影遍布崇礼各大雪场,遇见教练就上前请教,见到滑得好的就悄悄跟在后面模仿。购买专业书籍,从网上下载视频……正是在边学边教之中,崇礼本地专业滑雪人才的培养慢慢起步。
为了提高人才水平,崇礼职教中心还曾联合河北体育学院开办了运动训练专业(冰雪运动方向)“3+2”五年制大专班,目前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已成为崇礼各大雪场的中流砥柱。
由于滑雪受季节影响,各大雪场教练、裁判等工作人员随季节而转换职业也成为了崇礼一道现象级的“风景”:每年当雪季模式开启,秋季还忙碌在工地的年轻泥瓦工、水电工、挖掘机司机……就像听到了集结号般脱下工作服换上滑雪装备,瞬间“变身”滑雪教练。
抢占产业先机,青年逐梦冰雪全链出击
聊起自己代理销售崇礼各大雪场滑雪票的业绩,80后女创业者刘记华坦言:“全是第一。”
2008年,曾在北京打工的刘记华来到崇礼的雪场工作。2014年,她创办了张家口大好河山国际旅行社,并自任总经理。也是从那时起,她开始代理销售崇礼雪场的滑雪票。
最初合作的分销商不到1000家。“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其他区域的人提起崇礼还显得有些陌生。”随着2022北京申冬奥成功,作为张家口赛区所在地的崇礼也一跃成为滑雪界的“大IP”。现在刘记华的5000多名分销商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上个雪季,我们仅两个月的‘流水’就达到2000多万元。”
刘记华的丈夫高鹏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已取得国家级滑雪裁判资格,成为2022北京冬奥会障碍追逐赛的裁判之一。他的“冰雪名片”的另一面则是张家口海棠依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主攻的方向是“冰雪会展”。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时强调,要“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这让高鹏和张家口冰雪运动协会的小伙伴们再次感受到崇礼发展冰雪产业的利好与机遇。
高鹏担任副秘书长的张家口冰雪运动协会成立于2015年,现有企业会员200个,个人会员500名。会员中有经营雪场、雪具租赁的,有搞冰雪旅游、餐饮住宿的,有从事冰雪装备制造、冰雪培训的……遍布了冰雪产业的全链条。
“把握发展机遇,尽享冰雪红利。”刘记华、高鹏这样总结他们夫妇二人迎着2022北京冬奥“加速跑”的这6年。戎海广为刘记华、高鹏这样的张家口青年点赞:正是他们在成就自己事业版图的同时,也提升着崇礼乃至张家口冰雪产业的“软实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江涛 朱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