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11月0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科研成果扎根大地 青春故事写在基层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1月01日   05 版)

北师大凉山实践调研团队:赋能乡村振兴 再续“千年传奇”

实习生 苏菁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以前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没有手机,更别说电脑了。我对网络素养方面的认识是从大学开始的,我发现自己根本不会合理分配注意力。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明白了注意力管理的重要性。”

    阿依菊花是来自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彝族学生,在参与了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网络素养工作坊后,她在个人汇报中这样写道。

    这所学校坐落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凉山州内乡村幼儿园的主要师资培养地,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对口支援院校。7月16日至18日,北师大在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网络素养工作坊,涵盖了“网络素养面面观”“网络谣言鉴别”“网络隐私保护”“新媒体与VR影像”“视频时代的网络素养”等主题,80余名师生参与培训。

    “凉山是个特殊的地方,他们一步跨千年,数字赋能和智慧赋能对他们从相对落后进入到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智慧赋能,提升基础教育师生的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祁雪晶说。

    新中国成立后,凉山彝族自治州“一步跨千年”地进入社会主义,如今凉山州又在2020年年底实现了摘帽全部贫困县的历史性发展。今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四川日报、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同启动凉山州师生智慧赋能乡村振兴项目。

    7月16日至25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组织师生40余人前往凉山州,深入开展实践调研,汇资汇智,助力凉山再续“千年传奇”。

    在凉山州冕宁县、昭觉县走访期间,北师大实践队重点调研了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现状与文化传播融合发展、红色革命与彝族文化文旅融合发展,航天科技科普传播、政务融媒体中心建设等主题,见证了凉山州脱贫攻坚的时代巨变。师生们不仅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还有效开展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思政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洪忠表示,凉山扶贫的成果显著,在昭觉县沐恩邸社区看到5000多家贫困山区居民的集体搬迁安置,社区管理井然有序,社区文化丰富。对照搬迁前后,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大,更主要的是融入了现在城区生活中,享受到了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

    祁雪晶介绍,全体调研队师生一起参访了阿土列尔村,也就是外界熟知的“悬崖村”。曾经,村民要进村必须攀爬17段藤梯,且无安全保障。2016年,藤梯升级为钢梯,村民也陆续搬迁至位于昭觉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沐恩邸社区。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村民生活不断向幸福美好靠近。“给我们介绍情况的老、中、青三代村支书,用感人至深的故事告诉我们几代人接力实现了梦想的经历,深深打动了我们师生,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

    北师大调研队的学生张忆杭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被当年主持彝海结盟仪式的毕摩沙马尔各的孙子沙马依古先生时,他被沙马依古的表现深深震撼,也被沙马依古对这段历史的传承和坚守所打动。

    “了解了凉山的红色历史,亲眼看到了凉山人民脱贫攻坚的奋斗成功,不仅使我增长了见识,不再困于自己从前浅薄甚至有些高傲的认知,也对劳动、奋进有了更高的崇敬,对土地有了更深的亲切感;还让我坚定了未来为建设基层作出贡献的决心。”张忆杭说。

    在此次调研中,北师大汇聚优质资源,通过与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共建了融媒体中心和VR工作站、捐赠了VR设备,助力西昌幼专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质人才。

    “我们还与凉山州昭觉县的昭觉中学、冕宁县的闽宁中学签署了实践基地协议,未来我们会在暑假寒假期间去那里,给他们的两个县的中小学的师资进行培训,对他们的课程设置进行赋能。”祁雪晶介绍道,“同时,我们还向这两所学校捐赠了两间未来教室,未来教室搭载了我们的远程教育系统。我们希望通过硬件、软件、远程协同和线下教学,能够实现对凉山州基础教育和基础教育师资的赋能。”

    除了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外,北师大还联合四川日报对凉山州17个县级融媒体中心150余名骨干记者编辑进行了媒体融合与新媒体运用业务培训,助力融媒体队伍适应新形势下新闻宣传报道的新要求。在昭觉县、冕宁县融媒体中心,北师大新传学院挂牌了实践基地,将推进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实施新闻选题联合策划等工作,共同促进凉山州融媒体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北师大新传学院在西昌幼专举办了“新技术与乡村振兴”发展传播学研讨会。会上,10余位学者结合实地调研,针对凉山地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公共卫生健康传播策略、文旅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科技赋能等面提供了政策建议。

    回顾凉山之行,北师大教授周敏表示,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俯下身去,放低姿态去闻泥土的芬芳,去和当地人去聊天、访谈、做研究。“这种学术想法与学术成果会一直萦绕在思维中,成为激发自己进一步做科研、做学术的人文情怀。”

    北师大新传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表示,学院师生参与凉山智慧赋能项目活动,是新时代师生思想教育的新形式、新平台、新途径,通过服务社会,既能亲身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艰辛成果,也能增强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毕业生服务西部:为国献石油 大漠写青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戾阳荒滩火烧山,春风难度草不发。

    驱车纵横天山下,朝迎星辰晚披霞。

    四野雷声阵阵快,电如长龙雨如纱。

    数载青春应无价,一袭红装为国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20届毕业生何柏言写下这首诗时,就决定留在新疆克拉玛依,成为一名石油人。去年临近毕业时,他和另外117名选择留在新疆的校友一起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表达我们为什么要留下和把新疆建设好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我支持你们作出的这个人生选择。”

    在许多人看来,年轻人就业选择艰苦的行业和偏远的地区,是不容易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就业中心主任黄磊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该校每年可分配毕业生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年轻人会选择到西部基层单位就业,其中绝大部分同学奔赴石油石化企业生产一线工作。今年,725名毕业生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较上一届增加16.58%。

    到底是什么样的吸引力,让这些年轻人选择到“一线”为祖国献石油?

    “为了能有作为。”6年前,刚从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的曹立虎也作出了和何柏言相似的决定:到新疆塔里木油田去。谈及当年的人生选择,他给出了这个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答案。

    曹立虎当时既有希望留校,也可以进入北京的研究单位工作。但他毅然选择了当时“不是很景气”的石油行业,并且一心想去“一线”。他认定戈壁大漠里的塔里木油田,“因为塔里木油田是一个年轻的油田,能有作为”。

    “搞石油的就得到油田去,到现场去!”曹立虎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目前,他是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油气工程研究院采油气所油田化学室主任。

    塔里木油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面临高温、高压的难题。为了保证开采的安全性,这几年,曹立虎带头研发了高温高压井完整性的管理系统,用信息化手段监控开采过程,分级管理诊断井的安全状态,不必出现一点小问题就关停,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开采的效率。“这个系统获得了14项软件著作权,可以说性能比肩国外同类系统。”

    2020年年底,塔里木油田油气产量当量超过3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三大油气田。这其中,便有曹立虎的贡献。他骄傲地说:“我们给‘西气东输’供天然气,北京、上海、香港都用着我们的气。”

    但曹立虎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贡献,他从国际关系到能源现状,再到国家规划,进行了理性分析和思考,然后更加坚定了“能有作为”的想法。他相信未来会迎来更大的突破。

    相比于曹立虎盼望一展身手的心情,刚进入职场的何柏言目前的心愿很简单,他幽默地说:“我现在就想找个坑,把我这个萝卜埋好。”

    他之所以愿意留在克拉玛依,是因为相信自己在这里比在其他地方“能创造更多价值”。

    作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扎根西部的优秀毕业生代表,他在今年5月举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主题座谈会上,道出了激发自己“创造价值”的动力:

    “2019年实习,我跟随老师前往距离乌鲁木齐市250公里的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有一次,我跟带我的郑师傅在暴雨中穿梭于各个油井之间巡井,仿佛雨水根本不存在。直到雨越下越大,完全看不清道路的时候,我们才回到集合站避雨。郑师傅告诉我,20年来,即便碰上下雨,只要能看见路,他们就继续巡井;实在看不见路了,就在集合站歇一会儿,再继续去巡井。冬天,他们就在车轮捆上防滑链巡井,车到不了的地方就走路去巡井,‘只要今天这口井需要巡检,就要想方设法检查完’。”

    何柏言说:“这次实习让我明白了石油人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他告诉记者:“很难想象郑师傅像我一样年轻时面临着怎样的困难。他们可以,为什么我不行?我觉得我身上也有一份责任。”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曹立虎说,这是远在边陲的石油人都懂得的一句话,他们选择了荒凉的沙漠,为的是创造更精彩的人生,而个人的命运往往是在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时,才最为精彩。

    曹立虎至今保留着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给他的寄语,他告诉记者:“我在2015年获得王涛英才奖学金,老部长鼓励我到新疆塔里木去,工作两年后,我给老部长写信汇报工作,老部长给我写了寄语‘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石油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

    曹立虎坦言,面对荒无人烟的大漠偶尔是会感到孤独,见不到繁华街道有时也会觉得遗憾,但转念一想,自己是为了“国家能源的重大需求”,在“最需要的地方”,做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使命感和荣耀感就会压倒孤独和遗憾。

    在曹立虎和何柏言看来,大漠虽荒凉,但却富有“使命感、荣耀感”,它们仿佛在散发光和热,就像照进人心里的阳光,能让偶尔凝结起来的小冰疙瘩消融。

    曹立虎开玩笑说:“你们不要一宣传就说我们有多艰苦,那样就没人愿意来了。”他说:“我们没有想象中那么艰苦,其实也挺好的。我们属于高科技行业,工作内容很有挑战性,行业也很有发展。”

    记者问他们,如果再选一次是否会离开?

    曹立虎坚定地说:“我不走,否则当初就没必要来。”何柏言说:“克拉玛依是一座很美的城市,我一定要在这里留下点什么。”

    ---------------

中国科大驻村工作队:当好产业向导 守护民生冷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今年6月,第一次踏进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燕子河龙马村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郭磊觉得,这儿虽然距离镇中心远,但小溪潺潺,空气清新,处处都是原生态的山水,让人心旷神怡。

    再往里走几步,新盖的茶厂厂房,整片的薇菜种植基地,生机勃勃的桃园、梨园,中心广场文化乐园门口“龙马精神”4个大字引人注目。“处处映射着全体村民为脱贫攻坚的胜利付出的艰辛。也打破了我们之前对于农村落后破旧的传统印象,更激发了我们的工作动力。”郭磊回忆。

    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前到村部量体温,工作队开始一天的忙碌。他们迅速融入村两委工作,经过调研,他们走基层、问冷暖,摸清基层农户期盼,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主要工作。

    郭磊记得,今年夏天,有村民反映,家里每天会临时停水几小时。工作队了解到,是一处自来水厂在下游的供水管道超压破裂导致供水临时中断,虽然每次抢修及时,但是仍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为此,他们与水厂员工共同想主意,通过定点设置排水阀,并在不同海拔的位置设置减压阀,最终解决问题。

    “我们在心中牢牢树立‘服务群众无小事’的意识,不论是落实政策、发展产业等宏观工作,还是关心留守儿童、帮助春耕秋收等事项,都用心推进。”工作队队员袁同宣介绍。

    做好低收入人口监测与帮扶工作,才能巩固脱贫成果。队员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村内有1户脱贫户,户主本人身患二级精神残疾,长期服药;老母亲患有慢性病,需要人照顾;收入不高。经过几年的持续帮扶,全家已于2018年年初脱贫。

    但是,去年,他精神病复发,丧失了劳动能力,妻子要在家照顾两个病人,儿子收入也不稳定。

    现在,郭磊和镇、村干部担任他的三级包帮责任人,还有1名帮扶干部担当他的具体帮扶人,1名村级网格员对口联系,每月入户走访,实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解决他家的实际困难。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袁同宣感慨道:“和革命老区的乡亲们打交道,感觉就像在帮扶自己的亲友。”

    产业不发展,乡村难以振兴。村民张学东夫妇自2017年开始经营家庭农场,种了120亩桃树,今年桃子丰收。这是他们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也有村集体产业帮扶的功劳。

    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村集体经济分两次入股农场,帮助他们顺利渡过产业发展的瓶颈期。今年,张学东夫妇张罗举办了村里首届蟠桃采摘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

    在工作队的建议下,农场改变以往依靠货车流动售卖的单一销售方式,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吸引外地游客前来采摘。同时,夫妇二人主动联系城乡商品供货渠道,探索传统种植业与电商经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目前,农场的有机桃还进入了上海的超市。

    产业要发展,除了“走出去”,还有“引进来”。薇菜是一种蕨类植物,适合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区生长,营养丰富,并具润肺理气、清热解毒的药效。2020年,中国科大将金寨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薇菜种植示范基地引入龙马村下院组,通过流转闲置土地,已建成200亩示范田。明年,第一批成品即将产出。

    如何让薇菜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给农户带来更多收益,是工作队思考的方向。为此,工作队与公司共同提出“1公司+N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计划从明年开始,以示范田产出收益为标杆,吸引农户主动加盟薇菜种植。其中,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扶持,农户则按标准要求种植,公司以每亩4500-6000元逐年包收,带动村民增收。

    “目前,村集体经济收益主要依靠资源出租收益、光伏发电收益等,从长远看,可能潜力、后劲不足。”郭磊说,为此工作队与村两委多次沟通,达成共识,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规模农业,并逐步引导群众把手中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手上,进一步发展茶叶、薇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产业。

    “在学校时,我们有各自负责的工作,专业性强。但村里工作千头万绪,每位村干部都是‘一专多能’,我们必须把自己当成村里人,全身心投入村的发展。”郭磊感慨,龙马村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环境,也有淳朴善良的村民。这个村就像未经打磨的璞玉,希望通过工作队点滴努力,能让这块玉散发独特的魅力。

    驻村以来,工作队还积极落实学校帮扶政策,在燕子河镇开展科普讲座、科技互动、教育捐赠等帮扶活动,在学校举办定点帮扶地区农产品现场展销会,累计销售额达105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面向村干部、能人、大户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各类人才到村服务,组织医务人员前来义诊。”郭磊说。

    ---------------

“兰大211”冬小麦新品种亩产上千斤

潜心二十年 蹚出生态报国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初秋收获的日子,甘肃省通渭县和张家川县的小麦示范田里一片忙碌,丈量面积、实打实收、称重、去杂……来自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的专家正在按照程序,对新品种进行实产测定。

    经测定,在通渭示范田里实际测产,冬麦新品种“兰大211”标准产量为455.05公斤/亩。根据当地数据,2017年至2019年,通渭小麦统计产量为每亩174.83公斤。在张家川测产示范田,该品种标准产量达507.54公斤/亩,也是“破了天荒”。

    “我们不生产基础理论,只是基础理论的搬运工,还要让基础理论在西北的大地开花结果,造福百姓。”从新世纪初开始,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专家李凤民教授另辟蹊径,带领团队搞起了小麦育种。这个名叫“兰大211”的项目一搞就是20年,蹚出了一条独特的生态报国路。

    长期以来,西北地区降水有限,加上季节不均、蒸发量大,干旱问题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环境。1995年,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成为探索旱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20世纪90年代初,兰州大学生态学专家赵松岭教授提出集水农业理论,随着这一理论的发展,多项重要技术体系应运而生。其中,通过覆盖地膜,可减少地表水的蒸发,提高农田抗旱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地表温度,延长高原地区的作物生长期,尤其有助于克服春季寒流低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集水农业理论的广泛推广,让甘肃农村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地覆地的变化。“发展出的多项旱地高效技术体系,让甘肃农村解决了温饱,吃饭不再是问题。”李凤民说。可农村要脱贫致富,光吃饱可不行,还要提高农业的附加值,真正让农民不但能吃饱肚皮,还能鼓起钱袋子。

    由此,李凤民教授想到了通过优化农作物品种造福农民,而作为甘肃省最重要的“细粮”作物,小麦“理所当然”成为他的主攻方向。他尝试将进化生态学思想融入小麦育种的实践,希望通过协调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建立起生态学和小麦常规育种相协调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在一些相关领域的会议、活动中,李凤民团队把多年育种理论研究中获得的一些认识跟育种专家交流,但如何把问题讲透彻,运用于实践,“总感觉有一层窗户纸在隔着。”

    经过反复思考,李凤民决定带领团队直接进入到育种的具体实践中去。从田间小麦授粉做起,兰大研究人员就和育种专家长时间泡在一起。时间一长,语言隔膜慢慢消失了,双方都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作物进化生态学理论也开始在育种实践中初试锋芒。

    团队成员杜彦磊介绍说,基于生态理论和育种实践的研究证明,旱地作物高产和稳产之间存在权衡关系,一味追求高产可能做不到稳产,“只有抓住两者间的平衡点,才能做到效益最大化”。

    在不断的探索中,生态理论和育种实践开始相向而行,新的认识在不断形成,理论框架逐步清晰,团队和育种专家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此间,团队调研发现,甘肃旱地降雨量少而波动较大的气候环境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升,时常爆发的条锈病危害也很严重。

    符合甘肃旱地需要,高产、稳产并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就是育种目标。为加强抗性,团队选择了带有抗条锈基因的Dippes Triumph/兰天10号的后代96-18-1-3-2-1和Flanders/兰天10号的后代00-30-3-2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通过杂交将其抗病基因聚合到一起。

    “将母本用剪刀和镊子小心翼翼地去雄,再将父本的花粉轻轻抖入……”从配置杂交组合开始,每年开花期,团队成员就会到田里进行人工授粉。杂交后收获种子,再进行播种挑选单株,淘汰存在发育迟缓、穗小、条锈病、倒伏等各种问题的单株,挑选可能形成群体产量优势的单株。

    2006年以来,团队通过多次杂交重组系谱选育,获得抗条锈冬小麦品系,逐步进行小范围种植试验。此间,还充分利用前期积累的育种理论,协调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最终实现品种中多重抗逆性状的聚合。经过至少6-7代的筛选,获得优良株系06-653-2-1-1。该株系随后通过品种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参加了品种审定区域试验。

    2020年3月,“兰大211”通过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当年6月,在张家川完成品种推广授权签约,在天水、陇南、平凉、定西等地区试种推广。2021年7月,在通渭旱地农田实测亩产超900斤,在张家川半湿润雨养农业区跨上旱地冬小麦亩产千斤粮的台阶。

    “小麦育种历史悠久,从业的专家很多,积累的技术已经很深厚,在此基础上要有突破实在不易。”从一粒种子到一株小麦,再到成片的试验田,李凤民团队从数不清的麦穗中挑出了形态特征良好、具有高产潜力的株系,迎来了“兰大211”项目的成功。

    “兰大211”的成功,给旱区小麦产区的农民带来了福音。在张家川良种扩繁基地,由于测定的新品种产量很高,两家种子公司的种子供不应求。“希望在3到5年时间里,我们的新品种能推广到50万亩以上,让更多旱区农民受益。”李凤民满怀信心地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1月01日 05 版

科研成果扎根大地 青春故事写在基层
北师大凉山实践调研团队:赋能乡村振兴 再续“千年传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毕业生服务西部:为国献石油 大漠写青春
中国科大驻村工作队:当好产业向导 守护民生冷暖
潜心二十年 蹚出生态报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