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11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别被“精彩”废掉,忍受枯燥是一种筛选机制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1月02日   11 版)

    视觉中国供图

    能真正滋养一个人的事,往往都带着某种枯燥,需要学习者忍受,投入深度注意力去穿透抽象。

    ---------------

    看学者刘擎一篇文章,谈到“忍受枯燥”这种能力,特别有道理,他说,如果同学们在娱乐文化的背景下成长,他们能忍耐一个没有笑点,没有兴奋,没有生动言谈方式的时间非常短。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在下降,手机上短平快的东西破坏了深度阅读的能力。我们的大学模式是建立在20世纪中叶的文化环境里,假设你能专心致志地读书,能够忍受表面上枯燥但实际上有深度的内容,肯定很有收获。但现在整个文化环境改变了,年轻人对“枯燥”的忍受力非常低。

    确实,生活在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环境中的一代人,被“精彩”惯坏了,越来越失去忍耐枯燥、在枯燥中学习知识的能力。人们热爱爆梗、段子、金句、笑点,生动、抖包袱的感官刺激。习惯被消耗自己时间的娱乐文化所喂养,学习感官已经钝化,进入不了越过枯燥门槛而深度学习的境界。学习越来越依赖如社会学家伯格曼所说的各种装置范式,这些阅读装置以友好而人性化的方式帮你消除各种“枯燥”,将费力的文字转化成轻松的视听语言,植入笑点,人人面前一台可供随时切换的电脑。这些让你从枯燥中解放的学习装置,实际上已经不是学习,而让学习成为一种信息消费的景观。这种“学习景观”生产着让人躁动和焦虑的欲望,而不是用厚重的知识思想去驯服欲望,并让人安静下来。

    能真正滋养一个人的事,往往都带着某种枯燥,需要学习者忍受,投入深度注意力去穿透抽象。写作的开始,是枯燥的。阅读一本经典,是枯燥的。深刻的课堂,是枯燥的。创新创造的过程,往往也是枯燥的。枯燥是一个门槛,为不学无术、浮躁者、消遣者设置的障碍,越过这个门槛,沉浸其中,才能慢慢获得愉悦。精彩,不是一个“被动获得”的结论,不是让别人给你喂养,一下子就提起你的兴趣,而是在孤独静观、克服枯燥后先涩后畅,在读懂读通,习得新知,打通困惑后所获得的知识愉悦感。很多人特别喜欢那种无须自己投入多少理解力的“精彩”,上来就是高潮,开口就是金句,那只是娱乐和商业对你的消耗,而不是可沉淀、可致知的思想。

    写作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常有学生跟我说,我为什么不写,因为没有灵感,等有灵感的时候再动笔。我说,哪能这么被动等灵感?你得现在就思考和动笔。开始肯定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我的经验是,克服了开始30分钟的枯燥,逼着自己动笔,想着想着,就进入状态并找到灵感了。一气呵成,很少是那种一开始就有写作冲动的,而是在克服开始那30分钟的枯燥过程酝酿出来的。伟大的记者李普曼一生创作1000余万字,这需要克服枯燥的强大意志。李普曼初出道时,他的老师威廉·詹姆斯就教育他对自己要有所强制:一个作家每天至少要写1000字的东西,不管他是否愿意,甚至不管他有无东西要写。

    阅读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你要有耐心让自己慢下来,坐得住冷板凳,忍得了枯燥晦涩,去获得这个阅读资格,而不是看一两页就轻易扔一边。再深奥难读的书,克服了前30页的阅读痛苦,坚持一小时慢慢读进去了。前30页往往是作者设的障碍和门槛,一个优秀的作者也是在寻找优秀的读者,绝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一个不学无术的人糟蹋。很多人的问题在于,容易被书的标题吸引,却连30分钟的耐心都没有。那些让人很舒服、不断点头的轻松阅读,往往是重复你既有认知的无效阅读,要想获得认知增量,需要艰难的“入境”,需要烧脑的坚硬阅读。

    上一门好课也是需要忍受枯燥的。常听学生说,某某课是好课,老师善于讲段子;某某课太枯燥,全是抽象的概念和艰涩的推理。我说,判断一门课的好坏,绝不能用“能不能在10分钟内吸引我”的消费者自负去判断,那是对好课的侮辱。首先要清楚,自己是不是需要这门课去完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思想?学生与老师并不是“我花钱让你教我知识”的消费关系(流行的知识付费异化了教育关系),身心投入学习过程才会有收获。

    第二要有忍受枯燥的心理准备,投入和参与进去。知识的传授本身就带着枯燥。逻辑推理,方法训练,批判性思考,需要自己琢磨、分析、深思、质疑、否定才能内化,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投喂。把课堂当成在德云社嗑着瓜子、翘着二郎腿、后仰着身子等“包袱”,那能学到什么?课堂学习应该是一个把身子往前倾、坐冷板凳、主动致知(knowing)的过程。摆脱那种听奇葩大会看脱口秀综艺的消费感,试着忍受前30分钟的枯燥,才会有所收获。

    枯燥是一个门槛,庸人越不过门槛,睡着了,或者被电脑上的综艺和手机上的段子吸引走了,谋杀了时间。优秀的人忍耐了前30分钟的枯燥,沉浸到写作、阅读和课堂之中,日积月累,就有了学霸与学渣、人才与人手的分别。所谓优秀,绝不是机巧式小聪明,背后必有强大的枯燥忍耐力,是聪明人下笨功夫,越过了枯燥并攀登到知识高处的结果。

    什么是拖延症?我在课堂上跟同学们分享过克制拖延症的方法:忍受10分钟的枯燥,就战胜了拖延。迎合你欲望的事,从无须拖延,反要考虑“延迟满足”(实际上,延迟满足也是努力忍受相对于即时满足的枯燥性)。需要拖延的事,开头往往有一定的枯燥性,让人不想动手只想往后拖,枯燥让人望而生畏。强大自律的支配下,立刻着手去做,10分钟迈过去,接受了这个事情,进入做事的“心理场”,从中享受到成就感,受到“行动正反馈”激励,停都停不下来了。

    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克服枯燥的过程。运动,学英语,坐地铁时读书而不是刷短视频,睡前读几页书而不是刷短视频,会议间隙写几段文字而不是刷短视频。有了想法立刻记下来而不是“等会儿记下来”,多个动作,动笔去记,而不是相信记性或指尖。刚开始总有点枯燥,有了近一个月的积累,回过头去看,有了受益感,进入身体本能,就成习惯了,终生受益。

    专业训练的过程,哪一个不是克服枯燥的过程?史学家桑兵说,长时间不断重复的、枯燥乏味的基础性练习,是培养兴趣逐渐变成内行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弹钢琴,学历史,读哲学,读文献写论文,写一手好字,成为专家,每一项令人景仰的成就、受到业内外肯定的专业人士的背后,都经历过常人无法忍受的枯燥。你看到的有趣好玩,那是别人专业积累之后游刃有余的从容驾驭。创新,不是脑袋一拍灵机一动,新点子就来了,那是枯燥的重复实验、头脑风暴、文献输入、失败沮丧、爬起来继续干而不断累积的产物。专业学习和训练,本身就包含着克服外行人无法忍受的枯燥、读普通人永远不会读的东西,做一般人受不了的重复训练,站到其他人的肩膀上,从而拥有了不可替代的专业资本,超越“人手”成为“人才”和“人物”。

    看看那些能成就人滋养人、在哪里都能受到推崇的好品质,多跟“忍受枯燥”相关。延迟满足、专注、自律,核心都是对枯燥的克服。勤奋,刻苦,深刻,耐心,坚强,钻研,节制,谨慎,惜时,坚毅,慎独,忍耐,适应,仔细品其中都能看到对枯燥的超越,接受和越过枯燥,才能抵达这些滋养人格和意志、让人受益终身的好品质。

    很多时候,人们对“有趣”的追求中隐含着不愿投入枯燥忍耐的沉浸过程,一下就抵达“感官的愉悦”,这是肤浅之源。所以我觉得,应该珍惜那些考验你枯燥忍耐力的挑战,警惕迎合和喂养,第一份工作最好找一个能训练你枯燥耐受力的岗位,积累从容驾驭各种挑战的资本。如今很多所谓“学习”,已经脱离了真知的求索而成为保健按摩式,营造知识得到幻觉的商业娱乐。不是让你克服枯燥去获得新知,而是迎合着你“厌恶枯燥”的惰性,把需要硬啃的知识,再生产为表面有趣却失去原质营养的“知识点”“金句”“成功学鸡汤”。这实际上不是滋养,而是娱乐工业对你的消耗,消耗了时间、金钱和意志。他们席卷金钱一笑而过,你却在傻乐中成为废人,对“精彩”刺激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枯燥忍受的阈值越来越低。

    我常跟学生讲,学习就是学习,娱乐就是娱乐,想娱乐,那就好好玩,投入地玩。学习就是学习,不要机巧地伪装,美其名曰“娱乐式学习”。读书,尽可能去读严肃的文字,经典,原著,干货,在孤独的沉浸和默读中收获新知,并通过“输出”去固化它,在克服枯燥中获得一手的、上等的知识,而不是等着别人把你当宝宝、喂那种添加各种甜味剂、哄着你惯着你的“知识营养品”。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1月02日 11 版

别被“精彩”废掉,忍受枯燥是一种筛选机制
周梅森:作家不能在社会矛盾前闭上眼睛
中青阅读10月推荐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