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邱晨辉)今天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顾诵芬院士、王大中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此外,国务院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6项,其中:一等奖两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57项,其中:特等奖两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授予8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记者从科技部获悉,2020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举措,主要在严格控制奖励数量、三大奖向外籍人士开放和克服疫情影响,调整评审方式3个方面与以往不同。此外,本年度的奖项呈现持续激励基础研究、强调成果应用积淀、强化国际科技合作三大特点。
在工作措施方面,提名制实施以前,三大奖的授奖率保持在30%左右。随着受理数量的增加、奖励数量的控制,2020年三大奖通过项目进一步减少,授奖率下降至14.9%。此外,为贯彻实施《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对三大奖调整奖励对象由“公民”改为“个人”的要求,奖励长期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2020年,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向外国人全部开放。同时,考虑到疫情防控的需要,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纸质版提名材料延期接收;自然科学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奖项初评克服疫情影响,应急调整为网络会议评审,如期完成评审工作。
在奖项特点方面,记者了解到,国家自然科学奖评选出一批原创性成果,有的聚焦基础研究,也有的瞄准应用基础研究或民生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2020年度两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全部由化学领域研究成果摘得。此外,2020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坚持要求提名成果应用需满3年以上。2020年度获奖项目平均研究时间是11.9年,其中研究时间10-15年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比38.9%。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开放合作的步伐更加坚实。三大奖最终由外籍专家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有5个。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共授予来自22个国家的54位候选人和1个国际组织,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