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地形图,我们会发现,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四川盆地,地理上十分封闭:北边是大巴山脉,东边是巫山山脉,西边是青藏高原,南边是云贵高原。自古以来,交通就十分不利。李白的一首《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追溯起来,成都城市的崛起源于都江堰工程的建设。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工程是一个兼有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枢纽工程。它的建成,使成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而成都,不只有都江堰。
站在万里桥,看到杜甫门口的东吴船
很多朋友都熟悉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当时(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一家避安史之乱来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万里桥东边不远的浣花溪畔筹建茅屋草堂。次年春,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这首诗创作于草堂刚刚落成、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杜甫身居草堂,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万里桥边,帆樯林立,停泊着不少来自或将要发往万里之外的吴地的船舶。唐代成都就能直接与万里之外的东吴、也就是长江下游的建业(今南京)通航。其实,早在都江堰工程完成后,成都就成了长江上游的水运中心。万里桥的得名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据《三国志》记载,三国后期,关羽大意失荆州,被吴国杀害。刘备率大军攻吴又大败,两国关系降到冰点。诸葛亮认为,蜀汉虽号称天府,十分富庶,却不足以单独与占据黄河流域的曹魏相抗衡,必须连吴抗魏,才能图存。
为了和东吴搞好关系,225年,诸葛亮派机智善辩的费祎出使吴国。诸葛亮亲自为费祎送行,费祎也深知诸葛亮的心思。在将要登舟之时,他站在桥头,握住诸葛亮的手说,“万里之路,始于此桥”(李吉甫《元和郡县志》)。
费祎从成都出发,进入岷江,再沿岷江进入长江,沿长江东下,直达吴国都城建业。见到孙权后,费祎深入剖析了吴蜀联合抗曹的必要性,得到东吴的认同。此后双方恢复友好关系,沿长江往来不断,诸葛亮为费祎送行的那座桥就被命名为万里桥了。到了唐朝,万里桥畔,酒店林立,游人如织,是一个繁华的市井空间,正是当年杜甫看到的情景。
蜀锦濯出了一座锦官城
杜甫在成都还留下了另外一首很有名的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为什么把成都称作锦官城呢?
成都平原盛产桑蚕,织锦业发展很早。到了汉代,在成都笮桥南岸有个锦官城,是政府设立的专门负责织锦业务的地方官居住和出产蜀锦的地方,是成都的工业区。蜀锦织造工艺流程中有一道重要程序,就是在流经城南的流江水中“濯锦”,即漂洗半成品的蜀锦。用江水漂洗过的蜀锦颜色鲜艳明丽,十分漂亮。所以,成都人干脆把流经城南的一段江水称作“濯锦江”,简称“锦江”。再后来,成都也就被称为锦城、锦官城了。
锦是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用染色的熟丝线织成,是丝织品里的精品。唐朝时期,蜀锦进入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成为向朝廷的贡品。
根据《蜀中广记》卷67,唐中宗特别宠爱安乐公主,公主出嫁时,中宗给她大量珍贵的陪嫁,其中包括特意为其定制的一件蜀锦裙子“单丝碧罗笼裙”。这条裙子由细如发丝的金线织成花鸟,鸟的眼睛、鼻子、嘴巴、羽毛等都栩栩如生。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进行考古发掘时,一个贵族古墓群出土了大量织锦。经鉴定,这些织锦的年代属于南北朝到唐朝之间,而且绝大多数是蜀锦,这成为陆上丝绸之路上蜀锦大量流通的重要证据。而且,蜀锦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行销海外,日本的博物馆里就保存有唐代蜀锦。
亡国之君创造了春联与官箴
历史上,成都先后成为古蜀国,三国时期的蜀汉,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后蜀等割据王朝的都城,还一度成为唐王朝的陪都。在此过程中,成都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很大,除了都江堰工程、蜀锦之外,其他的比如,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我国最早的纸币——交子、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太阳神鸟等,都出自成都。
就连被史家看作亡国之君的后蜀国君孟昶,也给后世留下两样珍品:一样是春联,另一样则是官箴。
我国最早的春联可能出自孟昶之手。《宋史》记载,后蜀时期,每到除夕,孟昶都让翰林学士在桃符上题写一些吉祥如意的迎新文辞,在新年开始的这一天,把桃符挂在后宫寝殿的大门两边。
在后蜀被北宋灭亡的前一年(964)年末,北宋大军将要兵临城下的消息已经传开,但为了稳定军心民心,孟昶还是照例让翰林们题写桃符迎接新年。翰林学士幸寅逊等早已如惊弓之鸟,人心惶惶,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词都被孟昶否定了。
最后,孟昶命人拿笔墨,略一思索,在桃符上写下了这样一幅春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平仄押韵,对仗工整,用词贴切,满含吉庆,充分显示出孟昶的才华,跟我们今天的春联十分相似。这幅联语也被看作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副真正意义上的春联。
再说官箴。在今天河南开封的开封府,也就是当年包拯审案办公的地方,有一块显眼的大石头,刻着16个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是从宋朝留下来的“官箴”,竖立在全国各府、州、县衙门里,时时告诫地方官要一心奉公,上对得起苍天、皇帝,下对得起黎民百姓。因为刻在石头上,所以也叫“戒石铭”。
这16字铭文最初出自谁的手呢?还是孟昶。孟昶认为,吏治乃是治国根本,在位前期曾下大力气整顿吏治。为了诫勉地方官,孟昶特意写了一道特殊的“官箴”诏书,颁行全国,告诫地方官。这段“官箴”诏书总共有24句话,其中就包括“尔俸尔禄,民脂民膏;百姓易虐,上天难欺”。
后蜀被北宋灭亡后,一些文献资料也同时被搜罗到了北宋都城开封。当宋代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查阅到孟昶的这份“官箴”诏书时,很受感动,也觉得十分可取,所以,特意摘出其中这四句话,作为宋朝的“官箴”,颁行全国各府、州、县衙门,成了宋朝的“戒石铭”。
(作者系河南大学教授,《百家讲坛》“六大古都”“黄河上的古都”“丝路上的古城”主讲人)
程遂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