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中医药在海外

完善立法与科教,助力马来西亚中医药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1月23日   08 版)

    马来西亚的传统医学包括马来医学、中医学、印度医学、顺势疗法及伊斯兰医学等。虽然在华人的带动下,中医药与针灸在马来西亚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但这两者目前仍未被纳入医保,且马来民众对于中医药的接受度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情况,在科技部国际培训“中医药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高级研讨项目”的支持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赵静教授团队与马来西亚医疗领域相关专家,就中医药在马来西亚的发展与传播进行研究,并撰写相关文章,建议通过推动中医立法,提高民众认知度,着重教育与培训、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等方式更好地推动中医药在马来西亚的发展。

    针灸备受重视,教育推动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在马来的发展早有渊源。公元前1至公元2世纪,中马两国已有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15世纪,郑和七下西洋,五至马六甲,带去了肉桂、大黄、茯苓等大量中药,除此之外,还带去了一批中医,如著名医家匡愚。15世纪以后,随着马来移民潮的兴起,大量中国人口涌入马来,中医药也以其独特的疗法和疗效在马来得以传播。20世纪20年代,马来出现了专门的中医中药组织机构,最早的是麻坡中医研究所(1924年)、雪兰莪杏林别墅(1925年)、霹雳药材行(1925年)及槟城中医联合会(1928年)。此后,马来先后成立的中医药组织曾超过40个,分布在各州。

    针灸作为中医药的主要形式,在马来的应用较为广泛。马来政府也推荐针灸这种非药物治疗,并曾在一段时间规定针灸相关的盈利被豁免个人所得税。2014年,马来共有15家医院提供中医针灸等治疗,其中针灸科治疗痛证及中风备受重视。然而2015年,政府开始对中医包括针灸医疗收费征收6%的消费税。

    随着针灸使用的增多,针灸研究在马来也随之开展。2011年,传统和补充医学委员会的9项研究当中,有1项便是关于中医针灸或马来按摩对中风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当下,马来中医师或针灸师如果进行研究,可向该国卫生部下属6大国家健康机构咨询或寻求帮助。

    教育是中医药在马来传播与发展的一大助力。目前,马来传统和补充医学教育可分为两类,即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2009年,马来的中医教育由民办转为政府认可的传统医药高等教育。2013年,马来华人医药总会宣布整合马来西亚中医学院、柔佛中医学院、吉隆坡中医学院等院校,成立中医药大学,推动了传统中医药学术教育的发展。

    随着传统中医药立法呼声的提高,马来私立高等院校纷纷建立起政府承认的中医药专业。目前,国际医药大学、英迪学院、南方大学学院、拉曼大学等7所高校已成立或正在筹建中医药高等教育专业,旨在培养专门的中医药人才并成为本土中医药人才的摇篮。

    此外,马来政府对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施行“医”“药”分别管理。对于医务人员(包括医生与药剂师),政府统一进行管理。对于中药材的经营,则受马来西亚药品管理局(Drug Control Authority)的管理。目前,经该国卫生部承认的组织机构分别为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马来西亚中医总会(前马来西亚中医师公会)及马来西亚中医师暨针灸联合总会。马来的中医师要想取得执业资格,需要成为其中一家组织机构的会员,并在该国卫生部统一注册。

    在推广与发展中医药方面,上述中医药组织始终积极推动中医药在马来的传播与发展,在争取立法、开展教育、普及宣传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药尚未纳入医保、民众接受度不高等问题有待解决

    赵静团队指出,纳入医保和提高马来民众的认可度将是中医药在马来西亚进一步发展必须应对的挑战。过去30年,在马来华人华侨与专业组织的努力与推动下,中医药特别是针灸和中药,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丰富了治疗形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马来民众的认可。然而,一方面,中医、针灸的病种以慢性病、终末期疾病为主,诊疗费用均不在医保涵盖的范畴内,需要病人自费,这使得中医行业服务对象受限。因此,马来民众不断呼吁将中医、针灸纳入医保,并提呈相关议案,虽然引起了上层管理人员的重视,但目前仍未成功。另一方面,由于中医药治疗需要自费,多数民众基于经济原因无法体验中医治疗,加之马来西亚主流医学及其他传统医学从业人员对中医药尚有排斥,也影响了民众的接受度、认可度。

    中医药科学研究在马来也有待开展。近年来,在中马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马两国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合作得到了一定的推进。然而,由于马来西亚法案施行时间尚短,中医药科学研究虽得以开展,但由于中医从业者对科研设计与要求不熟悉、缺乏经验,加上科研资金短缺、整体研究环境不佳等问题,相关中医药研究开展得依旧十分有限,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也很少。

    此外,目前马来中医人才仍处于紧缺状态。虽然7所高校开设有中医本科专业,但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临床轮转见习和实习基地较少等问题。另外,由于经费及教职人员有限,多数大学教师身兼多职,难以扩大招生规模。再加上马来中医师、针灸师未能与西医师获得同等地位,也影响了招生规模和生源。

    将中医学向“非华人”族群推广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马来西亚拥有规模庞大的华人族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始终作为马来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坚力量。这也是中医药在马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将中医学向“非华人”族群推广,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将在东南亚地区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扩大文化交流与影响,提高民众的认知度,从而进一步呼吁卫生部提案,争取马来西亚政府对中医、针灸立法,将其纳入医保范围,最终推动中医药在马来的进一步发展。

    马来西亚的华人圈具有十分坚实的中医学受众基础。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目前,在马来国内中医院校进行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培训的年轻群体日益增多。已经开展临床工作的华人医生也频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短期培训项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马来中医学教育的不足。

    随着中马两国的交往交流不断增加,广泛的学术交流可为马来提高中医水平提供新途径。对此,赵静团队建议,强化中医学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如通过与中国院校联合办学的形式,提高医学生及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可以在目前中医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中医教育的投入,增加中医师资的培养力度,甚至可从中国大陆引进优秀的中医人才,推动马来中医药的发展。

    赵静团队认为,中国作为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凭借与马来西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独特优势,是促进马来西亚中医药科研发展的“最佳合作伙伴”,可通过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先进、完善的中医药科研理念与科研人员,从而提高该国中医药研究的水平和高度。

    “马来西亚中医药的发展过程,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传统中医药疗法不仅在养生保健方面,还作为疾病治疗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被该国人民喜爱。马来西亚的中医药发展虽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但正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可以展望,随着马来政府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和支持,以及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不断得到认可和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药能够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马来西亚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赵静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1月23日 08 版

互联网诊疗或可缓解结核病患者疫情期间复诊难
年轻女性需了解宫颈病变到宫颈癌还差几步
完善立法与科教,助力马来西亚中医药发展
“中药痴”刘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