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要防止出现合成谬误,不把分兵把关变成只顾自己不及其余,避免局部合理政策叠加后造成负面效应。”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强调,要防止分解谬误,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更不能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难以承受。
——————————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2年经济工作定下的主基调。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三季度同比增长4.9%。这是近20多年来,除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少有的单季度GDP同比增速跌破5%。经济稳增长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
“三重压力”该如何应对化解?经济增速承压,2022年的经济预期该如何稳定?来年的经济工作应采取哪些新的方式方法?此次会议给出了答案。
稳住预期,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此次会议上,“稳”是最为突出的关键词,一共出现了25次。“稳”已经连续几年被定为下一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
12月1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平稳开局,向好发展。“宏观政策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稳健就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管用性,抵御经济下行压力,使‘六稳’稳得牢、‘六保’保得住。”韩文秀提到,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财力下沉,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政策要有机结合。
华夏新供给经济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在复杂严峻的局面中必须强调稳中求进,必须正视外部和内部不确定性的交织,尤其是要在不确定性中看到确定性,从而稳定预期。
在12月11日的一场公开论坛上,贾康在线上发表观点称,当前形势下大家对中美两国关系的预期不够稳定,但要看到中美共享同一个全球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尽管有极个别政客试图打压,但中美之间不可能完全脱钩。尽管外部环境看似“剑拔弩张”,但实际上中美企业之间并未脱钩。
贾康举例说,曹德旺等中国企业家准备在美国追加投资,扩大产能,受到了美国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和欢迎;很多美国企业也在中国加大投资,比如特斯拉在上海投资建造规模最大的外资单体工厂,最新款的特斯拉汽车正从上海源源不断地供给全球市场。
“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美共享一个产业链,生产关系就不会完全脱钩。”贾康强调,有很多来自美国的订单最终还是由中国企业承接,而且中国方面特别强调中美之间要“和平竞争”,更多地强调合作的可能。“我们要在看到不确定性的同时看到确定性,争取在中美之间掌控分歧。”
给民营企业吃好“定心丸”
对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出了精准“药方”,包括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等七个方面的政策,并且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碳达峰碳中和。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看来,这五个问题是把理念提高到了从来没有的高度。他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一些干部在理解中央提出来的一些政策时,正确认识和把握还不到位?”他认为,是否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五方面,将会成为衡量明年经济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同样在这场论坛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也指出,经济预期的弱化与否跟政策执行有很大关系。过去有些行政力量通过数量控制的方式,过度干预市场正常运转,导致需求收缩、供给调整、预期不稳。“明年要确保让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成为主角,而不是靠行政的干预。可以看到,明年的政策会进入一个新的框架。”
在张军看来,很多政策在出台时都会辩证地提出双重甚至多重目标,强调“既要、又要”,但在执行层面往往就不够明确,各级政府会揣摩分析哪一个目标更为重要,如果认为环保目标更重要,很可能就会倾向于加大环保力度,甚至损失一些GDP也要保住环保指标。而此次会议释放的信号表明,明年在宏观管理政策上或将实现改变。
“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搞‘碳冲锋’,有的搞‘运动式减碳’,这些都不符合党中央的要求。”韩文秀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要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要防止出现合成谬误,不把分兵把关变成只顾自己不及其余,避免局部合理政策叠加后造成负面效应。”韩文秀强调,要防止分解谬误,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更不能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难以承受。
今年以来,社会舆论对共同富裕、防范资本无序扩张、粮食等初级产品供给、碳达峰碳中和等话题的讨论往往陷入一种误区,认为是对企业和经营者不友好。对此,贾康指出,管理部门一定要继续给民营企业吃好“定心丸”,要深刻领会中央纠偏的目的是支持企业创业创新。
贾康举例称,共同富裕的推进过程必须要有“持久战”思维,要有更合理的配套政策体系,要在直接税改革等方面寻找方案,而不是否定发展的差异性。“决策层也给出了清晰的声音,绝对不是要搞‘杀富济贫’。”他补充说,“稳字当头”的要求之一,是消除市场的种种疑虑,消除一些先富起来的社会成员的恐慌心态,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减少极端化、非理性的观念影响。
明年经济关键还在就业
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许多机构都会对下一年经济走势作出预测。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12月6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中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8%左右的增长;而考虑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2022年的GDP增速预计将增长5.3%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全球经济将在2021年增长5.9%,在2022年增长4.9%;而中国经济2021年将增长8%,2022年增长5.6%,增速依然快于绝大多数经济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魏建国认为最为关键的是明年的就业情况。“今年我们的考验过了,明年的就业是个考验。”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全文只提到3处“就业”,今年则提到了8处: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再创新高,并且将首次超过千万规模,达到1076万人,对青年就业市场带来挑战。今年以来,一些行业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温、收缩情况,创造和吸收就业的能力有所下降。
魏建国指出,要应对明年的就业挑战,主要还是要让市场主体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让经济的每一个细胞充满活力,能够吸收就业”。他谈到,目前加工贸易可以帮助农民工群体就业,跨境电商帮助很多大学生就业,一般贸易解决了很多城市人口的就业。“明年在就业方面,服务业能不能有一个惊喜?这是我们很期待的。”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政策已然成为许多政策的“锚点”。12月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要应对“三重压力”,尤其是恢复需求、引导预期,就要让消费发挥基础作用,也就要实现更为稳定的就业。“消费的基础性作用靠什么?稳就业、稳市场主体!”
在徐洪才看来,只要保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大体一致,就能真正支撑消费恢复和增长。而对于居民收入,此次会议也重点提及收入的三次分配以及共同富裕目标,并且对青年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问题提出要求。“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是要把消费潜力提升起来。”而这些都建立在明年就业更加充分的基础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