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安静:以写实之笔描绘青春之美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2月14日   08 版)

    安静(左二)在其作品展现场 陈鼎/摄

    《成长》 陈鼎/摄

    《处暑——新莲》 受访者供图

    安静,一个很容易被记住的名字。如今,艺术圈中越来越多的人会将“安静”这个名字与“写实油画艺术家”这一身份联系在一起。伴随这一身份而来的,还有乌克兰国立美院荣誉教授、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俄油画协会理事等头衔。

    安静温和、谦逊、低调,在日前启幕的“绽放——安静油画作品展”上,安静走入观展人群,向观者逐幅介绍这些她过去20年的心血之作。她就像一位亲切和蔼的老师,评价着每一个她心爱的“学生”。事实上,安静的确曾经是一名中学老师,而她的学生也的确就在那些画里。

    记录“青涩年华”的女画家

    毕业于师范院校的安静,意料之中地进入学校当了美术教师。虽然肩负繁重的教学任务与家庭责任,但她从儿时便开始的“画家梦”却从未放下。她一边教学,一边画画,温柔随和的性格让她可以与学生走得更近,孩子们都喜欢她,愿意与她分享成长中的大小事。而作为一位油画创作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的艺术创作与教师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那是在一次初三年级冲刺阶段的监考中,安静注意到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学生。女生有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但这双眼睛布满了血丝。女生咖啡杯不离手,桌子上堆满了厚厚的书本。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含苞待放的年龄,却给人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安静看在眼里,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也是在那一刻,安静决定拿起画笔画下她身边的这些孩子,展现她最熟悉的青少年的生活与所思所想,记录他们成长中的喜怒哀乐。安静的“青涩年华”系列作品也由此诞生。

    安静说,在艺术作品中,反映青春期少男少女生活的作品非常少见。这个年龄正处在初中阶段,他们大多数时间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学校,一般艺术家很难有机会走进校园了解他们的生活,而她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她每天面对的都是这些孩子,了解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感,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她聚焦于这个特定群体,通过表现他们各具特色的神态以及书包、MP3、飞翔的千纸鹤等,呈现90后一代的青春期记忆,并给予观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安静说,她的这些作品展现出的是其怀揣青春理想的一种折射,是其营造精神乐园的一种艺术绽放,是其以此方式引起更多人关注青少年的一种特殊表达。“你想要描绘他们,就一定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他们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朋友。他们有什么小心事都愿意跟我说,比如收到一个男生小纸条呀,学习压力很重啦,与同学闹了别扭等。我喜欢用画笔描绘孩子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一面。很多看过我的画的人都说,如果你笔下的这些女孩儿是自己的女儿那该有多好呀!”

    安静就这样找到了自己创作的“自留地”,并专心耕耘,她一笔一笔地画下那些青涩的体态轮廓、灵动的眼神和青春故事。在安静看来,青春象征着活力、朝气、多变,以及不可限量的未来。那是一种令人充满希望的感觉,也是青春之美的魅力所在。

    安静这一画便是七八年。2010年10月,安静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了“如歌年华——安静写实油画个展”,这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场个展。展览备受艺术界的关注,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安静笑说:“从此在艺术圈中,她成了‘那个画中学生的女画家’。”

    只缘“身”在此画中

    安静认为,写实油画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存在感,将画家本身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最真实、最直接地传达给观者,对于观者来说,接受起来不会有距离感,更易于接受。“我很迷恋写实油画的真实感和其对细节的打磨。尤其是对人物神态的刻画,我觉得只有写实油画才能把画家想要描绘的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面貌,还有复杂的心理感受,通过微妙的眼神、丰富的肢体语言,真实而直接地传达给观者。我认为,一幅能打动人的作品,一定是有深度、有厚度,能够触及人灵魂深处的。”

    后来,安静离开了校园,成为全职画家,全身心投入写实油画艺术创作。至今,安静已创作了大量的写实油画作品,题材也已走出校园。然而不难发现,她的作品还是以描绘年轻女性形象为主。

    对于这一创作偏爱,安静解释说,女性画家画女性其实画的是自己。与男性画家相比,女性画家在创作女性形象时更多是由内而外地进行情绪抒发,这种创作带着自身生活的记忆与感受,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诉说。“也许画的形象不是我,但是她们的内心就是我,她们的经历也是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我十五六岁的时候,也会有那种青春期的萌动,也有考学的压力。我在农村生活过十几年,农村的女孩子喜欢的东西我都知道,我会经常跟她们交流。她们纳鞋底,她们搓麻绳,她们剥莲子,这些都是我曾经历过的生活。我把她们画了下来,形成乡情民俗系列,就是为了展现农村女孩子的质朴,以及她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而作为女性,我也可以更多地从内心去感受女性,去表现好女性。”

    安静执着于女性形象创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认为女性形象“真的太美了”。安静从小痴迷于唯美的事物,到后来创作油画也多选择唯美形象。安静相信,女性形象是大自然对这个世界的恩赐,女性之美是无法被替代的。女性形象柔美而细腻,同时又拥有生育这一强大的力量,使得女性虽柔弱却又坚韧、博爱,这一特质令女性形象内涵丰富,十分打动人。

    有了具体的形象,安静便将艺术的触角伸向数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她通过青春年少的女性形象,展现各类民俗劳动的场景,展现二十四节气的时令变迁。作品中的中华文化符号与画面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形神完美结合,使观者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与浓郁的地方传统风韵。“比如我画的《处暑——新莲》,就描绘了女孩子采摘莲子的场景。当年,我老家就在河边,我们经常去采莲子,采完直接就掰开吃。我画中描绘的内容大多都与农事活动紧密结合,我希望通过这些年轻女性明媚靓丽的形象,展现不同节气的特质,从而加深人们对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理解和关注,通过艺术去保护中华文化遗产。”

    让“自由”引领美育

    作为画家与教育工作者,安静对美育有着自己的理解。她坚信,美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审美与品位会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生活之中不管是对生活用品的挑选,还是日常着装,同样是到了一定年龄,有的人你就会感觉他依然很优雅,但有的人则仿佛放弃了审美,这种所谓的放弃,并不是他故意为之,而是他不知该如何选择。这就是品位出了问题,审美出了问题。”安静举例说。

    安静认为,一个人对艺术、对美的感知能力,需要在孩童时期进行引导和启发,需要让孩子更多地去接触美好的事物,如此才能形成直接的感受,最终形成审美习惯和品位。安静不赞成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参加校外各类艺术技能性辅导班,孩子们不应被教导该如何画才是对的,他们需要的是鼓励与创作的自由。“不要告诉孩子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太阳是什么颜色的,不要过早地去限定他们,给出很多规则。要让他们自由发挥,要多表扬,多鼓励,怎样画都是好的,都是对的。艺术本身没有统一的标准,孩子对艺术的自信是最重要的。我也建议学校内可以多开设艺术类课程,让孩子们多动手,多去观察大自然,多看看美术馆、艺术馆。孩子们的眼界开阔了,审美水平也就上去了。”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2月14日 08 版

章红艳:怀抱琵琶,奔赴音乐的远方
安静:以写实之笔描绘青春之美
莫让元宇宙代替了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