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金银花成湖南深山里的“致富花”——

一簇忍冬暖山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洪克非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2月17日   07 版)

    一株半米高的金银花让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村民卢军成燃起希望。年逾五旬的他家住该县虎形山瑶族乡水利凼村。在海拔1700多米的隆回山区,可种植的经济作物很少,他大量种植忍冬属植物金银花,让一家人的生活摆脱贫困的桎梏。

    邵阳市乡村振兴局一名负责人介绍,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与湖南其他地区多有差异,山上、山下温差10摄氏度以上,加之水土条件限制,像湖南乡间广泛种植的水稻在此亩产不过400多斤。而根系发达、耐贫瘠、耐干旱的金银花不仅可以有较为不错的经济效益,还有控制水土流失、美化居住环境的效果。

    然而,五六年前,卢军成种植的5亩多金银花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年年费心费力,可收成不佳,亩产仅约500斤。依照当时每斤4元的市场价格,刨去肥料等成本,年收入最多有五六千元,一家六口的生活捉襟见肘。

    与卢军成同村的金银花种养大户黄守华等也面临一些难题:山土贫瘠加上部分地区土壤过度使用化肥,导致金银花种苗存活率仅约60%、品质受损。

    今年57岁的黄守华年轻时在外务工,2010年返乡。2011年后,他瞄上了当地普遍种植的金银花。“那时候金银花亩产很少,都是零零碎碎地种植,但价格还不错。”黄守华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流转了700多亩山地种植金银花,跟着其他农户学种植,并慢慢地扩大规模。

    但品质与产量一直是限制当地金银花产业的瓶颈。

    2015年,黄守华开始“死磕”土壤退化和酸碱度平衡的问题。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参加了农业农村部组织的一些培训活动,并联系上了上海、广州的科研院所。按照专家的指导,黄守华反复改良种植技术,历经5年,终于在土壤修复、病虫害防治上有所突破,种苗种养存活率大幅提高,亩产能达2000斤左右。

    近年来,在当地党政领导的支持下,黄守华等人还组建了金银花种植合作社,100多户社员中有30多户是贫困户,“按照目前农户种植的品质,多数亩产已能到1500斤以上”。卢军成家的金银花产量也增加了两倍,加上行情蒸蒸日上,他家已脱贫出列。

    除了土壤条件外,市场的价格波动、产业管理的粗放、信息失真都成了隆回10多万山区人民种养金银花的难题。

    2012年至2013年,湖南、广西等地金银花价格暴跌至1元多一斤,大批农户毁树弃种。湖南鸿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鸿利药业”)副总经理舒清理介绍,当时一直种植食用金银花的这批创业者心有不甘。时年36岁的公司董事长舒利甚至将市里的门面统统卖掉,并向亲友借款,按照每斤3元的价格收购农户种的金银花。他们一家家去劝说农户不要放弃、挺过困难时期,同时自筹资金建了两个面积1000亩的标准化生产基地。

    如今,随着行情变暖,金银花市价翻番。渡过难关的湖南鸿利药业也发展成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加工生产金银花达3000吨,产值近两亿元,让附近3个乡镇的1.5万多贫困人口受益。

    今年51岁的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村民步泽战便是其中一名受益者。2018年,鸿利药业对该村进行产业帮扶,给贫困户上金银花种植技术培训课,免费发放有机肥料和金银花幼苗,并按市场行情保底收购采摘的金银花等。

    2020年,步泽战家种植金银花面积6亩多,仅靠金银花便收入4万多元。由于种植金银花只需半年时间,步泽战闲时还能去做建筑帮工增加收入。

    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支书郑小红透露,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村310户都种金银花,土地平整、苗木选育、修剪施肥等环节都制订了明确的操作规程和标准。依靠这一产业,去年村里的5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小沙江镇镇长吴毅龙透露,当地有九成以上农户种植金银花,一些种植大户年收入可达百万元。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在上级农林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下,金银花已衍生出很多关联产业,如育苗、加工。

    据隆回县农业农村局的范锡清介绍,全县种植金银花的规模眼下已扩大至22万多亩,从事相关加工经营的省市级加工龙头企业有5家、二线加工企业42家、生产金银花的合作社近80家。

    除了药用食用外,不少企业将金银花制作成牙膏、洗发露等,还有企业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将其加工、加入动物饲料中,拓展市场销路。

    “不仅山区10多万种植户养家致富,进行二、三产业加工销售的受益人群也有10万人,全县金银花行业综合产值达到了40亿元。”范锡清说,县里规划在2025年,要形成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开发,综合产值要实现百亿元的目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洪克非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2月17日 07 版

一簇忍冬暖山乡
部分黄河河道沦为垃圾场 威胁全国最大灰鹤越冬地
第五届“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
守望特教 慈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