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2月0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所高校的红色思政育人试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2月08日   12 版)

    扫一扫 看视频

    一个画面始终定格在孙维的头脑中,他久久难以忘怀。作为烟台大学“热血胶东·红色育人”宣讲团时任团长,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孙维读了很多遍,却是第一次真正走进杨子荣的世界。

    两年前,宣讲团成员来到杨子荣的故居。50多岁的村民王传绪将大门缓缓打开,“老杨家一门三代都是军人!”他说着竖起了大拇指,淳朴的笑容里满是敬仰和骄傲。

    故居、纪念馆、镜头下、文字里……宣讲团成员开始探寻杨子荣的生平,也由此开始了一段红色文化发现之旅。

    历经一年多的酝酿,这段红色之旅最终结出累累硕果:从校内到校外,由学生们全程参与调研创作的《剿匪英雄杨子荣》宣讲作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在大学生们动情的讲述中,那位挪着小脚奔走在胶东大地、苦苦寻子5年的母亲形象令现场的法官、审判员和干警们几度哽咽。杨子荣1947年牺牲后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就发生在他们所工作的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这是《剿匪英雄杨子荣》宣讲会走进牟平区人民法院的一幕。

    为了让莘莘学子成为红色文化传承人,烟台大学立足胶东红色文化资源,组建了这一宣讲团,从2019年成立至今,从校内到校外,该宣讲团足迹遍及企业、中小学、法院等,成为烟台大学响当当的红色名片。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胶东发生过胶东保卫战、地雷战等知名历史事件,涌现出杨子荣、任常伦等战斗英雄。胶东地区先后有50万人参军、280万人次踊跃支前、7.6万人为国捐躯,胶东抗日根据地是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最早、经济实力最雄厚、兵源最充足的根据地。

    此前,尽管身处胶东大地,这所高校的不少青年学子对胶东红色文化却所知寥寥。

    如何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如何将红色教育有效植入思政课程体系中?烟台大学开始了深耕红色思政的立体化探索。特别是2021年2月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烟台大学努力用好胶东红色资源鲜活教材,坚持红色育人道路,传承红色基因。

    “好的思政教育应当是浸润式的,让学生参与红色故事挖掘、整理、讲述的全过程,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红色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热血胶东·红色育人”宣讲团指导教师、该校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大鹏说。

    在胡大鹏和团委教师张成友的带领下,宣讲团师生通过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队,每年到胶东各红色纪念馆、旧址等参观、学习并收集相关材料,整理胶东红色文化相关书籍、报刊、照片等资料,在此基础上,拟定选题、撰写宣讲稿、制作PPT,逐渐形成了“学习-挖掘-整理-讲述-传承”的全链条、沉浸式红色教育宣传模式。

    “作为宣讲团成员,我逐渐熟悉了这些英雄背后的故事,他们坚强不屈、血战到底的精神令我动容。无论宣讲多少场,我依旧热血沸腾。”该校体育学院2017级学生汤子恒坦言,通过一次次的宣讲,这些英雄在自己心里已不再是昔日刻板形象,成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如今,这一宣讲模式已在烟台大学更多学院中加以推广。

    “红色文艺”则是烟台大学探索的又一育人模式。原创舞剧,再现家喻户晓的传奇史诗;动人舞姿,再塑人民战争的英雄群像;青春舞者,再传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大型红色原创舞剧《地雷战》的正式公演距今已有半年。

    该剧以家喻户晓的海阳地雷战故事为主线,分为“引信”“埋雷”“造雷”“爆雷”“烟火”五幕,塑造了大义凛然的老村长石大爷、坚定果断的区委会雷主任、机智勇敢的民兵队长赵虎、飒爽英姿的女兵队长玉兰等英雄群像。

    从策划到公开上演,该剧历时近两年,“我们力求将这部红色舞剧打造成烟台大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品牌,赓续红色血脉,让当代青年充分了解革命先辈前赴后继的英雄事迹,让红色故事和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邹淑珍说。

    令该校人文学院2020级学生梁佳馨深为感动的是,“舞剧于细微处见震撼、于故事中显精神,让我们通过这堂舞台上的生动党教育史课进一步了解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红色的种子也在心中深深扎根”。

    在这所高校,一场胶东红色音乐传唱会专为师生定制,借助合唱、歌舞、情景再现等形式,生动演绎了16首反映胶东抗战的红色歌曲。

    为了搜集这些歌曲,该校音乐舞蹈学院张超老师带领学生走访多个县市区,最终找到14位能够唱出当年歌曲的老人,他们中有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战士、老党员以及青妇队长、妇救会长,最大的93岁,最小的89岁。

    时隔半个多世纪后,这些经历生死考验的老人们再度唱起当年的红歌,苍老的面庞无不展露出自豪的神态。张超清晰记得,莱州市的邓茂亭老人尽管已是91岁高龄,一首100多字长歌词的《海阳的铁西瓜》依然唱得铿锵有力、让人备感振奋。

    传唱会上,当老人们现场高歌的一幕幕在大屏幕上重现时,张超留意到,台下不少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她看来,“这些可信的口传档案由学生亲耳聆听、亲自讲述,必会成为意义深刻的思政课程”。

    通过深挖胶东红色资源中的思政元素并解读其中的党史“密码”,烟台大学思政课教师使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相互协调、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得益彰,思政课已成为广受学生欢迎的“爆款”课程。该校为此还设立30万元思政专项经费,支持各院系和相关机构的胶东红色文化研究与开发。

    如今,这所高校已将“根植胶东红色育人文化”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红色研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如何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等课题吸引了学界目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2月08日 12 版

潜心立德树人 构建大思政新格局
90后思政教师实力“圈粉”00后
一所高校的红色思政育人试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