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域面积931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0万,其中户籍人口106.7万,辖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昆山旅游度假区两个省级开发区,以及8个镇。沪宁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京沪高铁穿城而过,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至昆山花桥。昆山人文荟萃,是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等先贤的故乡,祖冲之曾在此担任县令。“百戏之祖”昆曲发源于此。拥有“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作为江苏改革开放的缩影、全国县域发展的典型,昆山承载着中央、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的殷切希望。近年来,昆山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先行军排头兵,“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现代化建设试点、高水平全面小康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昆山成为全国一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的县级市,连续17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
---------------
昆山市紧紧围绕“六专题一实践”工作主线,“一把手”书记带头学党史、办实事,通过强有力组织领导,立足百姓身边事、切身事、攻坚事,真正把民之所忧、民之所盼作为帮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着力点,坚持把学习工作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教育的热度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工作力度。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出实效、“践”真章,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变化和实效。
广泛征集项目“汇清单”
制定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创新推行“六步工作法”,累计发布重点领域实事项目302个,遴选出“红管先锋”“深化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建设”“长三角地区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等市级重点项目31项凸显昆山特色的市级重点实事项目。征集“惠民利民微实事”项目1986个,其中长效项目1046个。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机制,确保各类项目有序推进。
紧盯民生诉求“解难题”
为深入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昆山市4245个基层党组织积极成立“党员战疫先锋队”,成为全市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力量。深入实施“红管先锋”书记项目,健全完善“五方议事”机制,优化拓展“城事通”平台功能,持续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设“家门口的暑托班”206个。接轨上海优秀医疗资源,与上海30余家知名三甲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关系。对接上海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推动教师培训培养、新课程改革、家校合作研究等共建项目实施。“昆嘉太”联合成立“家庭建设”成长服务公益联盟,推进沿沪“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创新融合发展。积极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安全生产检查,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聚力助企惠企“促发展”
全面打响“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推广“容缺受理”等服务模式,简化前置申报材料,极限压缩审批时限,实施重点项目“拿地即发证、出证即开工、完工即验收”全链代办服务模式。紧抓昆山试验区扩区、《条例》实施的重要机遇,全域建设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推动昆台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台胞台企同等待遇“应享尽享,全面见效”。大力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和“崑朋”数字生态伙伴计划。推出“昆科贷”“昆贸贷”“昆链贷”“昆台融”等金融产品,设立运作总规模100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50亿元的台商发展基金、2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鼓励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新增上市企业4家、累计达40家。
注重跟踪问效“提实效”
昆山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创新实施“六步工作法”,建立了“征集公示-月报进展-过程监督-问题通报-绩效考核-建章立制”的闭环工作机制。突出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示范作用,市四套班子领导逐一挂钩联系市级重点项目,开展走访调研,有效带动全市各板块各部门形成“一把手”总负责的推进落实机制。昆山市委巡回指导组深入各板块各部门进行督导,着力检视、整改和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数据、图片和信息来源:昆山市融媒体中心)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