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点,1986年出生的江苏苏州胥口小伙沈麒关掉只响了一下的闹钟,轻轻起身,生怕打扰熟睡的妻子李恒。
洗漱完毕后,他就来到了苏州吴中区胥口镇新峰村新麓片区的核酸检测点开展核酸检测帐篷搭建等准备工作。
沈麒是新峰村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2月12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沈麒没休息过一天。每天凌晨3点起床、4点到岗成了他工作的常态。
今年60岁的朱培英是沈麒的母亲。每天清晨,她都会和儿子一起参加志愿工作。在安排好核酸检测点的事宜后,沈麒就和母亲分头出发,骑着小车,挨家挨户地用“大喇叭”宣传防疫知识,并引导居民们尽快参加核酸检测。
“我和我妈穿着‘红马甲’,每天挨着村子转。”让沈麒印象深刻的是,工作认真负责的妈妈遇到人就会讲:“赶紧抽时间去做核酸吧,做好防护!”
在进行宣传工作时,沈麒发现,村中有不少村民将房子租给了外来租户。“一栋房屋内可能有不少租户,情况较为复杂。”沈麒一点也不敢马虎。他向每一户村民询问家中租户的情况,并一一记录。
“我已经快成村子里的‘包租公’了。每一个租户租了多长时间、家中有几口人、从哪里来……我都一清二楚。”沈麒说。
沈麒性格开朗,这个朴实的汉子脸上常常挂着笑容。其实,他也有旁人难知的辛苦。沈麒有两个儿子,老大10岁,老二6岁,都是上学的年纪。年事已高的父亲最近突发腰椎疾病,需要卧床静养,等待医院安排手术。
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并没有影响沈麒坚持下去的决心。“我们是一家齐上阵,不仅要齐上阵,我们还要跟疫情打‘车轮战’!”
沈麒的妻子李恒今年34岁。2008年,她进入胥口镇卫生院工作,如今已有14个年头。此次疫情防控,她参与了全部的四轮核酸检测工作。
每天早上6点,李恒就要赶往位于吉祥二村的核酸采样点,参加采样工作。她只能看看熟睡的孩子,吻一吻他们的额头,就奔赴到岗位上:“每天都见不着孩子,我回来了,他们在睡觉。我出发的时候,他们也在睡觉。”
可是,李恒每天面对最多的也是孩子。年龄偏小的孩子对于核酸检测抗拒性较强。
在这方面,李恒有着丰富的经验。“来,阿姨喂你吃棒棒糖!”“让阿姨看看你嘴巴里有没有小虫子呀!”在轻松的氛围中,李恒手中的棉棒轻柔、快速地深入了孩子们的口中。
四轮核酸检测下来,李恒听到最多的就是感谢。“疫情结束以后,一定要来我家吃饭。”淳朴的村民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
当问及孩子和公公怎么办的时候,李恒的声音稍显哽咽:“我觉得我最对不起的就是他们,我没有尽到一个当母亲和儿媳的义务。”李恒介绍,婆婆朱培英也上了年纪,村里每天只安排她进行几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早上9点,朱培英就回到家中,开始照顾孙子与丈夫。
最多的时候,李恒一天要为2000人做核酸检测。回到家已是凌晨,她才有时间看看老师发在家长群里的微信。
疫情发生后,学校进行线上授课,每日的作业也改成了线上提交。朱培英对于网络并不熟悉,两个孩子也还没有掌握操作方法。好在学校老师主动关心这些抗疫一线志愿者的孩子的学习情况,每天都会在网上帮助孩子辅导功课,李恒的发愁事儿也解决了。
如今,让沈麒感到最幸福的是,这几轮核酸检测下来,当地所有居民全是阴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通讯员 尤强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