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3月0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新时代西海固人的心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王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3月02日   03 版)

    2021年7月14日,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拍摄的青云湾旱作梯田公园(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摄

    2021年7月1日,在宁夏中宁县玺赞生态枸杞庄园,采摘工准备将采摘的枸杞称重。 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摄

    扫一扫 看视频

    以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诞生为起点,当史学家书写百年中国的巨大变迁时,必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要标注在世界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上。近1亿人摆脱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14亿人迈入全面小康生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在扶贫工作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

    春节假期,34岁的金玉龙没有回家,而是和80多个“兄弟”一起留在车间,生产黄土地上春播急需的地膜。正月十五刚过,福建莆田的服装制造商林健来就启程返回了自己千里之外的工厂,等待他的是海内外年前就开出的订单。这几天,25岁的海原县大学生创业者洪子雄正忙着谈合作、签协议、装展厅,这个敢打敢拼的年轻人下决心要把西海固乃至宁夏各地的名优产品销往“一带一路”。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新时代的西海固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趁着摘掉贫困的帽子,让这片昔日苦瘠甲天下的土地,在新时代脱胎换骨,开启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掉世代“贫困帽”

    西海固,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代称,包括固原地区的西吉县、原州区、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5县,以及中卫市海原县和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常年干旱少雨,因生存环境严酷,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在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54岁的村民王萍儿经历了极度缺水的童年,发黄的牙齿是地下高氟水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的全面推进,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项目启动实施。2016年,当地群众喝上了“泾河甜水”。2017年5月,正值山桃花盛开的季节,村里通了自来水,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那一刻,王萍儿流泪了。

    自来水接到了西海固大山深处,很快,水泥路也修到了大门口,动力电延伸到了各个角落,互联网也连接上了热炕头。与此同时,一批批帮扶干部住到了村里,和世代贫苦的农民一起想办法、谋发展。

    2017年,在海原县西安镇胡湾村,刘智响应国家环保号召关停了经营多年的砖厂。他在原来的砖厂上盖上了牛棚,建成了养殖合作社,除了自己养殖肉牛,还为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代养肉牛;同时,还从农户家中长期收购昔日被烧掉的小麦和玉米的秸秆。

    肉牛养殖也是华润公司扶贫的抓手。在胡湾村,贫困户可以在华润公司赊账买牛,将赊来的牛投入到刘智的合作社代养,第一年可分红600元,第二年分红800元,第三年分红1000元。

    “在养殖合作社的带动下,贫困户不花钱就有收益,同时还能在牛场务工,另外小麦、玉米秸秆也是一笔收入,增收的渠道多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胡湾村党支部委员马忠杰说。

    在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常年在外打工的姚选回到家乡。他牵头和专业种植合作社,建起了温室大棚、盖起了冷链仓储、请来了农技专家,集中全村力量发展冷凉蔬菜,短短几年,全村8000多亩地全种上了冷凉蔬菜,这些菜远销长三角、大湾区。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姚磨村视察时深情嘱托,“蔬菜品种很好、质量很好,要按照标准化种植生产,经得住检验,努力达到有机食品标准”。

    “总书记的肯定和嘱托,给我们发展蔬菜产业指明了方向,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姚选备感振奋,如今,已被选为村支书的他正带领村民走在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在参与贫困县脱贫验收期间,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子龙教授经常深入西北地区扶贫一线开展调研。在他看来,西部地区扶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是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形成合力的结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制度优势。

    “有了好的政策,再加上各级力量的投入和致富带头人的带动,政府、社会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形成了战胜贫困的强大合力,扶贫工作就打出了组合拳,脱贫就有了坚强保障。”张子龙说。

    一个个贫困山村旧貌换了新颜,西海固也撕掉了“苦瘠甲天下”的标签:过去的五年,固原市安全饮水保障率100%,“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26.7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16.4%下降到0,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新西海固人一起向未来

    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西海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这标志着宁夏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与此同时,乘风而上,谋划更美好未来,成为西海固各界的一致心声。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固原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固原市市长冼国义提出,要抓好巩固衔接,高起点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依托闽宁合作,早在2012年,西吉县就建立了工业园区,可当地产业基础薄弱,产业培育长期滞后。随着精准扶贫全面推进,西吉下大力气发展产业。

    在2019年的一次招商引资洽谈会上,金玉龙被西吉县招商的诚意打动,来到这个未曾踏足过的土地,建起了塑料薄膜生产车间。在福建援建的产业园里,他享受了车间3年免租,税收3年减半,产品面向全县农村全覆盖等优惠政策。

    “这里充满希望,也大有可为。”这个春节,金玉龙的生产车间一刻也没休息,生产的塑料薄膜除满足西吉全县需求外,还可覆盖周边地区。开春以后,金玉龙准备更新设备,生产质量更高、更符合西北地区需要的塑料薄膜。

    林健来也在“招兵买马”。2018年来到西吉创业,最吸引他的是这里的劳动力。从事服装加工近30年,近年来,林健来最头疼的是,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

    如今这一难题在西吉解决了。在西吉工业园区,林健来的车间一开张,就吸引了很多农村妇女前来应聘。在这里她们按时上下班,每个月就能拿到不低于3000元的工资,孩子还能在县城上学。“在家门口打工,既能挣钱添补家用,又能照看孩子老人,是最好的选择。”

    “在偏僻的西北,也能做全世界的生意。”两年前,海原男孩儿洪子雄大学毕业,在实习时接触到跨境电商,让他眼界大开。在亚马逊注册公司后,洪子雄主打儿童玩具和厨房用品,面向欧洲和北美市场拓展销路,第一年就收获了近百万订单。

    今年春节,他和银川一家奥特莱斯老板谈合作,拓宽供货品类和渠道,同时,和海原物流企业合作,开拓国际物流业务,要在银川打造一家集供货、物流和销售于一体的跨境电商平台。

    洪子雄心系家乡发展,已经和海原当地一家枸杞公司达成意向,要在跨境电商平台建成后,重点推介海原枸杞,“要让海原枸杞卖个好价钱,远销海内外,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王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3月02日 03 版

新时代西海固人的心愿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人间奇迹彰显制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