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排行第三,还有姐姐和哥哥。我们几个孩子从小就深有体会,自己都没吃什么苦,可父母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这让我在很长时间内对生孩子、养孩子都持有一种“恐惧”态度,甚至一度有较为强烈的“丁克”想法。
去年,我有了自己的孩子,现在她已经过完了周岁生日。体验了一年“累并快乐着”的带娃时光后,当初那种“恐惧”已经被治愈不少,原来孩子的一个微笑、一声“爸爸”真的可以融化一切。不过对生孩子、养孩子的不容易,我也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
对于生二孩,我与爱人一开始是很坚定拒绝的,毕竟一个孩子就已经让我们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可这样的想法最近也开始有所松动,一方面想给女儿一个伴儿,彼此能相互照应;另一方面,女儿的小伙伴不少都有兄弟姐妹,我害怕她一个人会孤单。
其实,很多生育了一孩后的年轻人,大概都会有与我们类似的纠结想法——有一定的生育意愿和倾向,可现实的压力让人不得不更加谨慎、从长计议。
以我自己为例,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谁来带孩子。爱人休完产假需要上班,请人经济压力颇大,也无法完全放心交给月嫂保姆照看;若放在老家,我们又舍不得,对孩子的成长可能也不好。最后只得辛苦岳母帮忙带娃,这于老人们而言,何尝不是一种“背井离乡”?如果能有足够多、高质量的普惠性托育机构,带娃这个“拦路虎”或许就不会如此可怕。可现实是,普惠性托育机构供给严重不足,现有的托育机构往往数量少、收费高,而且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尽管不少地方出台了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的政策,但推进的速度还比较缓慢,让我们这些有迫切需求的年轻父母望眼欲穿。
第二个期待,是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经济上的实惠。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发放生育补贴,每月500元至1000元不等,虽然金额不大,可聊胜于无,对于缓解一部分经济压力还是有帮助的。只是目前发放补贴的地区还不多,且多限于生育二孩、三孩,对于生育补贴、奖励,可以考虑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并且将生育一孩纳入。同时,在税收、购房等方面,也要考虑到二孩、三孩家庭的实际需求,给予相应优惠。
第三个是在落实产假、陪产假、生育假等假期上要更有力度。日前有网友在人民网留言,称“向公司申请育儿假,被告知要等具体政策下来再说”,好政策就当尽快予以落实,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尽早受益,这不仅能解带娃时间不够的燃眉之急,更能进一步解除年轻人生育的后顾之忧。
最后,还有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尽管我家孩子还小,还没到上学的年龄,可孩子的教育确实是年轻父母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双减”的推行有助于缓解家长焦虑,可大家对于孩子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却不会降低,政府部门在继续推进“双减”的同时,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和发展,也是提升年轻人生育意愿的必要举措。
夏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