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3月03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藏在脚底的“勋章”

“踏进封控区,就是一次出征”

陈观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3月03日   03 版)

    2月21日,一则“招募令”悄然出现在江苏张家港全市机关单位的微信群里。“市委组织部现向全市各机关单位招募封控区志愿者,要求接种三针疫苗,党员优先,男性优先。”

    短短几小时,200余名机关干部主动报名。根据组织部门统筹安排,一支由79名机关干部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迅速组建完成。这支队伍平均年龄32岁,其中90后干部达30名,他们分三批支援封控小区,并在任务结束前严格执行闭环管理,组队当天就前往封控一线。

    时间紧迫,筹备、培训、分工、入驻……几乎一气呵成。踏进封控区,就是一次出征。当晚,志愿者队伍连夜对小区所有居民进行了核酸采样。与此同时,综合协调、物资配送、垃圾清运、区域消杀、对接居民……一份由专人负责、24小时轮班、通力配合的工作方案也一并“出炉”。

    进驻封控区那几天,气温降至冰点以下。刚开始,志愿者核酸采样小队工作到深夜,穿着防护服,站在寒风里,身体瑟瑟发抖。“一开始我们志愿者之间彼此不认识,大家在防护服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看到名字,大家心里很温暖,这个人就是我的战友,这对彼此都是一种鼓励。”志愿者周剑锋说。

    除了完成封控管理和日常服务工作,志愿者还为居民提供了类似印试卷、照顾宠物等“私人定制服务”,为的就是让封控区居民的生活秩序少受影响。

    封控区里,每家每户的门都锁得紧紧的,但心挨得近近的。有人在门口的垃圾袋上写上“内有碎玻璃,请小心”,有人打开门后第一句便是“不好意思,麻烦到你们了”,有人在群里建议大家别买太重的东西,减少志愿者的负担……在防控疫情的紧要关头,干部和群众,始终是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门里门外,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勇士。

    每天凌晨,夜班司机季师傅都要等待接送志愿者回到闭环隔离点住处。有人突然发现,他的孩子也在封控区当志愿者。

    2月26日深夜12点,小区里一位居民突发疾病需要就医,4名志愿者二话不说,抬起担架,把患者从5楼上接了下来。队伍里还有1名女性志愿者。这些消息在志愿者队伍里不胫而走,大伙儿彼此鼓励、彼此温热。

    这是一个有着33栋楼、860户、1966名居民的动迁小区,划定为封控区后,必须严格执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管理要求。这意味着,志愿者每天必须挨家挨户上门进行核酸采样、物资配送、垃圾清运等等。小区没有电梯,每栋楼都有6层,志愿者重复着爬楼、敲门的动作,每天微信步数都是两万步起,仅仅两天时间,血泡成了他们藏在脚底的“勋章”。

    消杀组由最年轻的小伙子们组成。他们背着50多斤重的药水箱,一层一层地爬楼,一块区域一块区域地消杀,脚底的血泡逐渐变得钻心疼。让志愿者队伍负责人陶健记忆深刻的是,有一名小伙子反馈说,能不能给他们买点卫生巾。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想垫在脚底,软一点,少疼一点,还能吸干净血。

    “各位居民,我们是您的‘云’管家,有事您随时招呼。”近日,一个由12名志愿者组成的“网上先锋管家”服务团队全新上线,以分区包干、域内协调的模式,为小区居民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及时收集分析居民需求,并按紧急程度分类“派单”给线下志愿者团队、街道社区或有关职能部门,力求为居民提供更及时、更暖心、更周到的社区服务。

    志愿者朱容记录了在封控区的第一个48小时。这48小时里,她参加了核酸采样、督导指导,她告诉每一位并肩作战的伙伴如何规范穿脱防护服,她规范起了小区内的进出口污染区、半污染区、缓冲区的设置和标识,明确了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非常累。但有一股激情激励着自己。任何人都不是局外人,我将和封控区并肩同行,等待疫情消散。”她在日记里写道。

    “年轻人抵抗力强,我们不上,谁上?”一名1999年出生的志愿者刘涛表示。

陈观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3月03日 03 版

藏在脚底的“勋章”
银保监会回应金融热点:要服务好3亿多“新市民”
团北京市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
超八成受访学生未参加校外学科培训
福建安溪为高三学子举办18岁成人礼
首趟铁路援港班列从深圳开出
全国政协委员胡卫:将民生热点带上全国两会
2021年政府工作“对账单”释放哪些信号
北京冬残奥会“九天之火”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