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3月03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上海公报》的智慧 应能再次照亮今天的世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3月03日   10 版)

    2月28日,《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活动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举行。 (视频截图)

    位于上海繁华市中心茂名南路的锦江饭店,有个只能容纳300人的中式坡顶风格砖木结构会堂,这就是著名的“锦江小礼堂”。50年前的2月28日,它见证了改变世界的《上海公报》的发表,冷冻中美关系20多年的坚冰从此开始消融。

    50年后,这段历史的一些见证者又一次相聚在这里。2月28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锦江小礼堂举办《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纪念大会,与会者畅聊《上海公报》签署的点点滴滴,回顾半个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的风云变幻。今昔对比固然令人唏嘘,但人们仍有充分理由以乐观的心态展望未来。

    见证者回忆50年前“改变世界”的时刻

    50年前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正处于年富力强的年纪。如今,他已是白发苍苍的九旬老人,但依然能清晰而准确地回忆那段往事。

    “访华前,尼克松总统和我商量应该跟中国讨论什么话题,包括我们之间存在哪些分歧。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就未来世界的经济发展与和平,同中国形成一致的认知和立场。”基辛格说,当时周恩来总理也提议,美国和中国不应该假装没有分歧,建议各方都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允许表达不同意见,然后发布一个联合公报。基辛格说:“这在当时并不是通用的做法,我没听说其他任何国家发布过类似的公报。”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翻译唐闻生,当时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姑娘,她隐约感觉到自己正在经历重大事件,只是“没想到后来影响会这么大”。她回忆说,《上海公报》发布后,大家兴奋但不失冷静,因为还要看协议中的原则“能不能落实”。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尼克松回到美国后受到热烈欢迎,为他连任总统积攒了丰厚的政治资本。中国在尼克松访华那一年也与18个国家建交或提升外交关系等级,“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尼克松的翻译、前美国驻华大使傅立民,在《上海公报》发表的那一刻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正在创造历史:“我们在越来越多的话题上找到了共同利益。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是美国人重新发现中国,也是中国人重新发现美国的时刻。接下来的几年里,中美开始了频繁的友好交流。”

    “那会儿有个笑话:你在北京饭店可以碰到世界上的所有名人,因为他们都在中国。”前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之初就到访了中国,见证了中美关系的那段蜜月期,他说,“当时,每个美国议员都会到中国来。”

    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雷蒙在华盛顿特区长大,小时候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乒乓球。1972年,他听说“有三个乒乓球世界冠军来美国打表演赛”,兴冲冲地去了现场,中国运动员的高超球艺令他大为震撼。他记得,那是《上海公报》签署后的第六个月,也是两只大熊猫来到华盛顿动物园的第二天。“国际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说。

    50年来,中美关系有起有落

    《上海公报》提到,要扩大民间交往,中美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利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50年来,中美关系虽历经风雨,但两国全方位、多层级、宽领域的友好交流与互利合作持续推进,给两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

    林松添介绍说,202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7556亿美元,中美双向投资从几乎为零增至累计近2400亿美元。中美投资贸易合作为美国创造了260万个就业岗位,平均每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生活成本。疫情前,中美每年人员往来超过500万人次;中国在美留学生总数超过40万人,占在美全部留学生总数1/3,每年给美国经济贡献超过150亿美元。在国际事务方面,从携手打击恐怖主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推动签署伊核协议、引领达成《巴黎协定》,中美合作办成了一件又一件有利于世界的大事。

    如今,中美关系走过了50年,来到了中国人所说的“知天命”之年。然而,前路上的迷雾却似乎渐行渐浓。

    “2018年以前,中美关系健康快速发展。但很遗憾,自2018年以来,由于美方误入歧途,‘零和博弈’等冷战思维沉渣泛起,美方对华发起一系列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对华抹黑、围堵、遏制无所不用其极。”林松添说。

    美国政坛当前有一种说法,即美国过去的对华政策失败了。对此,傅立民绝不认同,“我认为两国接触的成果丰硕,不仅重新建立了中美人民的友谊,还创造了更繁荣的世界。全球两大经济体进一步深度合作,对两国都大有裨益。”

    芮效俭认为,苏联解体让美国成为超级大国,这给了许多美国人一种“错误的优越感”。“有的美国人觉得,如果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就会统治世界。这种基于美国经验的错误观点,导致了错误的假设和政策。”在芮效俭看来,世界并不会由单一大国主导;大国之间必须合作,才能避免“那些20世纪差点毁灭世界的战争”重演。

    在唐闻生看来,中国关系的曲折和反复,是一种自然现象,“当时中方领导人也预见到了这一点,嘱咐我们要有思想准备。当然这两年情况更严重”。究其原因,《上海公报》“讲得很清楚”——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立场也不相同。“但是两国关系为什么能正常化?”唐闻生指出,是共同的利益驱动着中美双方走到了一起。

    《上海公报》的智慧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如何在分歧之中找到共同之处,避免推动世界进一步滑向深渊?其实,50年前的《上海公报》,早已提供了启示。

    “《上海公报》非常富有创造性,双方在同一份外交文书里阐述了截然不同的立场,这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说,但如果认为《上海公报》是一个“各说各话的文件”,那就大错特错。“为了在更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双方才把分歧搁在一边。正因为有更大的‘求同’需要,才有‘存异’的可能。”

    《上海公报》提到的最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中方在公报中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美方则声明:美国认识到“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方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崔天凯说:“从表达方式看,《上海公报》的文字是经过磨合的,但磨合后的基本内容是不容置疑的,即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原则构成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傅立民对此深表认同。他认为,虽然台湾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但《上海公报》预防了中美之间的冲突——这在50年前可能发生,50年后也同样可能发生。中美两国应该摈弃不切实际的期望,即认为“美国会变成中国,或者中国会变成美国”。

    基辛格指出,在以现代科技和经济为奠基的世界,在任何一场冲突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绝对的胜利者,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此外,全球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危机的挑战,任何国家都应该在照顾本国利益的同时,推动世界进步和发展。年近百岁的基辛格呼吁中美50年后再举行一次聚会:“届时,回顾过去的一个世纪,一定是充满合作的一百年,也是相互理解的一百年;是时有冲突的一百年,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百年。”

    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芮效俭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中美关系本身就具有自我纠错的机制。双方关系出现问题,对两国而言都是不利的。如何实现中美关系的再次破冰,芮效俭认为应该以双方的共同利益作为切入点,而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之处有很多,这也是他“充满信心的原因所在”。

    正如林松添所说,即便在美方如此恶劣的政治影响下,在全球病毒肆虐的严峻条件下,2020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逆势同比增长8.8%;2021年更是同比大幅增长28.7%,其中美国对华出口同比增长32.7%。“这些数据充分表明,维护和发展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才是人间正道,才是两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也是两国政府的共同责任。”

    走出迷思,需要民间外交和青年外交

    中美破冰更重要的一点,是消除对彼此的偏见和恶意。芮效俭认为,中美双方不能把敌对情绪作为对待彼此的主流态度,而要从真实的、人性化的视角了解对方。“你听到人们对一个国家的看法,和你到了这个国家之后看到的真相,其实是不一样的,即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同样如此。”芮效俭以北京冬奥会为例说,“我们看到中国运动员和美国运动员之间进行了良好互动,彼此微笑着交换礼物。美国运动员和中国志愿者之间也互动良好。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这样的故事,但他们回美国后听到的却是另一个故事。”

    推动中美关系向好发展,离不开民间外交和青年外交。林松添长期从事外交工作,与美国各界有过广泛交流。他所到之处接触到的美国人,都给他留下了友好、自信、开放的深刻印象。跟中国人一样,他们都向往过上和平、安宁、幸福的好日子,希望与中国保持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这与如今西方媒体和政客表现出的不友好、不理性完全不一样。在林松添看来,中美民众才是中美关系的受益者、建设者、贡献者和维护者。

    崔天凯把中美关系发展比喻成“接力跑”。“前人已经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也会继续跑好我们这一棒。这个接力棒肯定是要交给年轻一代的,我也相信他们肯定会跑得更快更好。”崔天凯说,“基辛格博士在《论中国》这本书的结尾说了一段话,‘如果尼克松总统访华那一周是改变了世界,希望今后中美两国能够一起建设世界’。我觉得,建设世界的重任,将来还要靠年轻一代来完成,我对他们有充分的信心。用一句北京冬奥会的口号来说,希望中美两国的年轻一代‘一起向未来’。”

    本报北京3月2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文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3月03日 10 版

俄乌冲突已改变欧洲地缘政治走向?下此结论为时尚早
《上海公报》的智慧 应能再次照亮今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