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乎很少有人再质疑中国经济发展的成色——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突破11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体量几乎相当于排名第三至第七名国家的GDP总和;另一个数据是我国的单位GDP能耗,2021年的数据比上年下降2.7%,仅是2012年的七成,连续10年持续递减。
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的情况下,我国的“十四五”开局成绩单,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能,为世界瞩目。
一升一降之间,更值得关注的是数据背后的“含金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评读《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这样评价: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换言之,站在百万亿经济总量之上,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经济再次取得让世人惊叹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成就。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表示,“新常态”提出之时,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支撑条件深刻变化,中国经济走到转轨关口。如不及时加大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就难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现在看来,中国经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开新局
把脉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要看经济增长率、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四大指标。2021年,中国经济的四大指标都超预期完成。
拿经济增长率举例,这个指标的重要性在于:没有增长,何谈发展?2021年,按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7.7万亿美元,预计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中国继续充当世界经济增长的“头号引擎”。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评价,中国经济8.1%的增长率可圈可点,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再看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按照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2021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感慨,在疫情背景下,设定这个目标是有压力的。在正常年份下,每年有几十万的学生要去国外留学,但去年基本出不去,就业问题一下子摆在了社会面前。
政府一系列稳企稳岗稳就业措施的出台激发了市场活力,尤其是增强了民营经济的动能。这样的动能支撑住了我国就业的良好形势——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5%;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优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
物价、国际收支等指标的亮眼表现也大体如此。人们不禁要问,在多重压力大考下,中国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张占斌列了几个理由:党领导经济的能力在提升、疫情防控保持着全球的领先地位、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这一切都是“人心所向”,我们党、我们国家始终有一本关乎人心向背的政治账。
2020年疫情暴发后,周汉民持续走访了200多家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以及困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的韧性给他的触动很深。“大家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同时,都在全力以赴促发展。”他说,疫情期间,企业也遇到不少困难,但政府“六稳”“六保”政策所有的关键点就是“稳企业”。正是多方的合力,我们的经济才真正行稳致远。
从头越
当前成就来之不易,站在百万亿之上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久久为功的努力。
亮眼数据的背后,并非没有隐忧。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如何“稳增长”仍是一道必答题。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说,化压力为增长动力,要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其原则是,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
在杨伟民看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有出色的领导力、强大凝聚力、高效动员力、坚定执行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生力,有持续改革不断释放的强大动力,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有14亿人口和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市场……
“但是,这些都是潜在的增长条件。”他说,如何把这些条件变成现实增长,把长期的潜在增长变成每一年的实际增长,还需做一些改变、调整和优化。
这位经济学家曾做过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数据分析研究,他发现,我国现在的发展格局存在着没有政策支撑,增长速度就会惯性下滑的机理,这说明,我国经济的循环系统中,“血管”的某些环节有堵塞。
杨伟民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刻不容缓,这涉及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深化供给侧改革等。
这是一个长期工程。但面对经济增长压力,市场更关心的是宏观政策的作为。比如货币政策在降准降息等工具外,是否可以启用更多定向支持小微企业的结构性政策工具?减税降费、“放水养鱼”的规模是否会进一步扩大……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发挥“防滑托底”的重要作用,即托住经济往下滑的趋势,不能让经济向下滑得太快。
他还强调,中国并不存在非常明显的宏观政策过紧制约了经济增长潜能的情况,但需要关注某些体制政策因素对增长潜能的约束。在宏观政策发挥好作用的同时,要重视发挥结构性潜能。
结构性潜能是指中国作为后发经济体在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过程中所具有的潜能。简单理解,目前中国的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发达国家多是3万美元,美国超过6万美元,这中间的差距就是我国的结构性潜能。
“如果一定要对中国的增长潜能做排序,我认为结构性潜能是第一位,宏观政策是第二位甚至是第三位的。”刘世锦说,如果把发达经济体比喻成一个全熟的苹果,中国现在还是一个半青半红的苹果,需要把尚未成熟的潜能挖掘出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社会各界的代表委员都在为“经济开新局”建言献策,明知道挑战不少,但大家对于未来仍信心十足。研究机构麦肯锡的数据显示,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英国花费150多年才使得人均GDP翻了一番,从1300美元涨到2600美元。美国实现同样的倍增花费了约53年,而中国只花了12年,是英国的十分之一。
这些年,中国列车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稳速向前。每一年,回望我们驶过的路,再向前,我们知道,离梦的距离又大大缩短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