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3月05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两会聚焦
代表委员热议大学生就业——

如何写好千万毕业生“就业答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3月05日   05 版)

    1076万人——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比上年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和往年相比,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更冷静、理性,“缓就业”“灵活就业”等新就业趋势正在显现。破解就业问题,还需要高校人才培养、有关部门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发力。

    00后大规模涌进就业市场

    “还有4个月左右,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要离校了,这个时候,就业总能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来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全国两会的热议焦点,更是自己日常工作的“分内事”。

    “不可否认,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仍在持续。”郑亚莉表示,“到现在为止,仍有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部分中小企业扩大吸纳就业能力仍然不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的现象仍然存在。”

    “怎样扩大就业、保住就业,是需要关注的重大民生课题。”3月3日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在北京团举行媒体视频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

    从年龄推算,2022年的就业季中,第一批00后刚好本科毕业,这也成为今年就业季最引人关注的特点之一。

    “概括地说,00后的学生普遍有‘就业不将就’的心态。”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说,如今,毕业生就业意愿有降低趋势。究其原因,一是毕业生在工作地域、薪酬待遇、行业前景、专业对口等方面期望值依然很高,不愿降低自己的求职标准。二是部分毕业生群体观望意愿增强。三是“求稳”心态导致毕业生选择考研、考编、考公“二战”甚至“三战”,部分学生打着考研考公的旗号逃避就业。

    毕业人数多、“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这些就业形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健认为,今年的就业形势除了受经济形势、疫情影响等因素的影响,还与很多企业作为需求方,对劳动力的需求增长缓慢有关。“此外,今年毕业生人数创新高,也和出国留学学生人数减少,前两年累计就业人数的叠加等因素有关。”

    在施卫东看来,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工难现象并存,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越来越高,求稳趋势在增加。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业普工难招、技术技能人才短缺。”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看来,社会各界要理性看待当前的情况。“我们要把服务和关注的重点放在那些想就业的人群和特殊群体上,比如家庭相对贫困的孩子,还有那些来自曾经的贫困地区的孩子,政府应该为这些群体提供兜底性的就业保障。”

    “缓就业”“灵活就业”成趋势

    “慢就业”“缓就业”“灵活就业”……如今,大学生的就业趋势越来越多样化。

    “大学生的就业市场目前呈现出两个‘增长’,一个是就业人数的增长,另一个是结构性的变化,也就是‘缓就业’的人在增多。”刘林说。

    “‘缓就业’或‘慢就业’是一些学生不立刻就业,而是利用毕业后的时间先到社会上学习。还有一些学生,不想签约单位,就想干灵活性高的工作,不以追求就业收入为主,更多的是增加人生阅历。还有学生只是想到处走走看看。”刘林说。

    在众多高校发布的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灵活就业”成了非常有存在感的一项数据。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自2003年起,在毕业生去向结构中,“单位就业”占比都在50%以下。相反,“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等非标准就业占比呈总体上升趋势,成为高校毕业生必须面对和接受的就业形式。

    这一批大学生在行业选择、地域选择上又有哪些新特点呢?对此,李健表示:“学生们在城市、行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较以往更加灵活。”

    施卫东也观察到,非本地生源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工作地点周边生活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和交通便利等条件,成为选择工作单位的重要因素。

    “如果企业附近不能提供一定的生活便利和休闲娱乐条件,会较大程度影响毕业生择业就业决策。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就读高校城市的发展以及00后毕业生追求向好向上舒适的工作环境密不可分。”施卫东说。

    或是“二战”“三战”考研,或是“灵活就业”“待就业”,这些不着急就业的大学生们总让老师家长们看着“着急”,但一些代表委员表示,这并不代表这些学生不优秀。

    刘林观察发现,“慢就业”的学生再就业时,有3个特点。“第一,他们眼界更开阔,同时通过丰富人生经历提高了自己的社会能力,这正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所欠缺的。第二,通过多种尝试和观察体验后,他们将来的职业选择会更加精准,换句话说,他们就业的稳定性更强。第三,一部分同学通过‘缓就业’、学历深造,或在技能知识方面进行拓展,这也是一个自我培养的过程。”

    “其实,我们不用追求毕业即就业。一个人院校毕业了,并不代表完成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刘林说。

    “稳就业”需下硬功夫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六稳”“六保”之首。如何“稳就业”,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们需要建立一系列能够激励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政策和机制。”针对大学生特别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环境,郑亚莉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的“就业成绩单”十分亮眼。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近5年,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水平,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郑亚莉认为,城乡与区域差距、工资收入差距等现实条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毕业生更大范围的就业。

    “不要总拿就业率说事。”在刘林看来,对大学生就业的观察期可以放宽为两年。

    “不要着急设置时间节点,我们可以对毕业生就业建立观察期,其间,政府进行不断线关注,并在重要的时间点对未就业人群采取相应的支持措施。此外,要加强对就业数据的科学监测。”

    从就业政策的角度来看,李健认为,高校应当进一步深化就业与供给侧结构的融通,建立更符合新的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正在求职的大学生群体,不少代表委员都认为: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李健表示,就业是人生的重要经历,但不要因此背上思想包袱。

    “无论第一份工作是否理想,同学们都要从基层做起,努力积累人生经历。即使暂时遇到困难,也要相信经历就是财富,在条件成熟时,这些经历将会爆发出很大的力量,这就是通向成功的道路。”李健说。

    站在青年的角度,郑亚莉表示,社会各方面包括用人单位,要真正关心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发展,去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从需求侧的角度与高校毕业生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产生共鸣,适时调整招聘用人思维模式,以新的工作模式让青年认可企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3月05日 05 版

如何写好千万毕业生“就业答卷”
首场“委员通道”回应社会关切
90后代表越来越出彩
68%受访者认为:就业歧视是最让人犯难的事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