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学校门一年多,23岁的阳光女孩马洁就和农民工打成了一片。
在中铁二十一局二公司兰州新区项目部,马洁是年龄最小的一名职工。2020年6月,学物流管理的她来到兰州新区项目部。项目部有10多个建设项目,最多的时候,工地上有2600多名农民工干活,管理任务繁重。项目部人员紧张,刚入职的马洁就被派往农民工管理办公室。
“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有压力。”马洁说,给农民工录信息、进系统、办工资卡,这些基础性的服务虽然工作量大,但她最担心的是,不知年轻的自己能否承担起代表项目部处理劳资纠纷的责任。
在各工地干活的农民工由中标的劳务公司负责招募和管理,有时农民工和劳务公司会在工作考核、工资发放、权益维护等方面发生纠纷,一旦处理不好,会对项目建设产生影响。
去年冬天,项目上一个劳务公司的老板未及时给务工的24名农民工结付工资。到年底集中发工资时,农民工联系不到老板,一时走投无路,就找到项目部农民工管理办公室,马洁接待了反映问题的农民工代表。
深入了解情况后,马洁得知,该劳务公司老板将农民工的工资款挪为他用,一时难以兑付农民工工资。“农民工也是有家有室的人,要靠工资过生活,眼看过年了,可不能拖欠工资,不论想什么办法都要处理好。”看着农民工辛苦大半年,却拿不到工资,马洁下决心推动问题解决。
马洁一次次尝试对接沟通,可劳务公司老板却经常无法联系到。马洁通过农民工管理系统,调取到了这个项目的量化工资表,经和工人代表确实,符合实际情况。马洁第一时间告知劳务公司老板,若在约定的时间还不出面解决问题,项目部将不通过劳务公司,直接给农民工发工资。
约定的时间到了,劳务公司老板仍未出现,马洁报请项目经理同意,请来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作证,在春节前给被欠薪的农民工发放了工资,大伙儿由衷地感谢这位姑娘。
“一般而言,项目部将施工经费定期拨付劳务公司,由公司发放给工人,可遇上这种不顺畅的状况,就得特事特办。”马洁敢这样做,一方面得益于她在岗位上认真钻研学习,掌握相关政策,同时也源自她对农民工的朴素感情。
半路出家做管理工作,马洁下工夫学习各种法律规章,“努力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她经常深入工地,了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一线工人的心声,还经常带着礼品去慰问农民工。一来二往,工人认识了她,愿意和她说心里话。
在农民工管理办公室,每次有农民工来反映情况,马洁都热情接待。“只有我们真正了解农民工,才能赢得农民工的信任,也才能做好这份工作。”这是马洁这两年来最深刻的体会,也是她的工作得到各方肯定的“秘诀”。
在去年5月发生的一次工伤事故中,一名农民工手骨骨折,劳务公司没及时处理。经鉴定,事故造成9级伤残。当事农民工申请伤残赔偿,劳资双方没达成一致,农民工上告劳务公司,连带也起诉了项目部。
地方劳动监察大队将情况反馈到项目部,马洁直面问题,及时找当事农民工了解诉求,并和劳务公司对接了解情况。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成双方达成了协议,让该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在最具挑战的岗位,能俯下身子做工作,不但保证了农民工工资的顺利发放,还积极做劳资双方的沟通桥梁,处理了很多棘手的难题,为项目建设作出了贡献。”对这名得力助手,该项目负责人庄彦喜赞赏有加。
“这里叫管理办公室,在我心中其实是服务中心,更是‘农民工之家’,只有用心用情用力当好‘农民工之友’,做好劳资纽带,才能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马洁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