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早起来吃早饭,吃好早饭吃中饭,吃好中饭吃夜饭,吃好夜饭困觉哉。”这是近期上海市民朋友圈里流传颇广的一段沪剧视频。面临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吃饭”成了当前上海市民最关注的大事。
3月25日至28日,上海已连续4天报告前一天24小时内无症状感染者病例破千。3月27日晚,上海宣布启动新一轮核酸筛查工作。
在3月28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物资保障组组长、市商务委主任顾军表示,上海市主副食品货源充足、供货渠道畅通,相关部门作了充分准备,采取了多项保供稳价措施,各区将组织力量把必要的生活物资配送到小区。市民如有困难,可向所在区域的24小时服务保障热线反映,“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居民的生活物资要求”。
“绿色通道”保食品供应
3月24日,一幅上海联华超市延平路店销售高价土豆的图片在网上流传。图片显示,该超市正在召回两盒以每公斤107.8元销售出去的土豆,工作人员误将每公斤7.8元的土豆打印成了每公斤107.8元。截至记者发稿,已有一名消费者前往该店完成退款。随后,上海市场监管局直面有关土豆价格的问询,并通过“上海发布”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呼叫”另一名购买了高价土豆的顾客,并将协助其退款。“土豆”事件反映出政府部门“不放过任何一件供应链小事”的决心。
3月25日,已经在小区里封控了整整10天的上海市民沈先生花75元在拼多多平台上买到了一大袋蔬菜,“前一天晚上11点多下单,没想到今天中午就送到了”。
沈先生所在小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是上海浦东疫情防控的核心区。这里拥有家乐福会员店、盒马X会员店、奥乐齐超市以及山姆会员店等大型商超,尽管线下门店因疫情防控关闭,但线上下单配送仍然照常进行。
“过去一小时能送达的东西,现在可能需要两三天。但不影响囤货,价格与过去相比也不高。”沈先生在微信里加入了买蔬菜群、买鲜奶群,此外还能用“饿了么”软件叫到外卖,日常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这些群都是社区居委会帮助联络附近小商户建的,每天都会送货到小区门口”。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目前,上海各电商平台在上海市区的各前置仓刚需品类的平均备货量达到了日常的1.5倍到2倍。市商务委已建立重点批发市场、超市卖场、电商平台等保供企业名单,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建立省际和市内物流运输“绿色通道”,优先保障相关从业人员核酸检测,确保主副食品市场供应平稳有序。
记者获悉,目前已有众多保供企业拿到了市商务委发出的绿色通行证,相关工作人员只要符合基本的防疫要求,如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等,均能正常工作,配送物资。
社区团购雪中送炭
疫情之下,“社区团购”成了许多上海市民的选择。北蔡镇某小区居民每天团购数百盒新鲜牛奶;浦东花木街道某小区居民团购了价格上万元的汉堡包和薯条……这种“社区团购”,为解决封控区市民的用餐问题提供了新渠道,也为不会网购的老年人“雪中送炭”。
3月20日下午,拼多多“多多买菜”推出的社区团购3000多份“爱心食材盲盒”配送至闵行区莘庄镇的水清一村、星丰苑两个小区。其中,水清一村建于上世纪90年代,这里中老年人占比约45%,达3800多人。
专为北蔡镇某小区送菜的菜贩小陈每天跑两次小区,就能把自己的存货都卖完。“平台有补贴,我既能积累附近客户,又能拿补贴,还能快速销货。”小陈告诉记者。
3月23日,位于北蔡镇附近的盒马X会员店,在不到半天时间里实现了超过2000人的周边居民“社区集单”。所谓“社区集单”,是指社区牵头人针对住户的商品需求集中下订单,交由盒马相关对接人员,再由盒马邻里、盒马X会员店、盒马鲜生门店进行集中配送。
目前,“社区集单”已在盒马上海42家门店开通,服务范围包含很多大型和超大型社区。最便宜的蔬菜套餐包括青菜、生菜、土豆、番茄、黄瓜、生姜、大蒜7款,售价49元。
除了盒马、拼多多,一些“小而美”的商超也行动了起来。中石化上海易捷公司组织了多家上海本地农产品供应基地,以最快速度在“易捷优选”微商城上架有机蔬菜组合套餐、禽蛋肉类、水果生鲜等。位于中石化加油站里的易捷超市,可以实现周边封控小区24小时“送菜到家”,该公司500余家实体门店承诺“商品不断档,服务不打烊”。
物资保供的青年力量
本地生鲜供给充足,是让上海市民“吃好饭”的“底气”所在。
位于崇明区中兴镇的万禾农场是全上海最大的有机蔬菜基地之一,连日来,每天有超过4万斤有机蔬菜送往市区,并供应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新零售平台和各大商超。在保障市场供应的基础上,万禾农场已向多个闭环管理区域累计赠送了6吨菜和6吨米,还有一批物资被送往了上海的4所高校。
万禾农场负责人黄震是团上海市崇明区委员会的兼职副书记。他从3月7日开始就没回过位于上海市区的家。从生产到出货,摘菜、装菜、送菜,就是他每天的工作。“当天新摘的菜,几个小时就能送抵。”黄震介绍,最近一两周,农场蔬菜供应量从每日的约10吨提高到了近20吨,八成供应给盒马和叮咚买菜等,两成直供会员客户。
有客人反映原本通过电商平台订的菜,要3天后才能收到。黄震就紧急调配人手,市区的客服、设计师变身“快递小哥”,将蔬菜大米直送到居民家,“青年员工坐着地铁‘闪送’”。
浦东新区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协会的青年农人们,也在为上海市民的“菜篮子”保驾护航。清美、闽中、百欧欢、桃咏、良元、淼洋等农业生产企业冲在了第一线。
红刚合作社在保障居民蔬菜供应的同时,捐赠爱心蔬菜68份、草莓180箱,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送温暖;清美公司依托1万多亩数字化生产基地、3万多亩产销联合体组织、600多家自有门店线上线下双联动,一边机械化抢收抢供绿叶菜,一边紧急抢种补种速生菜,日供蔬菜等产品上市量达800多吨;闽中生态公司通过自己的“菜篮子”车和“货拉拉”的货运车,对接40多个小区,进行社区团购、直送上门,每天完成1000多单。
本报上海3月28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