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与香港的交界——落马洲河套地区,在这个春天被赋予了一项艰巨使命。短短1个月,泥泞的荒滩上建成500张负压床位,以提升香港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能力。建设时间不足正常医院建设工期的十分之一。
今年早春,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峻。危急时刻,中央心系香港同胞安全健康,对香港政府的抗疫需求有求必应。中央援港应急医院是其中之一,项目选址就在临近深圳河的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
接下来的1个月里,两万多名建设者从全国各地赶到,在风里雨里日夜奋战,抢建“生命方舟”,于4月7日成功交付一期项目。除了一期500张负压床位和全部医疗及辅助功能,这里还要承建应急医院二期工程和普通方舱医院,用来隔离更多确诊患者。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因为这样规模和质量的医院,正常工期起码两年。而落马洲项目的建设者只有两个月的时间。然而,这些建设者用责任和毅力刷新了“中国速度”,在落马洲创造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奇迹。
给大部队开路——一项几乎无法完成的项目
工作近9年的黄恩,2月24日抵达落马洲河套地区时,被眼前的场地震撼了。场地里空旷泥泞。跟出发前在图纸上看到的相比,环境差异巨大,地形复杂。
作为中国建筑旗下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科工”)的生产经理,2月21日,黄恩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作为先锋队成员到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建设中央援港应急医院。
该工程项目由中建科工总承包,中建科工旗下中建钢构等单位主承建,200余家单位参建。2月22日,黄恩和其余23人在中建科工深圳办公区附近集结。他的任务是进场勘测地形、平整土地,用最短时间给后面进场的大部队“开路”。
整个工地面积近50万平方米,黄恩和另外两名队员刚下车,工作就进入倒计时。在深圳的设计方要根据先锋队给出的地形勘测数据制订医院的设计方案,以及后续的施工安排。
留给黄恩的时间只有24小时。他们迅速穿上雨靴,带上装备,走进泥泞的施工场地。每走到一处,三人就要选择合适的点位,用勘测设备记录相关数据。一天内,他们翻过山、踩过泥、蹚过水,测量数据如期提交。
先锋队负责的下一个工作,就是平整地形。按照要求,落马洲河套地区要分别建设应急医院和方舱医院。应急医院一期项目要在1个月内建设500张负压床位。但这块场地上还有两座10米高的山体,上面生长着茂密的植被。
5天内要把山体推平。但一般的土方车并不适合开进这里,因为山体越向下挖,土质越软,普通土方车的车轮极易陷进泥地里,工程队找来三四十辆专业运输车。
项目所在地四周被河道包围,进出只有一条路,进场后的道路还没有硬化,土地松软,有的地方淤泥厚度达13米。这让大家有了在“豆腐”上建房子的感觉。山体推平后,工程队又连夜平整地面,浇筑混凝土,只为让大部队能在3月6日按时进场,顺利开工。
和先锋队同期开工的是一河之隔的突击队。中建科工深圳公司副总经理衡武浩所在的突击队要在7天内建造一座临时打通深港的钢栈桥。为了能让人员、物资和设备更快到达项目地,两地政府共同决定,临时剪断竖在深圳河两岸的铁丝网,用一座桥加速深港两地运输,保证项目如期完工。
从2月27日开工到3月6日凌晨通车,在钢栈桥建设的七天七夜里,无论一线员工还是公司高层,60多名员工全部办公吃住在河边临时放置的5个集装箱里,“这种场景以前很难见到”。
钢栈桥的施工在只有百米宽的深圳河上开展,在水里打桩、吊装要用浮吊船,但河水一旦退潮极易引发浮吊船侧翻,这是衡武浩和团队最担心的事。桥体从深圳皇岗口岸东侧建起,跨越深圳河,直达对岸的落马洲河套项目工地。
全长159.1米、宽36米的双向八车道钢栈桥为大规模施工提供了先决条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画面,在随后的1个月里不断上演。
大部队进场——930余顶帐篷成上万建设者的临时住所
落马洲工地条件的艰难超出许多人的想象。3月6日,大部队刚进场地时,没有通水和电。一入夜,土方车开始作业,配备的是柴油发电机式的可移动照明灯。现场的抽排水工作,也要靠柴油发电机才能正常进行。
更为艰难的是,和正常施工项目不同,时间紧迫,来不及先在工地上搭建足够的临时板房,只能“先生产再生活”。
中建科工员工石飞飞记得,最初这里连手机信号都没有。自己和同事在工地上的板房里办公,晚上打开折叠床后,办公桌下面就变成了大家的休息区。如果要洗澡,最少也要排队1小时。
随着进场人员数量不断增加,高峰期时有超1.4万人同步施工。板房早已不够大家办公居住用,于是,在还未硬化的泥地上搭起的930余顶帐篷,成了上万人的临时住所。
帐篷里一张张上下铺上,连轴转的工人们伴着帐篷外机械作业的轰隆声和货车的鸣笛声,倒头就睡。遇到下雨天,即使夜晚盖着被子,也会冷得哆嗦。
从湖南省浏阳市来支援的高黎明原本是一家药房的老板,听朋友说落马洲河套地区的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需要人手,他立刻把家人安顿好,启程赶来。
每天早上8点,他会背上消毒箱绕着负责的区域完成两次消杀工作,最忙时,他和工友搬卸了4辆车的货物,搭建了8顶帐篷,有时会忙到第二天早上6点。
香港下过几次雨,大家记得大雨过后,帐篷外的泥土就会变成淤泥,泥水涌进帐篷里,把许多床铺打湿。高黎明和工友常冒着雨冲进板房,抱起被雨水浸湿的材料往高处转移。
然而,大家更担心的还是工程和进度。3月23日,下了整整20个小时的暴雨对本就紧张的工期是“雪上加霜”。A3工区出现箱体雨水渗漏,来自中建科工的张保明爬上屋顶,打着手电筒,冒雨通宵找到所有漏水点,一一修补到位。之后的几天里,只要下雨,就能看到A3工区箱体屋顶上,有个人弯着腰仔细查看屋顶的每一处。在屋面完工前,A3工区再也没有出现过一次箱体屋顶漏水的情况。
紧急工程按时交工——挑战每个参建者的极限
落马洲河套区里,每天都在刷新“中国速度”。2月24日开始勘测地形、平整地面;2月27日临时钢栈桥设施开工;3月6日一期正式开工;3月9日完成首个集成式箱体吊装;3月19日完成一期1545个集成式箱体吊装工作;3月29日进入联调联试阶段;4月5日完工并通过验收;4月7日一期项目交付。
“项目场地每天都会变个样。”对于高黎明而言,“基建狂魔”的表述以前只在新闻里看到过,而这次在现场,他亲眼见证了中国基建的力量。
刚到工地的第一天,交通组负责人刘磊放下行李就一直工作到深夜两点。此后的每天,他几乎只睡两三个小时,“这是所有人的常态”。
交通组每天负责车辆的进场、线路、停放等指挥工作,以及应急救援。随着施工项目的推进,路越来越不好走,车辆的流线也在不断调整。刘磊记得,项目初期,现场还没有交通指示标识。最高峰时,日均车流量达2883车次,而交通组当时只有六七个人负责调度。有时遇到下雨,物资没有及时送达,每个岗位上的队员都很给力,“完全没有耽误进程”。
项目工地上,工期倒计时牌子上的数字一天天减少。
3月29日17时30分,随着电压指示表的表针指向11千伏,红色的合闸指示灯亮起,项目一期电路全面接通,这标志着项目一期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与建设普通医院相比,中央援港应急医院的建设还有一个难点。为了让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不泄漏,应急医院要建成有千张床位的负压病房。来自中建科工的孙立山没有任何犹豫,接下了项目机电技术总工程师的重任。
3月30日,随着现场对讲机里“开启送风机”指令的下达,负压仪表上的指针还是没有发生偏移,这意味着负压调试陷入僵局。怎么办?孙立山开始带人排查房间里每一条缝隙、室外风机每一条焊缝和风管每一处打胶口。终于,他们找到了漏风点。这样的工作,孙立山每天要重复上百次,持续8个小时。
3月31日,中央援港应急医院一期项目完成负压调试,相较以往的医院,调试成功提前了3天——这在极限的工期里显得格外珍贵。
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刷新了许多基建领域的建设纪录,也挑战着每个参建者的身体极限。
在极难的环境下,后勤保障工作更为艰巨。来自中建五局三公司的刘修锟,每天早上6点准时去桥头为团队领取早餐,送往帐篷区、办公室,与同事两人扛起150名工友的吃住责任。
前不久,刘修锟因肾结石痛到打滚,吃完药,他继续爬起来战斗。做过10年西藏守边战士的他说:“作为一名后勤人员,首先要保证我的同事吃饱穿暖,党员要万事带头,有红旗就要扛!”
高处作业、核酸检测、健康码收集、人员进场登记、夜间巡场……在这些点位上总能看到系着“违章作业纠察队”袖标的戴书天。来自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的他是项目D2区的安全总监,日均3万步对他来说已是常态。穿着雨靴在泥地中艰难行走,脚掌磨出泡,戴书天就自己挑破,再磨出泡,再挑破。
与建设同样紧张的还有防疫工作,高压下,作为项目防疫组负责人,邱建春三天两夜没合过眼,仅在3月9日这一天,就接打了216个电话。
朴素的牵挂——等医院建好了,就回家团聚
一河之隔,对岸万家灯火,岛上灯火通明。想念家人的时候,许多人会匆匆望一眼深圳河的方向。
黄恩的妻子胡慧在深圳加班加点,负责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建设过程中合同编制、整理、审核、签订及归档等工作。办公室里,她每天工作18个小时左右。
作为武汉人,黄恩夫妻二人一直有个遗憾。2020年,二人请缨参加“两山”医院建设,因老家村里封路没能如愿。这一次,他们毅然选择一起为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建设出力。
夫妻俩的决定起初让家里老人难以理解,毕竟他们的儿子还不到4岁。到了落马洲后,黄恩很少有时间和儿子视频通话,白天在工地上忙,到了后半夜能休息的时候,孩子早已入睡。
作为第一批进场的建设者,黄恩在完成地面平整工作后,已于半月前返回深圳。在深圳隔离的日子里,他终于有时间常和儿子视频。中央援港应急医院一期项目交付,黄恩的妻子胡慧将从深圳赶往香港。
2月底,从西安方舱医院结束工作后,石飞飞直接赶到落马洲,他已经好几个月没见过儿子了,“上次见到他,他还不会说话,最近已经会叫爸爸了”。从2021年年底起,石飞飞接连奔走在抗疫一线,听到孩子的成长,他有点惊喜,也有点遗憾。
不久前,项目工地终于通电,网络也比之前稳定。每天忙完后,石飞飞会抽空通过视频看看儿子在干什么。
每天晚饭时,是高黎明和孩子约定的视频时间。他的两个孩子太小,还不懂他在做什么工作。高黎明想,等孩子们长大了,可以把岛上的故事慢慢讲给他们听,“给孩子们作一个表率,希望他们能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几天前,他和妻子商量,做完一期项目,还要留在这里继续完成二期工程,“等着医院建成的那天,香港患者早日住进来,早日恢复健康,到时候再回家跟孩子们团聚”。
本报北京4月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宁迪 刘芳 林洁 杨洁 魏婉